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晚上捡粪的故事(淮南生活随笔捡狗粪)

-

农村人晚上捡粪的故事(淮南生活随笔捡狗粪)(1)

进入初冬,又该是我捡狗粪的时节了。

我们小区办公室旁边挂了个“优秀住宅小区”的牌子。实话实说,每次看到它,我都替管理者脸红——它应该改成“脏乱差住宅小区”才对。小区内垃圾遍地,塑料袋乱飞,最令人不堪的是,这儿成了狗的乐园。狗儿们是可爱的,但狗儿们拉的屎让人爱不起来呀。路边上,路当中,草丛里,广场上,到处都有一堆堆各色各样的狗粪!尤其是小广场四周的草丛里,锻炼的大人,玩耍的孩童,一不小心,就会踩上一脚,让人气恼郁闷。突然有一天,我来了“灵感” ——我房前院后种的果树和蔬菜,正需要肥料,我何不把这些狗粪捡起来,沤成农家肥?

从去年冬天起,我就开始在小区内捡狗粪了。我一手提泥斗,一手拿把锹,低着头,两眼目不转睛探雷器似地四下找寻“地雷”。这情这景,突然让我想起了一句歇后语:“粪扒子摇头——找死(屎)”嗨,简直形象极了!不是亲自捡过粪的人,不可能写出这样生动的语言!还有一句也与粪有关,叫作“万岁爷的茅厕——没有你的份(粪)!”越想越觉得有趣可笑。一边想着,一边窃笑,一边四下张望,寻找狗屎。这时我一门心思只想能尽快捡满一斗,早点回家,不想有人招呼,与人搭话。嘿嘿,有道是“要啥缺啥,怕啥来啥”,就是有人热情礼貌得不行,非要跟你主动打招呼:“哟,张老师,您在积肥哪?”“嗯,狗屎作肥料,好着呐。”有的说得比较中听:“张老师您这是在做好事,既积了肥,又净化了环境。一举两得。”这话说出了我的真实想法,听得心里暖暖的;有一位说的就让人噎得慌:“嗨,张老师,你这是在开辟第二职业呐!”还有一次,有位老几竟然喊道:“捡狗粪的,快点过来,这边狗屎多!”嗨,他老兄真可以,上下嘴唇一碰,就把我的“第二职业”给转正,成了专职“捡狗粪的”了!心里这么想着,嘴上还得打哈哈,一笑了之。他说他的,我捡我的。捡满一斗,回家!就这样,一冬天捡了三大堆。还别说,后来我发现,小区里的狗屎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捡了。原来有人也悄悄地当起了“捡狗粪的”,我起初的那点尴尬也随之烟消云散了。记得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有人把世人分为损己利人、利己利人、损人利己、损人损己等几类。能损己利人者是品德高尚的人,损人利己是道德败坏的人。我大约算得上是利人利己者一类,譬如捡狗粪。既然如此,也就心安理得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捡粪在中国农村可谓历史悠久。几千年来,有哪个农民没捡过粪?记得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粮食凉屎。粮食就是凉屎,凉屎就是粮食。乍一听,感到又荒谬又埋汰,让人反胃。细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在农民的理念里,人要活命,就要吃粮食;人吃了粮食,就要拉屎。屎尿撒在田里,又会长成庄稼。所以农民们又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所以农民们把粪肥看得重之又重。在南方的一些农村,过去的农民家家门前一个粪堆,屋里一个尿桶,肥水绝不外流。北方的农民则都有清早捡粪的习惯。相传“西安事变”时,蒋介石飞到西安,这对身处偏远地区的陕北农民来说可是头条大新闻。农民们坐在一起议论纷纷。一个说,听说蒋委员长来西安了,那委员长可就是当年的皇帝老爷子!一个说,我要能当上委员长就好了,我一定天天都喝碗红糖茶!另一个说,我要是当上委员长,我就下个命令:全村的粪只能由我捡,别人谁也不准拾!看看,在那位朴实的农民心里,捡粪是多么重要、多么荣耀的事啊!

(撰稿:张瑞安)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号“八公山视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