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唯物主义的意义(读实践论告别主观主义)
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运用的不同方法而言,这个世界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教条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和辩证唯物主义者。
我们不妨来看看,自己到底属于这三种人中的哪一种呢?教条主义者,这一类人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在他们看来,理论可以不来源于实践,可以和实践脱节。
他们把先进分子总结出的理论性的东西看作绝对真理,并用来指导工作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即便屡屡碰壁,他们也绝不会修改自己奉为真理的“理论”。
教条主义者的代表是王明、博古等人,他们自诩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马克思、列宁的著作,看似掌握了最先进的理论,但他们照抄照搬的理论没有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他们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严重脱节,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导致的结果就是让苏区力量损失90%,让白区力量损失100%。
“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
“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实践论》)教条主义者之所以常常失败,就是因为割断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最终导致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这是做事失败的核心原因。经验主义者,这一类人从来只相信自己的感性认识,在他们的字典里,理性认识是多余的、靠不住的,他们常常用以往的经验来指导实际工作,信奉“从来如此”。经验主义者从来不会从实践经验中去总结、思考、提炼结论性的东西,因为对客观规律、内部矛盾缺乏研究分析,他们常常缺乏工作思路,表现到实际中,就是缺乏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持久性,成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机会主义者。没有清晰的理论指导,违背了认识的发展规律,经验主义者的所谓“经验”,不过是片面的、表面的主观感受,不可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所以,经验主义者做事成功的概率也不会很大。
经验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就是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运动,这两个组织没有清晰的目标和纲领,没有看到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没有看清帝国主义联合买办和封建阶级压迫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更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所以他们的斗争不过是历代农民运动的延续,本质是笼统的排外运动,注定走不远。“庸俗的事务主义家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实践论》)经验主义者之所以犯错误,同样是因为没有把握住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辩证关系,最终导致主观与客观不符,陷于失败。我们来看看第三种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者。这一类人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基于实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他们首先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表面的、片面的,他们当然不会愚蠢到用感性认识来指导工作,他们会对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运用分析、判断、归纳、演绎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处理,从感性认识中得到概念性、结论性的东西,这就是理性认识。这时候,理性认识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于是他们会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工作,并在工作中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让理性认识更加符合客观。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者和教条主义者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都认为我们的事业应该由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不同的是,教条主义者的先进理论来自于书上原封不动的字句,而辩证唯物论者的理论来则自于对客观实践的科学分析。
辩证唯物论者的杰出代表就是教员,他的所有论断几乎全部深深植根于脚下的土地。
人们常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这声炮响没有给中国送来“枪杆子里面出 z 权”、“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靠的也不是马列教条,而是“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本质上都是主观主义,他们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实践,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必须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论》)清楚了认识的发展规律之后,纠结于自己是三种人中的哪一种已经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绝对不能当懒汉,只会简单地把“别人的先进理论”和“自己的片面经验”拿来当做工作的指导,那样,只会不停地犯错误,不停地失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