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

风,是大自然的产物,无形无影却又无处不在,看古人笔下,无论是“吹皱一池春水”的和煦轻柔、还是“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冷酷无情,亦或“北风卷地百草折”的霸道锋利,均是风的万千姿态。拂过指尖发梢、行过万里山河,“风”触摸着万物的呼吸与心跳。今日,让我们跟随“风”的脚步走进北京语言大学,感受“小联合国”的万般风情!

人间胜景,满园芳菲,纵观清雅“风”物

一个地方的风物是此中人心中记忆的砖瓦,年有四季,四时有风,徐徐的清风吹动了梧桐大道的万国旗、吹开了来园里的鲜花、吹皱了荷花池里的静水,更吹开了“宝贝鱼”们的笑颜。翻开这本北语人专属的风物志,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且看这人间胜景、满园芳菲。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3)

来园是北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取“有朋自远方来”之意,中外师生常年在此交流、融通。园子虽小却景色秀致,芳草席地、鹅卵石小路、拱形小桥、潺潺流水......浑然一体,山、水、台、榭一应俱全。清晨的园子清新自然,到了傍晚温婉动人,闲暇之余,抽身远离繁重的课程,寄情来园,别有一番趣味。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4)

来园西边的“万国墙”,汉白玉质地的墙面洁白细腻,气质高雅,给人纯洁善美之感,在桃花掩映下显得别有一番韵味。所有在北语学习过的留学生所代表的国家的名字都会被刻在这面墙上,呈现出学校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勃勃生机,成为了北语一张光彩熠熠的金名片!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5)

在宽阔的梧桐大道闲庭漫步,道路两侧栽种着法国梧桐。每逢重要节日,梧桐大道两侧便会挂起各国国旗,国旗与绿叶相映衬,成为北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一代一代人接受着这片梧桐大道的滋养,与北语一起成长壮大。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6)

暖春时节,日本山梨大学捐建的“樱花园”里樱花漫漫,衬着园里的茵茵草坪,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坐在花下,品茗书法雅集,禅茶一杯,心有花开。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7)

凌霜园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8)

凌霜园里,种植的并非凌寒绽放的梅花和菊花,而是有“凌霜侯”之称的柿子树。每到柿子成熟季节,橙红的柿子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北语便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摘柿子活动,摘下的柿子会免费发放给全校师生,让所有“宝贝鱼”们一起享受这份丰收之美。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9)

北语图书馆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0)

清晏楼

装修精美、功能齐全的北语图书馆,囊括多国美食、上过央视清晏楼,清幽宁静、竹石静闲的枕石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紫薇园......在这本北语风物志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桥一廊,一石一柱,均承载着一批批学子们梦想的光阴,是所有北语人无论走在哪里都难以忘却的美好回忆。

岁月流金,初心不忘,承载六秩“风”华

流年的风吹开历史的书卷,穿透岁月,吹动往事,转眼间,北京语言大学已伫立于祖国大地近六十载。以语言之名,牵世界之手,历经59载岁月峥嵘、风雨磨砺,一代代北语人不断开拓进取、厚积薄发,终成就如今巍巍大学模样。穿越时光,相遇那时的北语,从悠悠岁月中窥其时代风华。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1)

北京语言大学的历史血脉中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的办学传统,生而背负着国家使命。回望1962年,年轻的共和国外交局面还亟待拓展。面对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大增的状况,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整合相关力量,组建了一所“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用今天的语感来读这个校名,人们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所留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进行语言培训的预科学校。然而,正是这所学校,在此后共和国的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中日益壮大,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大潮中,成为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排头兵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2)

周恩来总理批示

1964年6月,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更改名称,扩大任务”。随后,“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时,1968年6月,学校的外国留学生全部回国,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全部停滞,1971年,北京语言学院更是被撤销。直至1972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北京语言学院才得以恢复。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3)

1974年9月9日,毛主席为北京语言学院亲笔题写校名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4)

2002年8月北京语言大学新校名启用暨揭牌仪式

在之后的时间里,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北语也逐渐成长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重镇

  • 1996年,“北京语言学院”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时任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与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为学校新校名揭牌。
  • 2002年8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校名又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学校迈向了办学新征程。
  • 2019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5)

2014年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为母校题词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眸过去的流金岁月,北京语言大学几经搬迁、数易其名,有过低谷、有过曲折,但北语人一次次迎难而上,高唱“奋进北语”主旋律,坚定不移地擦亮北语这块金字招牌。风华悠悠,征程漫漫,如今,所有北语人正凝心聚力,共同为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万千桃李,挥斥方遒,激扬青春“风”采

