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过着最原始的生活(村民只吃鱼和牛奶)
零下70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将舌头从口中伸出来,瞬间就会被冻住,只要轻轻一碰,舌头就会断掉。
听上去是挺可怕的,那么这样寒冷的地方肯定没人居住吧。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个寒冷的地方叫奥伊米亚康,不仅有人居住,而且百岁老人随处可见。
蒙古人的无奈
这个寒冷的地方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盆地内,元朝时期被纳入版图,成为了元朝最为寒冷的一块领土。
按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当时这里并没有人居住,不仅是因为寒冷,还因为这里除了一些特殊的耐寒植物以外,几乎是种啥啥死。因此别说农业文明,就是游牧文明也无法在这里生存。
这里一直都是无人居住的废弃土地。
但元朝灭亡之后,明朝军队一路追杀。
为了躲避战乱,有大约两三百个蒙古人不得已逃到了这里,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不过他们虽然躲开了明朝的追杀,但想要在这里生存也绝非易事。
首先这里的土地是永久冻土,普通植物无法种植。
此外,这里常年温度极低。
按照现在的科学测量,冬天的平均气温在零下50度左右,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70多度。
要知道,南极目前检测到最冷记录才零下89度,北极圈内检测到的最低温度也才零下59度,而位于北极圈外的奥伊米亚康竟然比北极还要冷。
不夸张地说,生活在奥伊米亚康的人,和生活在南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此外,这里的冬天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日照,其他的时间全都是在黑暗中度过。
面对如此的严寒,蒙古人如何克服?
解决困难
首先是居住的问题,之前的蒙古包显然已经无法使用,必须修建一些耐寒的房屋。
按照记载,他们逃亡到这里的时候恰巧是夏季,因为和冬季相反,夏季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黑夜,其他的时间都有太阳,所以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人们还能勉强劳作。
于是蒙古人从外面运送木头进来,修建了许多木屋,而且每个屋子都有四五层的厚度用来保暖。
可是不久之后灾难就降临了。
因为地面都是冻土,在房屋内部热气的溶解下,地面开始松动塌陷,许多房屋出现倒塌的情况。
无奈之下,蒙古人只能将木桩打入冻土层,然后把房子修建在木桩之上,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悬空房”景象。
都说解决“温饱”,温度的问题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怎么办?
蒙古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冰层下面有很多鱼儿,于是他们凿开冰层捞鱼。唯独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一旦掉下去,就算是能救上来,恐怕也要被冻死了。
新鲜的鱼肉吃起来确实不错,可要是有一碗马奶就好了。
他们修建了马舍来饲养从外面带回来的蒙古马。
为了解决饲料的问题,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外出拉几车草回来。
就这样,这群蒙古人在这里生根发芽,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时光荏苒,此后这里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高加索人以及通古斯人,人数也由原来的两三百人,逐渐扩大到了数百人。
发展到了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村庄,那些蒙古以及高加索人的后代一直生活在这里。
不同的是,因为马匹在这里很容易死亡,于是就引进了比较耐寒的奶牛,因此饮品也就从马奶改成了牛奶。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饮食还是非常单调,按理说人体会缺乏各种营养,会引起疾病的频发,最终导致他们的寿命减少。
可事实却是他们都非常长寿,也很少生病。
百岁老人,随处可见
就拿当地唯一的一家诊所来说,别看医生和助手都已经70多岁,他们并不忙碌,而且他们在老人圈里,还算是比较年轻的。
因为这里的百岁老人随处可见。
其中一位名叫达尼洛夫的102岁老人,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活到了100岁以上,尤其是他的父亲,更是活到了117岁的高龄。
此外,还有一对100多岁的老夫妻,因为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就收养了一个孩子来陪伴他们度过晚年。为了照顾孩子,他们每天都会劳动,甚至外出捕鱼。
可以看出,他们不仅都很长寿,而且身体也非常好,这就让人们感到非常好奇。
生活在极度寒冷的地区,平时只能吃鱼肉和牛奶,连蔬菜都吃不到的奥伊米亚康人,为什么能够如此地长寿?
对此科学家还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破解其中的奥秘并将其研究发展,最后让全人类都受益。
参考资料:《元史》、《西伯利亚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