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中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怀念的背后)

秋天的怀念中最后一句有什么深意(怀念的背后)(1)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佳作。叙述了作者在双腿瘫痪后和母亲共同面对苦难人生这一命题。史铁生21岁时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在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后来,他写的许多文字里,都说到了他的母亲。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牵肠挂肚。因为是他的母亲以生命的代价铺就了他的成长之路。可他对母亲的理解却是在他母亲去世之后,这一直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下面不妨就让我们来放大作者心中的这个“痛”,探究一下“怀念”的背后那些人性的东西,也许这才是作者最想传达给我们的吧。作者罹患重病双腿瘫痪,不幸残疾极度痛苦,行为举止暴怒无常。但他却忽视了细心小心耐心照顾着自己的母亲的病痛。过后作者才醒悟明白:“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母亲心中的那个痛跟自己的残疾相比那可是多重的痛啊!然而作者呢,却只顾暴怒无常地发泄着自己的情绪,竟然一次再一次雪上加霜地加剧着母亲身心的痛苦,可母亲却只是“悄悄地,偷偷地”承受着,是母亲把自己的“不幸”都给隐藏了起来。自己的行为对于母亲而言几近于残酷境地。这种对于母亲的愧疚自责简直无以复加。所以作者在文中饱含愧疚之情地写道:“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自责的作者对母亲的愧疚那可是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啊。就在作者答应母亲的提议去北海看菊花,可母亲一时高兴说漏了嘴而触到了我的敏感神经便悄悄地出去了。可就是这么一出去,“母亲就再也没回来”过。我答应母亲让母亲陪我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满足母亲一个小小的提议就这样永远无法兑现了。这或许是母亲的一个遗憾,她永远不能陪儿子去北海看菊花了;但在作者看来,却是人生永远无法弥补的终生最大遗憾,答应母亲却因为母亲再也没回来而没法兑现了。看着给予自己博大无私母爱的母亲随着三轮车的远去竟是永远的诀别,这是那时的作者绝对是没想到的。人生可以有许多的遗憾,尤其是对父母而言,千万不可让遗憾随着父母的离去没了弥补的机会而成为终生的遗憾。史铁生懂得了应该怎样用行动来履行母亲“好好儿活”的诺言!当他懂得了“好好儿活”的含义,那和母亲发生在秋天的故事,就深刻地印在心中,化作心中无比的怀念。越是怀念,就越是深深的愧疚自责,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儿活”着,这也正是史铁生从21岁活到59岁一直以来向世人证明的。或许作者就是要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且让世人明白:每一个人只有“好好儿活”着,这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的怀念,也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的告慰。作者懂得了母亲在昏迷前没有说完的那最后一句话“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告慰——他那个最放心不下一双儿女的可怜的母亲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虽说阴阳两隔,但仍然生死相依:生者愿逝者安息,逝者愿生者安生。作者之于母亲,母亲之于作者就是如此。一个逝去的灵魂愿他的亲人“好好儿活”着,而活着的亲人是没有任何理由也不应该让一个逝去的灵魂的愿望落空的。否则,那个沉重的“怀念”又有什么意义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