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正确理解(周期的规律)
我们努力想要看透人生,方法是识别模式,进而找到人生获胜的公式这条路,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很大程度上,做起来很复杂,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随机性,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情况,人们的行为却前后不一,甚至他们即使想和上次做得一模一样也做不到过去的事件受到随机性的很大影响,因此未来的事件也定会如此,我们肯定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这让人感到不高兴,因为随机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气,让我们的人生难以预测,难以制定规则,难以永保安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周期正确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周期正确理解
我们努力想要看透人生,方法是识别模式,进而找到人生获胜的公式。这条路,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很大程度上,做起来很复杂,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随机性,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情况,人们的行为却前后不一,甚至他们即使想和上次做得一模一样也做不到。过去的事件受到随机性的很大影响,因此未来的事件也定会如此,我们肯定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这让人感到不高兴,因为随机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气,让我们的人生难以预测,难以制定规则,难以永保安全。
2013年秋,我收到读者发来的一封邮件,讨论我上一本书《投资最重要的事》中写的一些内容。邮件的发件人叫尼克·崔恩,他在伦敦的林德尔·崔恩资金管理公司工作。尼克·崔恩和我讨论的话题是,我运用周期这个词来描述我这里讨论的这些现象是否合适。我和尼克·崔恩通过邮件交流得十分愉快,后来我们从线上聊到线下,共进午餐,我们吃得很开心,聊得也很开心。
等到主菜上来的时候,有一点经过我们一番交流之后变得很清楚了,驱使尼克·崔恩写邮件给我的原因是,他坚信要把某些事情描述为具有周期性,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必须有规律,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可靠地预测。例如,无线电波、正弦波遵循有规律的可预测模式,它们的每次起落都具有相同的幅度、频率、终点。
词典网这样定义物理学上的周期:“一个完整的交替变化过程,在此期间一个现象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最终回到终值,而终值等于最初开始的初值。”在数学上周期的定义是:“一组因素组成的一个序列,这些因素最初的循环顺序保持不变。”换句话说,物理学上的周期和数学上的周期所遵循的模式非常规律,周期在最终结束时,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周而复始,这是因为这些波动的时间和路径总是相同的。尼克·崔恩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经济、企业、市场,当然还有投资人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像物理学和数学上的周期那样有规律。我们俩共进午餐,我谈了我的看法,我想尼克·崔恩最终也赞同了我的看法——并非一定要持续显示出前后如此高度一致的规律性才能被称为周期。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周期”这个词。
我在写给尼克·崔恩的邮件中说道:
我想说的是,通常情况下,事物都有起伏。大多数自然界的事物都有一个生死交替的周期,投资人心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交替上升的周期,乐观情绪上升,从而推升市场价格上涨,接下来,悲观情绪上升,从而压低市场价格。你也许会认为,这样说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相当于废话,没有什么用。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某种东西在市场价格上涨的时候,投资人就有一种心理倾向认为,这种东西的市场价格会一直上涨,只会涨,不会跌;反之则会认为它的价格永远只会跌,不会涨。你和这种一根筋式的心理倾向对赌,却能赚到大钱……
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事物是非常规律地运动的,是足以让你运用机械般的操作流程就能从中获利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利用周期的波动来获利。
