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为什么没有冠字(从说文解字中的)
作者:湖南大学研究生王婧怡
摘 要:服饰是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而"冠"则是服饰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谓"凡解释一字便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国先秦时期的冕冠制度在《说文解字》中有集中体现。本文将通过列举表示"冠"的字,并以礼冠中最尊贵的冕冠为例,一窥我国先秦时期的冠冕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 冠 冕冠 先秦
人类最早使用图画来记物记事,后图案线条化,经过人们的主观加工而成文字。按陈寅恪先生"凡解释一字便是作一部文化史"[footnoteRef:0],字词也是认识历史的一种途径,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史"。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是我国一部系统地考究字形本义与源流的字书,是我国古文字学研究的最重要、基础的资料,也是先秦秦汉史研究的重要佐证,书中记载了"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footnoteRef:1]等等信息。
服饰作为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承载了时人的审美观念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冠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的重要一类,在先秦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冠",尤其是冕冠的字在《说文》中也多有出现,其上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是研究先秦时期冠冕文化的重要佐证。
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冠冕文化作专题研究的主要有:闫步克先生的《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的兴衰变异》[footnoteRef:2]、王宇清先生的《周礼六冕考辨》[footnoteRef:3]和赵丛苍先生的《服周之冕——先秦时期的冕冠》[footnoteRef:4],三位先生分别以《周礼》和考古出土文物为切入点,对先秦时期冕冠的来源、形制及其象征意义等问题做了研究,但对"冠"的字形、本义、演变等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意图通过整理分析《说文》中关于"冠"的字,管窥我国先秦时期的冠冕文化。
一、《说文》中的"冠"
《左传·定公十年》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footnoteRef:5]。孔子亦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footnoteRef:6]。服饰作为礼的外在表现,反映了先秦统治者们希望"用人为的官制和礼制设计,来最完美的安排社会秩序"[footnoteRef:7]。"冠"即各类头衣,据戴平先生考证,"纵观中国少数民族之饰,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重头轻脚"[footnoteRef:8],这一现象在中原地区体现也较为明显,如《礼记·问丧》中有"冠者,礼之始也"[footnoteRef:9]等,所以,"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较为重要地位。在《说文》中表示"冠"的字数量也较多,本文仅检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字做一整理分析。
冃,《说文》"小儿及蛮夷头衣也。从冂。二,其饰也。"[footnoteRef:10]冃为头衣,即现在的"帽"字。因
(《甲骨文编》146.4)以羊角为饰,因此《说文》将其释为蛮夷所戴之帽,可见早期的帽是身份较低者佩戴的。但所谓以羊角为饰,也有可能是象小儿丫角形的束发方式,《诗经·齐风》中有"总角丱兮"[footnoteRef:11],而所谓丱,就是指小儿所束的两只向上翘的角辫,因此,笔者认为,
字上部也有可能是象丱角形。
巾,《说文》"佩巾也。从冂,丨象系也。"[footnoteRef:12]"巾"为一象形字,冂象巾,丨象系,而所谓佩巾,应类似于现在的手帕。在《玉篇》中有"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footnoteRef:13],可见巾本为拭物之用,后演变为头巾、冠的一种。《说文》中部分以巾为部首的字,也是指头巾,如"帻",《说文》释为"发有巾曰帻"[footnoteRef:14],即头巾的一种,因此本文将巾辑录进表示"冠"的字中。
冠,《说文》"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冠有法制,从寸。"[footnoteRef:15]冠在甲骨文中为
(《合集》6947),从元,上象一尖顶帽。根据《说文》释义,其作用是絭发、韬发,可见古人会将头发盘在头上,然后以冠固定。
《说文》中有"冠有法治",即当时的冠已经是一种尊卑的象征。男子二十要行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褀,介尔景福"[footnoteRef:16],行完冠礼之后,就代表此人已经成人,可以独立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并受到"冠"的约束。冠作为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不仅对人戴与不戴有要求,并且对所戴冠是否合乎礼仪也有要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子臧因"好聚鹬冠"而被诱杀的事,其中有"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footnoteRef:17]可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戴什么样的冠在先秦时期也是有特定要求的。
"弁",《说文》可查其古字"覍",释为"冕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footnoteRef:18],弁的种类较为丰富,适用于多种场合中,"凡兵事,韦弁服;眂朝,则皮弁服;凡甸,冠弁服"[footnoteRef:19]。"韦弁"一词也见于《荀子·大略》中"士韦弁,礼也"[footnoteRef:20],韦弁作为打仗狩猎所戴的帽子,应在战国时期变为士阶层的代名词。在《仪礼·士冠礼》中郑玄对爵弁的注为"冕之次"[footnoteRef:21],可见爵弁或皮弁在先秦时期应是仅次于冕的礼帽。《诗经·卫风》有"会弁如星",即贵族会在皮弁上镶嵌玉石作为装饰,这应也是通过冠冕彰显佩戴者身份等级的方式之一。
胄,说文中有两种解释,一为"胄,兜鍪也。从冃从目"[footnoteRef:22],二为"胤也。从肉,由声"[footnoteRef:23],但该释义目前未有对应的古文字材料支撑[footnoteRef:24]。胄的古文字字形分为两种,一类胄的字形为
(《合集》36492),应象带有长缨的帽子,而另一类字形为
(包山楚简269),从革,由声,应象皮质甲胄之形。综合而言,胄应是指武士所戴的有长缨的帽子。
冕,《说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纩……古者黄帝初作冕。"[footnoteRef:25]冕在甲骨文中为
