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电子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化文学知识)
关于《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作品,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重要经典,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内容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例如,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电子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电子版
1.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关于《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作品,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重要经典,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内容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例如,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关于语录体: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其特点是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篇幅简短,内容精炼。
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所删修的鲁国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与“仁”,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其他知识:
①子路即仲由,字子路。曾皙,名点,字子皙。冉有,即冉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②千乘:周制,国家有事,诸侯出车千乘,故以“千乘”为诸侯国或诸侯的代称。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③师旅:指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④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古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⑤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⑥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貌。⑦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⑧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十五岁时行笄礼,表示成年。⑨饥馑:泛指饥荒。饥,指谷物不熟;馑,指蔬菜歉收。⑩莫春:即暮春,每年农历三月。11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12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曲阜。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梁惠王上》
关于《孟子》:《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言论。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南宋时,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孟子》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王道”,反对“霸道”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
其他知识:①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②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③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④商贾: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即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泛指做买卖的人。⑤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⑥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⑦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也就是天下的意思。⑧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关于《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等所作,成书于战国时期。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丰富,善用寓言。其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关于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他的散文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构思巧妙,描绘生动,想象奇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他知识:①庖丁:名为“丁”的厨师。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名前面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如“庖丁”“师襄”。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②《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③《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2.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关于《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为“十三经”之一,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重要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面貌。其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作“春秋三传”。
关于编年体: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最早也是最简便的编写历史书籍的方法。《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关于左丘明:《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因其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尊称其“左丘”。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其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其他知识:①侯、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②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盟:两国或两国以上相互约定协同办事称“盟”。会盟时一般要杀牲、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饮牲畜的血),并宣读盟书,对天发誓。国家遇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称为“会盟”。④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用“秦晋”指两姓联姻,有成语“秦晋之好”。
3. 《鸿门宴》 《史记·项羽本纪》关于《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于纪传体: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由本纪、表、志、列传等组成,而以本纪和列传为主要组成部分,故名。创始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此后历代皇朝史撰述均采用这种体裁,其中“二十四史”被后世称为正史。本纪用以叙述帝王事迹,实为编年纪事形式;表用以统系年代、世系和各类人物;志另有书、意、典、录等名称,用以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列传之中还包括世家、载记等名目,用以记载各种人物、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事件。纪传体的优点是便于表述社会历史发展大势和各项典章制度,全面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方面情况,深入考察各阶级、阶层人物的活动,纪事内容比较丰富。缺点是纪事分散于纪、表、志、传各部分,难于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关于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代表作《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
其他知识:
①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军政。司马,相传商代已置,西周为“三公”之一,掌管军政、军赋与马政,后世司马则职权大小不定。②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文中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③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崤山,位于河南西部,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古代将其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因地势险要,这里自春秋时期就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如崤之战。
④望气: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⑤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或:孟)(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四)。⑥河:古代专指黄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河北”“河南”即黄河以北、黄河以南。⑦古代座次安排: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⑧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为仅次于父亲。亚,次,次于。⑨跽: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紧贴双足跟上,谓之“坐”;两膝着地,臀与双足跟保持一定距离,谓之“跪”。10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11再拜:拜两次,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12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13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14相:在国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商代叫尹,春秋叫卿,秦朝称丞相,唐宋以后称宰相,明太祖废丞相,后世不设。15左尹:楚国官名,令尹之辅佐。令尹,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令尹的助手分为左尹和右尹,左尹地位略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