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

编者按:省政府2月27日批准铜川市印台区等29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陕西所有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进一步总结和展示这些县(区)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典型做法,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客户端、“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特别推出“秦奋有新貌——陕西29个县(区)脱贫摘帽”专题,邀您共同见证陕西人民脱贫攻坚之路,一起感受三秦儿女不懈奋斗之美。

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1)

紫阳县已累计建成24万亩茶园。

西部网讯(记者 张棋)安康市紫阳县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地无三尺平、十年九受灾”,是紫阳深度贫困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紫阳县拿出战天斗地的攻坚精神,从居民增收、住房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不断寻找突破口,并逐一击破薄弱指标,使贫困县紫阳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今年全县人民顺利脱贫。

紫阳把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就业创业作为致富之源。茶叶是当地的当家产业,为发展产业优势,紫阳已建成了24万亩茶园,10多万群众因茶而富,摘掉了贫困帽。除了当家产业,全县还建成特色经济林60余万亩,魔芋粮蔬20余万亩,畜禽养殖170余万头(羽、只),中长效产业实现全覆盖,产业年收入达到20亿元。

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2)

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紫阳搭上发展快车顺利脱贫。

不仅强产业,紫阳县还注重技能培训,不断帮扶大伙学手艺促就业。紫阳累积开展以修脚足疗为重点的五大免费技能培训,累计实现劳务输出8.2万人次,年工资性收入达到36亿元。2019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万元,增长1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要强化安全住房保障,解决好大伙医疗、教育等问题,大伙才能甩开膀子加油干。为此,全县共建成集中安置点140个,实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9279户64168人,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339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学生。13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参合率达100%。

基础设施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紫阳县累计建设通村通组道路2145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实施电网改造升级项目228个,实现电力入户率达到100%;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52个、村活动室86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3)

紫阳把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就业创业作为致富之源。

近年来,紫阳累计投入脱贫攻坚各类资金70多亿元,县级累计安排财政专项配套资金1.46亿元,年均增长26.9%,并建立资金动态监管机制,切实做到“去向不模糊、使用更精准、监督不断链”,财政绩效连续两年被评定为A级。

数据看发展:全县12.9万贫困群众顺利脱贫

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4)

脱贫故事汇:村民甩掉了“贫困帽”

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5)

金汉华靠着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紫阳县高桥镇何家堡村的贫困户金汉华几年前在煤矿务工时,右腿受伤落下了残疾,但他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没有把自己当残疾人,靠着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受伤回乡后,金汉华修牛舍、买种牛,搞养殖,起早贪黑的干活。在养殖中,金汉华发现每年产出的粪料堆积如山,于是他办起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利用牛、羊粪发展中药材种植,还带领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干。目前,合作社已启动草乌、百合、半夏等中药材种植130亩。按目前的药材市场价估算,平均每户种植中药材收入将近2万元。

靠着不服输的拼劲和勤劳的双手,金汉华不仅顺利脱贫,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脸上也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我现在一年光养牛、养羊的纯利润大概有8万元,药材还有一部分收入。”金汉华说,下一步他还准备再扩大养殖、种植帮扶范围,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

特色产业扶贫汇报(秦奋有新貌强产业稳增收保民生)(6)

2019年末,全县12.9万贫困群众脱贫。

42岁的王洪德是紫阳县毛坝镇瓦滩村人,今年3月初,在瓦滩村的茶叶技术培训会现场,身着西装的王洪德自信满满,很难想到,几年前他还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形象,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日为了生活发愁。

王洪德一家有6口人,居住在3间破烂的土坯房里,年近70的父亲体弱多病,母亲是精神残疾,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生活过的十分艰难。“那时候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只能咬牙坚持,生活别提多难了。”王洪德说。

在了解到王洪德的情况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上门帮扶,并鼓励其加入镇村组织的技术培训班,学习种植技能。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王洪德摸索到了科学发展的好法子。与此同时,毛坝镇将包括瓦滩村在内三个村作为镇上茶叶产业村,加大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2019年,王洪德家仅种植茶叶就收入了2万元,再加上王洪德打零工的收入和其它补助,全家收入突破了5万元。

“只要勤劳肯干,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以前对科学种植不了解,现在我对发展茶业信心十足。”王洪德说,今年他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家庭收入。

(部分文字、图片综合陕西日报、华商网等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