(《合集》33069),上部象尖顶半圆形的帽子,"冕"字的甲骨文写法对帽子的样式描述并不非常清楚,早期可能是一类代表权威的帽子的泛称。其战国时期的字形可参看上博简荣成氏52的"
二、冕冠
《管子》中有:"是故先王制轩冕,足以著贵贱"[footnoteRef:26],冕冠是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是先秦"古礼"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冕冠形制、源流等的梳理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冠"中所蕴含的政治权利与等级秩序。
关于冕冠的样式,商周尚缺少直接的文献或考古材料。《通训定声》中记载有后世较为成熟的冕冠形制,"冕尊于弁,其制以木为干,广八寸,长倍之,前圆后方,前上后高,差一寸二分,有俛伏之形,故谓之冕。衣以三十升布,上元下纁,前后各十二旒,长六寸,饰以玉。"[footnoteRef:27]《左传·桓公二年》中虽有记:"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footnoteRef:28]但这应是先秦时期冕冠的基本组成部件,而非整体的样式。
根据《说文》分析,衡"牛触,横大木其角"[footnoteRef:29],紞"冕冠塞耳者"[footnoteRef:30],紘"冠卷也"[footnoteRef:31],綖字《说文》未记,在《左传》中被释为"冠上覆"[footnoteRef:32],该含义貌似与"衡"字的本义相冲突,但结合《左传》中衡:"维持冠者"[footnoteRef:33],笔者认为,《左传》中"綖"应为冕冠上部的冕板,而"衡"可能为笄。
综上,根据《左传》的描述,在先秦时期,冕冠的基本构件应为:上部的冕板"綖",固定冕冠的笄"衡",笄两端的垂珠玉"紞",系于颌下的帽带"紘"。
但除《左传》所记的冕冠的基本构件外,《说文》中还记载了许多与冕冠相关的装饰的字,如纓"冠系也"[footnoteRef:34],紻"纓卷也"[footnoteRef:35],緌"系冠纓也。"[footnoteRef:36],纚"冠織也"[footnoteRef:37],璜"半璧也"[footnoteRef:38]等等。关于这些配件的作用,在《汉书·东方朔传》中有:"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聪"[footnoteRef:39],前垂旒以告诫君主要保持威严,对一些事情要有所忽视,侧充耳以提醒君主勿信谗言,即"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footnoteRef:40]。虽然这些冕冠的装饰物在先秦时期是否已经出现或使用,在学界并未达成共识,但至晚在汉代,这些冕冠的配饰作为冕冠乃至古礼的一部分,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已经被基本固定下来。
如《说文》所释,冕冠为"大夫以上冠",在先秦时期,人们将冕冠与政治等级制联系在一起。在《荀子·大略》中有"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冠,士韦弁,礼也"[footnoteRef:41]。所谓山冕,按"冕名章首说"为"画山水于衣而服冕,即衮也。盖取其龙则谓之衮冕,取其山则谓之山冕"[footnoteRef:42],闫步克先生则参众家学说提出,"山冕就是冕版大、冕形高的冕"[footnoteRef:43],裨冠依此说法,因禅为卑,则裨冠应为卑冠,即冕版小、冕形低的冠。这一说法从字形来看也是较为合理的,如冕、弁、胄、皇等字的字形中,上部都有表示长装饰物的横线,而这些字最晚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等级特征,可见先秦贵族将冠的大小高低视为冠等级高低的外在表现之一。玄冕据《礼记·祭统》所注"若非二王之后及周公庙,即悉用玄冕而祭。"[footnoteRef:44]其等级应低于"纯冕",或曰"缁冕",按照秦汉时称平民奴隶等为"黔首"、"苍头"的记载,冠的颜色应也是区分佩戴者等级身份的依凭之一。
关于服饰与等级的联系,《周礼》中《司服》《玉府》《弁师》等记载的最为系统,涉及到了冕冠的材质、形状、管理、使用等多方面。但闫步克先生认为"《周礼》六冕结构,是以周朝的等级祭祀制、等级君主制与等级祭服制为素材,通过若干规则而变换生成的。所以六冕的'如王之服'特征,是周朝政权结构与神权结构的一个折射。"[footnoteRef:45]且梳理《周礼·司服》中对于六冕的综述"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footnoteRef:46],服冠的名称确实未遵循一共同的命名规律,但结合《荀子》对冠冕的描述,笔者认为,并不能单以命名规律为依据,说明《周礼》所记六冕制度为杂糅而成,但因其梳理考证较为繁杂,限于篇幅,本文暂不以《周礼》为依据分析先秦时期的冠冕文化。
《说文》最后言冕冠为皇帝所做,该说法应为后人附会。目前学术界对冕冠的起源演变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是冕冠源自羽冠。闫步克先生提出,如䍿冠、鹬冠、皇冠等羽冠"既用以祭祀,那么就是冕"[footnoteRef:47]。其次是爵弁演变为冕。持该观点的如日本学者原田淑人、韩国学者崔圭顺等先生认为,冕与弁可互称。[footnoteRef:48]最后是冕冠源自甲胄说。许进雄先生认为胄象征着权威,后随着非武士亦戴胄,胄就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冕。[footnoteRef:49]闫步克先生进一步提出,"西周时期冕、胄似乎还不甚分……春秋以来礼乐日益发达,某些圆筒形军帽开始礼仪化,被加上綖版,最终成为礼帽"[footnoteRef:50]。
本文欲就"皇"、"弁"、"胄"的字形演变对这三种观点做一梳理。
"皇",目前学界普遍认同其是一种羽毛装饰的冕[footnoteRef:51],皇字上部象羽,为
(《合集》18758),据《古文字类编》所列字形[footnoteRef:52],直到战国时期,皇字上部的羽毛符号表现都较为明显,如包山简266的
,李学勤先生所认为的大汶口陶尊刻画符号丁
[footnoteRef:53],虽也象尖顶帽子,但亦有明显的四条羽毛饰品。这些字形与冕字早期上象平滑的尖顶帽子有较明显的区别。
"弁"在《说文》中的释义上文已有梳理。据《古文字类编》所列字形[footnoteRef:54],战国之前弁的具体样式描述的较为模糊,仅表现为方形或圆形,到战国时期,在其上增加带有毛的长装饰物,如侯马盟书中的
及
,应象一上部有长装饰物的平顶方形帽子,且帽子前后有表示装饰物一类的符号,中间有一横笔似象笄,这与后世冠冕有较大相似性。
"胄",《说文》释义上文亦有梳理,其字形演变据《说文新证》所列[footnoteRef:55],上部一直象带有长缨的圆筒状帽子,周围似有一道上翘檐边,如
(《集成》9735),该字形应似闫步克先生所谓的"圆筒形军帽",帽子整体较高。
综上,单就字形及其演变而言,"皇"字与"冕"的字形差异最大,"弁"字与"冕"的字形差异最小。根据《左传》等传世文献的记载与后世考古出土实物的对照,笔者认为,"弁"字在战国时期的字形与冕冠的样式最为接近,因此,冕冠有可能是由爵弁演变而来。
3、 结语
综上,本文首先对《说文》中较有代表性的"冠"字,如冃、巾、冠、弁、胄、冕,进行了检取与梳理。其次,重点对反映政治等级制最为明显的冕冠,从其样式、象征意义、起源问题三个角度作一探讨。
在先秦时期,冠冕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御寒和装饰的作用,被先民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先秦时期礼制与政治等级制的外在表现之一。先秦贵族通过对戴冠与否、戴何种冠、冠的材质装饰如何的规定,建立起一套与政治等级秩序相匹配的森严的冠冕制度,并对后世的冕服制度乃至政治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0: 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2页。]