风是自由的,也是有力量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群“追风”少年怀揣着一个个闪亮的梦想,走进北语校园,绽放青春风采。在这里,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化节,穿过璀璨星河,领略“万国风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可满足学生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与实践需求,活跃校园氛围;升学深造、就业创业,在毕业时,一位位北语学子喜笑颜开,收获了璀璨的未来。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6)

北语世界文化节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7)

第九届国际口笔译大赛

在北语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成长起来的学子们,不仅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还有着深切的人类关怀。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北语人默默奋斗的身影。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风采!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8)

北京语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19)

北语学子参军入伍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0)

北语校友黄越深入战“疫”一线

以北语之菁菁学子,振中华之文化繁荣;以北语之文化底蕴,引世界之文化共鸣。一位位优秀校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卡塞姆•托卡耶夫,原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哈萨克斯坦原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原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和媒体司司长姜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洪磊等人均为北语校友,他们已成为母校一张张闪闪发光的金名片!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1)

姜华,原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和媒体司司长,曾是联合国秘书长的首位华裔女性新闻发言人,北京语言大学1977级英语专业校友。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2)

卡塞姆•托卡耶夫,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被中国政府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83-1984年在北语学习汉语。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3)

洪磊,现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曾任外交部第25任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北京语言大学1987级英语专业毕业生。

德行言语,敦睦天下,铸就翩翩“风”度

正如汪国真所说,"美是一朵鲜艳的花,风度是一棵常青的树;时间是美的敌人,却是风度的朋友。”风度是深入骨子里的教养,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敬,道德学问以外,风度也不可或缺。而对于在母校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成长起来的北语人来说,“德行言语,敦睦天下”是他们刻入骨髓的风度。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4)

2007年季羡林先生为北语题词

展语言文化之翼,扬五洲友谊之帆。建校近六十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始终坚守初心,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将自身发展同祖国和世界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传播文化、沟通心灵、促进世界文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语通世界,开展全球性教育事业

国际中文教育是跨时区、跨文化的全球性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过程中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前行的重要纽带,在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在软科公布的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42.9的分数拿到A ,位列全国第一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5)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6)

2011年袁隆平院士为北语题词

目前,北语已经与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386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国际教育格局。18所孔子学院和2所孔子课堂,覆盖美洲、亚洲、欧洲、非洲4大洲10余个国家,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教师在海外任教,有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每年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为服务国家对外战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提升北语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7)

2014年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授予孔院合作院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并接见北语教师代表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8)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夫人与孔院学员在中国文化日上合影留念

  • 应时济需,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一带一路”以民心相通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夯实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的理论基础是时代所需、未来所向。2020年1月7日,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正式成立并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同时启动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29)

研究院将以非洲、拉美和中东地区作为研究基础,以俄罗斯等具有区域带动性的国家作为研究重点,以蒙古、尼泊尔、伊朗等中国周边国家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围绕国家文化外交战略,逐渐形成单点突破、由点及面、辐射全球的研究趋势,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与重点国家地区的有关机构在学术交流、论坛会议、课题研究等方面合作机制。

  • 承冰雪冬奥梦,通中西交流桥

举办北京冬奥会是一件国家大事、国际盛事。2022年2月4日,北京这座全球唯一的“双奥城市”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体育盛会。作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承担了多项冬奥服务任务,包括冬奥多语种专业术语库建设、冬奥赛时实习生培养、冬奥志愿者招募和培训等。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30)

冬奥会赛时实习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31)

冬奥会术语库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积极响应“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在教育部语信司的指导下,开始研制冬奥会术语库。研发团队汇聚了汉、英、法、日、俄、韩、德、西班牙等8个语种的国际专家和语言信息处理专家,采用迭代的方式边开发、边应用,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12月在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冬奥会术语库的第一版和第二版。目前,该冬奥会术语库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冬奥会运动多语术语库。

......

北京十大高校(优秀北京这所高校)(3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从1962到2021,北京语言大学见证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北语人必将矢志奋斗、砥砺图强,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以奋进拼搏的昂扬锐气、时不我待的蓬勃朝气,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目标坚定迈进,谱写更加绚丽的北语新篇章!

欢迎关注“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北语的最新资讯!

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官网、官微,爱北语,北语校研会,北语校友平台,北京语言大学团委,信科一家亲,北京语言大学校友总会,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语言战略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