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积分落户买房有优惠吗(当苏州积分落户要求降低到500分)

这几天有苏州2022年的积分落户政策,这个新闻刷新了我们苏州本地人的朋友圈:

苏州积分落户买房有优惠吗(当苏州积分落户要求降低到500分)(1)

简单的说,就是苏州积分落户的政策越来越好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个是历史上落户苏州最低的分值:

苏州积分落户买房有优惠吗(当苏州积分落户要求降低到500分)(2)

(引用网易号)

那么在苏州如何申请积分落户呢?

1、申请条件

(一)在现居住地所属市区或者县级市区域内参加社会保险;

(二)在现居住地所属市区或者县级市区域内连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

(三)在现居住地所属市区或者县级市区域内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2、 时间安排

积分落户申请时间:每年1月1日至7月31日(不包含周末及节假日)

落户达标积分值公示:8月31日前

积分落户准入名单公示:9月上旬

办理户籍迁入:在30个工作日内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迁移手续

3、其他注意事项

积分管理采取个人自愿、属地申请、统一管理、动态调整的模式,计分标准由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三部分构成。具体的积分项目按《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计分标准》进行计分。

那么,有积分落户,对于上学有什么好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苏州的入学政策:

苏州积分落户买房有优惠吗(当苏州积分落户要求降低到500分)(3)

简单解释下,说人话:

苏州入学有3个方式:

方式一:有房子,有户口 该到哪里上就去哪里上,你行你上就好了。

方式二:有户口,没房子。轮到去哪里上,就到哪里上,包你有的上。

方式三:没户口,没房子。但是有积分,让你去哪里上你就去哪里上。

也就是说,如若你有小孩考虑在苏州上学,你能选的方式就三种:

1.有学区房和户口,是哪个学校就上那个学校

2.如果你没有买学区房,但是有户口在苏州某个区域,那么,你的孩子是可以统筹的。

3.如若你没有房子,也没有户口,在苏州上学,就需要积分入学了。

那么,现在积分下降以后有什么变化呢?

上学的三个方式不变,变得是你自己的身份:

你可以通过有效的积分让自己落户到苏州,成为有苏州户籍的人。

这个时候,如若你的孩子上学,就不再是让你到哪里上你才能上哪里上了。

有了户口,学校安排的时候也会考虑到你的情况,孩子一般都是就近安排。

有了户口,你就不用参与积分入学的积分竞争了,直接入学即可。

有了户口,你就不用担心积分不足,无法入学了,因为你不需要积分了。

那么,积分入学的政策是什么呢,官方咨询热线:

苏州积分落户买房有优惠吗(当苏州积分落户要求降低到500分)(4)

综上所述,如今的你,凭借积分就有机会成为苏州户口的人,那你还会考虑在苏州买房上学吗?

积分规则如下:

苏州积分落户买房有优惠吗(当苏州积分落户要求降低到500分)(5)

(引用:https://www.163.com/dy/article/HG47AVAM0535B3HJ.html)

关于积分入学的几个问题:

问:流动人口应具备什么前提条件才能为其子女申请积分入学?积分入学有无年级限制?

答:流动人口必须参加积分管理后才能为其未成年子女申请积分入学。纳入本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的基本条件是在市区范围内(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参加社会保险、已办理居住证且连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

流动人口为其未成年子女申请积分入学时,仅限申请一所学校,且只能申请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起始年级,即公办小学一年级和公办初中一年级。

2022年苏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入学招生工作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答:

(1)幼儿园入园报名时间

6月4日-5日(周六-周日),市区幼儿园线上报名登记、材料审核,其他市、区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2)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工作日程

5月25日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发布入学公告,民办学校发布招生简章。

5月26日-6月1日,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采集。

6月4日-5日(周六-周日),公办小学现场审核材料。

6月11日-12日(周六-周日),公办初中现场审核材料。

6月13日-27日,民办学校网上报名、现场材料审核以及计划类别确认。

6月29日,组织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

6月30日前,公布当年度本区(或片区)积分入学准入排名最低分值标准及开放学校可供学位数。

7月10日前,公布积分入学准入排名名单。

7月20日前,向积分入学录取学生发放入学准入卡及告知书。

7月25日前,统筹安排符合公办入学条件、电脑随机派位未录取的学生进入公办学校。完成大学区辐射和积分入学。

8月15日前,各小学、初中发放入学通知书。

那么,行文至此,如若你也可以积分落户,那么,你会考虑用买住宅的钱去买公寓,然后用公寓出租的租金去租一个距离小孩上学比较近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