[1: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21页。]
[2: 闫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 王宇清:《周礼六冕考辨》,台湾:南天书局,1990年。]
[4: 赵丛苍,张朝:《服周之冕——先秦时期的冕冠》,《文博》,2015年第5期,第42-46页。]
[5: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48页。]
[6: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17页。]
[7: 闫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页。]
[8: 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9: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79页。]
[10: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3页。]
[11: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53页。]
[12: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5页。]
[13: (南朝)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6页。]
[14: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6页。]
[15: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3页。]
[16: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57页。]
[17: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818页。]
[18: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4页。]
[19: (清)阮元:《十三经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82页。]
[20: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86页。]
[21: (清)阮元:《十三经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50页。]
[22: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4页。]
[23: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82页。]
[24: 季旭升:《说文新证》,台湾:艺文印书馆,2014年,第344页。]
[25: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3-154页。]
[26: (唐)房玄龄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27: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14页。]
[28: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41页。]
[29: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88页。]
[30: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5页。]
[31: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5页。]
[32: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41页。]
[33: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41页。]
[34: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5页。]
[35: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5页。]
[36: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5页。]
[37: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5页。]
[38: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5页。]
[39: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866页。]
[40: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866页。]
[41: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86页。]
[42: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86页。]
[43: 闫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4页。]
[44: (清)阮元:《十三经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03页。]
[45: 闫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24页。]
[46: (清)阮元:《十三经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81页。]
[47: 闫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1页。]
[48: 观点参考:(日)原田淑人:《中国服装史研究》,安徽:黄山书社,1988年;(韩)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9: 许进雄:《古事杂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3页。]
[50: 闫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65页。]
[51: 观点参考: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 第1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52: 高明:《古文字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15页。]
[53: 李学勤:《论新出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文物》,1987年第12期,第75-80页。]
[54: 高明:《古文字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55: 季旭升:《说文新证》,台湾:艺文印书馆,2014年,第616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