我并不认为,波动必须周而复始,即从终点又回到起点,才能被称为周期。很多周期的终点高于起点,也就是说,这种周期是围绕一条长期向上的趋势线上下波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波动就不是周期性的,也不意味着在这种波动里,投资人不应该选择进出时机——在上升阶段趁机入市以便水涨船高,在下行阶段避免入市以免亏损,这与投资人从头到尾一直持有不动截然不同。《剑桥词典》中对周期的定义是:“一组事件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发生,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而且这种顺序经常重复。”这个周期定义适用于一般的非科技的世界。我看到它很高兴,在过去50多年的投资生涯里,我不断地思考投资世界的周期和钟摆现象,它们与这个周期的定义十分吻合。
~~~
尼克提出异议,说我讨论的现象不够规律,不够资格被称为周期性现象。我并不同意尼克的看法。不过我们要下很大功夫,才能理解这些周期性现象的不规律性,以及从中我们能够学到的经验教训。
在这里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事,正如我在上一章中所说的,我所称的周期性现象,并不是完全来自机械的、科学的、物理的运动过程,有时它们与此根本无关。周期如果能像科学一样有规律可循,就会很可靠,也很容易预测,但是我们也很难从中获利(这是因为巨大的利润来自同样的事情有些人比其他人看得更准,如果周期完全可靠也完全可以预测,那么世上根本不会有见识高人一筹的人了)。有时,这些不是特别规律的周期有一个基本原则(有时候,它们也没有),但是大部分变化都要归因于人类在创造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人类参与这个创造周期的过程,由此导致人的情绪和心理倾向影响周期现象。概率或者随机性也对某些周期影响很大,人类行为也对这些周期的生成有很大影响。这些周期能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的行为,但是这些周期的波动有随机性,因此它们也不可靠。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类的行为。
~~~
人类必须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寻找模式和规律,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加舒服,也获利更多。也许这起源于史前人类的生存经验,他们发现每天是一个周期,每年也是一个周期。史前人类也许从更早的经历中学习到血的教训——白天不要去水坑边喝水,因为白天母狮也会带着幼狮去那里喝水。也许,史前人类通过经验积累慢慢地知道,有些粮食作物在春天播种要比在秋天播种收获得更多。总结出来的规律越是确定,人的生存就越容易。现在,人类的大脑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那就是寻找可以用规律解释的模式。
但是,我们努力想要看透人生,方法是识别模式,进而找到人生获胜的公式。这条路,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很大程度上,做起来很复杂,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随机性,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情况,人们的行为却前后不一,甚至他们即使想和上次做得一模一样,也很难做到。过去的事件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未来的事件肯定也会如此,我们肯定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这让人感到不高兴,因为随机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气,让我们的人生难以预测,难以制定规则,难以永保安全。因此我们寻找那些可以让自己理解事物的解释,而且经常做过了头。我们在投资上确实如此,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我读过一本书,发现里面有几段话对这个主题讲得非常精彩。这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醉汉的脚步》,专门讲随机性,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并曾和霍金合著过《时间简史》(普及版)。我引用的第一段话是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所写的:
我们要抵抗直觉保持理性思考,就像抵抗洪水继续肆虐一样,非常困难……人的天性就是要为每件事的发生找出理由,因此我们很难接受很多事其实没有原因,或者找不到原因,它们只不过受到不相干的随机因素影响,然后就发生了。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有时候成功并不是因为特别有能力,失败也不是因为特别无能,经济学家阿尔钦所说的“偶然因素”,也就是运气。成功靠能力,也要靠运气。随机过程是自然界的根本所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随机性,也很少想过随机性。其实随机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
本书中有一章讲拍电影能不能大卖,完全是不可预测的,甚至是变幻莫测的。列纳德·蒙洛迪诺引用了制片人威廉·戈德曼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戈德曼并不否认,一部电影的票房表现确实是有原因的。但是他强调这些原因实在太复杂了,而且从项目立项到周末正式上映,这条路非常艰难曲折,会受到很多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而且很容易遭受挫折,以至我们想要靠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猜测一部尚未杀青的影片的未来票房表现,还不如抛硬币更靠谱。
