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社交第一法则(什么是有效社交)
什么是有效社交?以我个人之见,有效社交就是能找到与你“同频”的人,能够深度交流,并有可能深入发展一段能让彼此都提升、受益的社交。
记住只有有效社交,才值得你去交付时间。
如何进行有效社交?
交朋友真不在人多,重要的是同频。社交的核心是与人交朋友,那么与谁交朋友就很重要。
在对等的关系中,同频很重要,你首先要学习如何更优秀,也才能交到同等优秀的朋友。
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看一个人,其实看与他交往最密切的身边的6个人基本能看出这个人的水平,就是这个意思。
要说找到与我们同频的人,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校友就是你最初始,也可能会伴随你一生的同频资源。为什么很多家长不惜一切想让孩子进名校,除了学业,很大程度上名校带来的同学资源将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我一个朋友,毕业于国内排名前10的一所大学。他大学毕业就开始互联网创业,当时需要融资,他就以学弟的身份给他们著名的前校友“雷布斯”写了封邮件,结果雷还真回了,说他们项目可以跑一轮,如果能坚持6个月,就有机会聊。后来这个项目失败了,他又进行了连续创业,目前项目前一两轮融资都是通过大学校友会的资源融得的。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名校的校友资源本身就是一笔社交财富。
但这也不绝对,有些同学可能在读书的阶段特别同频,你俩特聊得来。可时过境迁,你俩可能差距越来越远,变得不再同频,再见时除了回忆往昔就无法聊别的了。
除了同学校友资源,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后,你的职场同事也是你的社交资源。很多创业者先进一些"大厂”混一水,再出来创业可能更容易,除了学习大厂的经验,很重要的是有了大厂的人脉。当你的原同事都在担任要职,起步的生意自然要好做些。
你可能会说同学同事很重要,但不是我能左右的。我也想读名校大厂,可臣妾做不到啊。那么还有一种我们可以尽量左右,通过各种兴趣社群、圈层去拓展对自己有用的人脉。
因为不是“同一所学校,同一家公司”这样的硬性条件,这时候识人交友,“同频”更是相互认同的识别密码。
何谓同频?就是你们可能背景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地方是相交的,相似的,能够在一个频道上对话。有可能是相互认同的三观,也可能是相同的爱好,总之有个共同点能将你们吸引在一起。
因为同频,你们可能一见如故。既可以在某个点上聊得来,相互学习促进惺惺相惜,甚至还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
有效社交就是一场活动认识后,第二次见面,双方能喊出对方的名字,知道对方是干什么的。加了微信,日后还能偶尔聊下的。别看这条简单,上一篇无效社交里面提到的那种光鲜亮丽的年会酒会上认识的人90%做不到这一点。我现在翻翻微信里有些微友,就是这种场合加的。到现在我都回想不起对方是谁,真实的名字、职业是什么?加了微信后,从没有聊过,日后见面也行同路人。
选择社交活动时,严格控制人数,少而精,你能认识别人,别人也能认识你。场合太大,人太多,走马灯式的,大家都没有时间深入交流,真正认识对方。
所以如果你同时接到两个邀请,一是某高大上的论坛酒会,二是一个小范围的私人宴请,肯定是推掉前者去后者。后者你起码可以在两三小时里与身边的人达成更深度地了解。
有效社交是保证所有人都是主角,而不是充当氛围组,所有人都能有平等发言、深度交流的机会。我参加过不少学习社群、创业者圈层、企业家商会等,但让我觉得收获最多,感情最深的是一个叫“藕塘村”的企业家私董会。
这个私董会最大的特点是“人少”!2015年成立,每个行业限定1人,须通过推荐制加入,到现在才11个人,章程里约定了最多不超过28人。
为什么这样设置?就是为了让每次聚会时,每个人都至少有不少于半小时的专门发言时间。个人发完言后,其他人会有不少于10分钟的针对你的点评与建议。
同时,“藕塘村”并不因为企业大小不一,地位就不平等。大家都叫村民,并没有论资排辈搞很多层级。虽然各自企业规模不一样,但三观相同,来自不同领域的平等、直言交流,反而能给彼此带来全新的视野与启发。
因为保证了每个人都有平等发言与深度交流的机会,所以大家都认为在藕塘村很有收获与价值。每次藕塘村一发出招集令,有些村民即便在外地出差也会专程赶回来。
同时村民之间,也成为了莫逆之交,彼此都非常认同。有困难大家也愿意花时间倾听,真诚为你提建议,而且很多建议真是价值千金。这就是我心目中有效、有价值,值得交付时间的社交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