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人文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光绪年编写的《嘉应州志》中,新开了一卷,卷七方言。洋洋洒洒写了九十一页,不但按意思写了发音,还对发音做了细致的考究,引用了不少的古籍。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光绪版《嘉应州志》之方言卷
父母统称曰爷孃,亦曰爷哀。
这是对他人称呼父母而言的。
我们一般当面称呼父母,都叫“阿爸”“阿妈”或是“阿眉”。
儿时乡间,有一种更亲切而古老的叫法——“嫩”。就一个音,十分亲切。因为这个音和客家的“乳”字的发音是一样的。婴儿吃奶叫“食嫩”,故此称呼母亲叫“嫩”。
祖父曰阿公,祖母曰阿婆,曾祖父曰公大,曾祖母曰婆大,祖之兄弟曰伯公、叔公,其妻曰伯婆、叔婆。
这里的“大”通“太”,“公太”“婆太”。
再往上一辈,曾祖父的父亲叫“公白”,母亲叫“婆白”。
称呼伯父的妻子为“伯眉”,叔父的妻子为“叔眉”,也有统称“眉眉”,一般写成“姆姆”,“眉”是客家话的发音。
妇人称君舅曰家官,君姑曰家娘。
儿媳妇对外人称呼自己老公的爸爸叫“家官”,妈妈叫“家娘”。
夫之兄曰阿伯、曰大郎,夫之弟曰阿叔、曰小郎。
夫之姊曰姊,夫之女弟曰小娘姑。
子之妻曰新妇。
岳母称女婿“细郎”,婆婆称儿媳妇“新舅”。
弟读为大之平声。
弟叫“老睇”
妇人谓夫之兄弟之妻统曰子嫂,于弟之妻曰老弟新妇,
这里的“新妇”念做“心舅”。
于子女统曰子息,
兄公称弟之妻曰姆。
这里后面的注释,为子女之称,若伯姆叔姆耳
亲家翁曰且公,亲家母曰且姆,亲家兄弟曰且伯且叔
亲家母之间互相称呼“恰眉”。
这里的且公、且伯、且叔的称呼没有亲耳听到过。
不过我遇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妇女生产后,娘家人去婆家探望。娘家人按新生儿的叫法称呼婆家人,就是用小宝宝的口吻称呼婆家人。婆家人也一样按照小宝宝的口吻称呼娘家人。例如,孩子的舅舅管孩子的爷爷叫“阿公”,反过来人家就叫他“阿舅”。孩子尚在襁褓,新的称呼已经满满地叫开了,显得十分喜庆和热闹。
男子曰赖子,女子曰妹子
一般人交谈的时候才会用这个称呼,如生儿子叫“炯赖子”,生女儿叫“炯妹子”。
男孩子一般称呼为“古”,如男孩小明叫“明古”,男孩志远叫“志远古”或是“远古”。
女孩一般称呼为“嫲”,如女孩香兰叫“兰嫲”,女孩春香叫“香嫲”。
客家乡下也常用排行来称呼,而且是男孩女孩一起排行的。如排行第二的男孩,叫“阿二古”,女孩叫“阿二嫲”。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疼爱有加,从小到大,都管男孩叫“阿妹”。
妻父谓之丈人老,妻母谓之丈尾哀,亦曰丈尾婆。
老公对外人称呼自己的岳父叫“丈人佬”,岳母叫“丈眉哀”。
子女之最者曰满子,爱怜少子曰惜满子。
这个似乎不是称呼子女的,而是祖辈称呼小孙辈的,且不论男女。
通常最小的孩子最受大人疼爱,亲切地称呼为“尾(读咪)满子”。
曾孙曰塞子。
赤子曰(左牙右子)(左牙右亚)。
大人称呼不会说话的婴儿叫“昂雅”,其音类似于小婴孩的咿呀声。
童生考试皆曰相公。
这是指以前的科举考试,现在已经不用了。不过打麻将上有一个说法,如果摸牌的时候,不小心多了一张牌,无法胡牌了,叫“大相公”;如果少了一张牌,也同样无法胡牌,叫“细相公”。
夫谓妻曰老婆,妻谓夫曰老公,亦曰夫主。
妾谓之小,亦曰阿姆支。
新时代已经无妾,所以“阿姆支”就变成骂人的话。
爱子曰吾子。
年老无子者谓之孤老。
掌炊
者谓之火头。
和尚曰禾上,又曰秃子。
脑盖谓之脑卤(读心),骂人轻听曰脑卤不合。
颐下谓之
,牙根谓之龈,颈谓之颈茎,强项曰硬颈。
牙龈之腔谓之牙
,怒人应喙曰牙
硬。
耳曰耳公,鼻曰鼻公。
目内瞳子曰瞳仁。
眼外郭曰眼眶。
眼外皮曰目臉。
口谓之喙。
口一般叫“咀”(第四声),张口叫“打开咀”。
谓之肩甲。
手指文谓之
。
手指纹呈现圆形或是椭圆形的闭合纹样的,才叫“螺”。儿时小伙伴互相攀比,看谁手指“螺”多——多者长大命好。有比不过的兄弟,一气之下脱鞋除袜,数脚指头的“螺”来比!实为童年回忆之乐事也!
膝盖曰膝头。
胃谓之肚。
脐下曰小腹。
眼泪谓之目汁。
这里的“目汁”是比较文雅的叫法。客家话和潮州话很像,客家话叫流眼泪为“出目汁”,潮州话叫“流目汁”。乡下也有管眼泪叫“眼水”,流泪叫“出眼水”。
毛之短小者谓之寒毛。
臀曰矢
(音吻本黄香铁说),矢
曰后斗。
臀部叫“屎不”。土话称呼女孩生殖器为“支别”,儿时双亲是不允许我说的。这两个词语常见于公厕厕所墙壁的涂鸦。
娠谓之有身。
民间一般管怀孕叫“款大肚”,就是肚子大大的意思。生孩子叫“炯人”。
肥大谓之
,壮亦曰丰
。
肥胖一般叫“皮”“皮大”,体型大块头叫“大扎”。
人瘦小谓之
,俗作(上不下大)字。
乳曰乳姑。
这里的乳,客家话读“嫩”。
儿时乡间称呼亲娘就叫“嫩”。一个音显得古老而亲切
婴儿吃奶叫“食嫩”,断奶叫“段嫩”。
吾谓之雅,土音读平声。
我谓之厓。
这就是客家话最具代表的一个音“左人右厓”。
梅州客家博物馆
客家话里面大部分的发音都不能用拼音来完全表达,所以记录客家音只能用接近发音的文字来代表。古人又很喜欢创字来表达,结果就出现了一堆的打不出,读不了,翻译不出来的文字。
梅州平远差干谢氏乐粤公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