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1)

好玩

却又可怕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2)

超模君下午就收到人机大战的消息:

中国第一棋手柯洁,输给了AlphaGo

对于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是特别意外,就在这场大赛开战之前:

我预测结果是 0 比 3,AlphaGo 胜出——聂卫平

人类的胜算为 0 ——李开复

即便是围棋界和人工智能界的两个大佬发话了,但并没有减少对柯洁获胜的期待,总是想着能在这一次的大战中,实现对AlphaGo的绝地反击(总是想着人类能在这一次大战中获胜)。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3)

23号的第一局只是一个开幕,接下来乌镇的围棋大战还将继续,柯洁还将在 25 日和 27 日进行对 AlphaGo 的后两盘对决。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4)

除此之外,这次大战还增设了两个比较特殊的比赛:

①配对赛

由古力、连笑两位九段当中的一人分别与 AlphaGo 组队,再与剩下的一人进行对决,每方只有 1 小时时间,比赛在 26 日上午打响。

②团队赛:

由时越、芈昱廷、唐韦星、陈耀烨和周睿羊 5 位世界冠军组成人类联队,合力对抗 AlphaGo,每方 2 小时 30 分钟,这将在 26 日下午进行。

不难看出,这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比赛,人类总是期待能从AlphaGo 身上带走一场胜利。但这却从另一方面看到人类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恐惧,尝试着从各个方面来战胜这个人类的“智慧产物”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5)

这一次比赛之后,大众的视野再次聚焦在人工智能上面,

除了对人工智能的赞叹,还有更多的是恐惧,担心人工智能成为地球新的主宰。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6)

事实上,我们利用科技正在改变世界,利用人工智能来改变生活,但这种改变应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当人类开始为自己智慧的创造担惊受怕,也许我们更应该想清楚是否真正需要这样的技术突破——让人工智能变得和人一样聪明,因为我们的世界将不可避免的被机器和软件改变,不论好坏。这不是说,我们不该考虑先进人工智能的未来应用,而是应该更加负责一点,尤其是面对公众时。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7)

从现在来看,AlphaGo还需要依靠人类的协助,才能进行对弈,此时如果你对AlphaGo不爽,你可以拔掉他的电源,让其停止运作。

超模君带各位模友重新温习一下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什么?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它是用计算机系统,通过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人类思维的过程。听上去,人工智能应该是帮助电脑变得更聪明,好让聪明的电脑帮助人类的一门学科——至少很多人工智能学界和商业公司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8)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聪明的电脑只会帮助人类。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头脑中的人工智能,往往来自于科幻电影,是《Her》里面的萨曼莎,或是《终结者》里面的终结者——人工智能被打上了阴险欺骗替代人类奴役人类的标签。同样,一些人工智能专家甚至已经开始为人工智能的过快发展、未来将具备的强大智能水平而感到担忧。

  • 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

比尔·盖茨声称自己属于很担心超智能技术的人,并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

超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究竟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威胁?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博士(Dr.Stephen Hawking)对于这个问题刚刚给出过“为人类带来灭亡”的评论。

而特斯拉创始人兼CEO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则认为人们应该对人工智能保持高度警惕。

曾发明多种袖珍电子产品的英国著名发明家克里夫·辛克莱(Clive Sinclair)也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毁灭人类。

  • “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就是“炒作”

不过,在那些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业人士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远远不值得担忧。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物、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百度的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则表达了跟马斯克和盖茨不同的看法。

柯洁和alphago对决(柯洁还是输给了AlphaGo)(9)

无论是杀手机器人,还是变得比人类更聪明的电脑,都不应该是需要担心的东西——因为它们暂时还不会出现。目前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都只是在过度简易的比较人脑和计算机神经网络。

尽管在外人看来,人工智能研究的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高科技,也就是让计算机去模仿人思考的科技,但其实,人工智能学界普遍有一种共识,就是人工智能实际上还处于非常低智的阶段。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的深度学习系统为例:目前绝大多数的系统还处于大脑容量扩张的阶段,绝对还没有达到能够思考的程度——绝大多数的系统所做的只是利用海量数据,配合人类教给他们的逻辑,去计算结果。

吴恩达认为,人工智能最终将要改变的是人与科技交互的方式,无论是通过文字、图像还是语言。也就是说,人在未来将继续扮演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角色,至于那些对人工智能的恶意的担忧,大多是炒作而已。

  • 人工智能有弊有利,人类应谨慎前行

人工智能发展协会主席(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egence, AAAI)Thomas Ditterich,和该协会前主席,现微软研究院Redmond实验室负责人Eric Horvitz,合著了一篇文章,深刻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利与弊。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甚嚣尘上,但他们希望人们明白,没有人工智能,人们的生活将回到很久以前的尴尬境地。

比如,地图软件和GPS通过人工智能来帮助司机计算最优路线、搜索引擎通过人工智能来提供搜索结果和答案……

这两位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应该的(显而易见);但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存在三种风险情况,它们分别是:软件错误黑客攻击“魔法师学徒”式的误解。

  • 说白了就是

首先,人工智能系统,在遇到过去统计式机器学习过程当中从未遇到过的意外情况的时候,必须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自动驾驶系统突然在路上遇到了系统无法识别的一个东西,它至少应该不要把它忽视掉,然后撞上去,而是能够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无论是绕过还是减速。

其次,人工智能系统和平常的软件并无大异,也会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危害,而由于人工智能系统的责任更大。比如自动驾驶系统,掌握的是乘客的姓名,因此其抗干扰的能力理应更强。

最后,人工智能系统所做的不应该是严格执行人的指令,而是明白指令代表的含义。

比如,“带我去机场,越快越好!”不意味着自动驾驶系统可以以300迈的速度飞驰,所行之径惨死的过路者无数。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按照人类设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去工作——至于都有哪些原则,看过《终结者》的人应该都记得。

不得不说,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成为一个解放人类劳作的工具,但可怕的是人类是否可以驾驭好,还是反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