列纳德·蒙洛迪诺接下来又讨论了随机性因素对棒球选手击球成功率的影响:
击球的任何结果,也就是击球成功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击球手的能力,但是也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球手的健康状况;风速,阳光,或者夜晚看台的灯光;球手接到的投球质量;比赛的进展情况;他是不是猜对了投手会怎么投球;他挥动球棒时手眼协调是否完美;他在酒吧里遇到的金发辣妹,是不是让他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结果他早上困得起不来;早上吃的墨西哥肉酱芝士热狗配蒜香薯条,是不是让他吃坏了肚子,他比赛时想吐,想拉肚子。如果不是有这么多根本无法预测的因素,棒球击球手的击球成功率就会非常容易预测——他们不是每次击球都是本垒打,就是每次击球都是打不中。这就相当于学生考试,不是次次满分,就是次次零分。
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影响最终结果,而且在所有领域都是如此,其中很多因素是随机性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偶然和运气,所以结果根本不可预测。很多经济领域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肯定也是无法预测的。即使收入是稳定的,个人的消费倾向也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天气,战争,还有他们所在国家的足球队是否赢了世界杯(而这又受到足球打在防守队员身上如何反弹的影响)。一个公司可能发布财报,业绩增长,这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但是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的涨跌是不确定的,因为股价表现结果还会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竞争对手的业绩相对如何,中央银行是否选择本周加息或降息,这周公布盈利的股市行情是好还是坏。有这么多变量影响,我所关注的这些周期肯定不是完全规律的,所以它们不能被简化为可靠的决策制定规则。
举个例子。我在做高收益债,也就是垃圾债投资时,有件事让我特别烦恼。我做垃圾债投资20余年了,有段时间,流行这么一个观点:债券发行在接近期满两年时,往往会出现违约。如果事实确实如此,这个观点就会非常有用。这样,想要避免债券违约,人人都能做到了,我们只要提前卖出所有发行之后快要期满两年的债券就行了,然后再把那些发行之后熬过两年还能存续下来的债券买回来。(不过,这条避免债券违约的妙招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你的交易对手也不傻:到了接近两年的那个危险的日子时,市场上的买家愿意出多少钱来买你的债券呢?既然每个人都知道,接手即将发行期满两年的债券会承担很大的违约风险,谁还会去出高价买入呢?而过了两年这个危险期之后,你要买回这些债券又必须付出多高的价格呢?你要买,别人也要抢着买,结果肯定会比你买入的价格高出很多。)
也许,一大批发行后期满两年的债券发生了违约,这正好符合上述那个非常流行的说法。但是巧合关系与因果关系有非常大的不同。这个现象可靠吗?它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将来会重复发生吗?我应该在这上面下赌注吗?具体来说,整个高收益债的历史不到20年,这让我产生怀疑,我们的经验和样本规模,是否足以使我们判断这个说法的可靠性。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个所谓的发行期满两年就会违约的规律,不是基于严谨的思考,而是更多地基于人性渴求简单有效规则的一厢情愿,因此人们很容易没有真实可靠的依据,就凭空做出推断。
我认为,人们应该认识到,债券违约受到范围广泛的众多因素的影响,就像导致棒球球手击球成功或者失败的因素很多一样,绝大多数高收益债的违约,其实与其发行之后的存续年限毫无关系。把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倒过来说,而且用在这里非常合适:历史的过程会重复相似,但是历史的细节却不会重演。
~~~
我坚定地相信,市场将会继续上涨和下跌,而且我想我还知道,为什么以及什么因素导致上涨和下跌是近在眼前的,还是相对缓和的。但是我永远不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市场什么时候会涨或者什么时候会跌?市场上涨或下跌还会持续多久?市场涨起来有多快或者下跌得有多快?什么时候市场会反转回归中心点?它们会向相反的方向持续运动多久?其他很多方面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不确定性。
~~~
我发现承认自己的无知,反而让我相对于其他大多数投资人有了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其他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不太懂周期,也不留意周期以及这些周期启示我们接下来应该采取哪些合理行动。我所说的这种巨大优势,也许每个人都能获得,有了这种优势,对于我来说就足够了。我和同事们能让橡树资本在过去20多年中的投资业绩大幅领先市场,获得跑赢市场的巨大业绩优势,其根源就在于拥有这种理解周期的巨大知识优势。这些关于周期的知识和经验,正是我在本书中想要传达给你的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