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

提起曹仁,舆论一直以来都是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原因无他,无非是罗贯中的一本小说《三国演义》,在很多人的心中给他烙下了一个常败将军的印象,可就是这个却偏偏是曹魏最受重用的一员将领。这自然是让人极为矛盾,与想不通的。

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曹仁的到底被黑到了何种程度?用一个不敢相信和触目惊心来形容是再好不过。起初,大家除了知道曹仁是曹操的族中兄弟,好像也没什么名头了,一直都是跟在曹操身边,虽然偶尔出场,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传话跑路的龙套角色,不带兵,不单挑,根本名头多大的存在感

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1)

曹仁像

曹仁大频率出现在世人眼中,就是在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统一北方开始南下之后。这个时候的曹仁开始了他独自领军的时代,可这个独自领军这个事情对于曹仁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完全没有让他利用这个统帅的职务打出一些特别牛逼的战役来一举提高自己的名气,如张辽守合肥之战,徐晃解樊城之围,张郃街亭败马谡之功等相似的结果。曹仁反而是屡败屡战,一发不可收拾

现实首发率军攻打当时还驻扎在新野小县的刘备,摆出来一个看上去特别牛逼的八门金锁阵,殊不知被徐庶轻易识破,反而把他打了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大败之后,更是被刘备一路追到了他的大本营樊城,最后樊城也丢了,差点没脸回去见曹操。

后被做先锋,跟随夏侯惇大军再次杀到新野时,好家伙,这时候上次大败他的徐庶是不在了,却出来了一个更厉害的诸葛亮,一把火,又烧了他个遍体鳞伤,乌烟瘴气,总之就是损失惨重。

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2)

三国演义插图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以武力南下,只得以信得过的将领守住扬州和荆州已有的城池,这时候曹仁再次被曹操委以重任,镇守南郡。后惹得东吴周瑜亲自来攻,这也可以看出曹仁还是有点实力的,必须的周瑜这个江东第一个人亲自出马,前期双方本来还打的有来有回,甚至曹仁使用计策诈败周瑜,来了一个瓮中捉鳖,大败了周瑜,甚至一记毒箭射中了周瑜这个江东核心。可惜的是,周瑜中箭,不憎翻笑,直接玩了一场高明的将计就计,利用自己的赏识曹仁的实力,趁着曹仁几乎要带上自己手下的人出去潇洒潇洒的时间,一个反攻计,回马枪就交代了这一局大戏收尾,杀得曹仁再次丢盔弃甲,丢城丢军,狼狈而逃

襄樊之战中,守卫樊城、襄阳。一开始虽然守的也算是十全九美,完全没有什么大的纰漏。硬是没想成,被关羽用计勾引出了几乎铜墙铁壁的襄阳城,一下子就被关羽给打了个七零八落,四散而逃。不得不逃到了另外一个樊城在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手底下的军队嘛,十不存一。但曹仁这家伙确实擅长防守,还硬是死死的守住了,居然拖到了曹操派来的援军到达

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3)

曹操剧照

可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却备受曹操重用。曹仁受曹操重用到了什么程度?据说因为他在征战中所表现出过人的勇敢和智略,使得曹操都差点舍不得把曹仁派出去用作一郡太守,而是将其留在身边,让曹仁统领曹操麾下所有的骑兵。原因无他,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全几乎都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毫不客气的说,罗贯中老爷子,给这位曹氏大将的名头,造成了极大的抹黑,差点就成为了千古污名

曹仁一直以来都是曹操那边最让曹操放心的将领。他独当一面,有大将之才,哪里会是《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个废物样子。《三国志》里的曹仁,从追随曹操开始,就一直屡立战功,素有韬略,打起战来,胜多败少。当之无愧是曹魏的宗亲将领中的第一名。

当然,之所以要强调是"宗亲将领",是有一个极大的原因。曹操手下的武将有一个严格的派系划分,那就是外姓和宗亲之分,外姓大将以五子良将为代表人物,而宗亲将领就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内部人员。曹操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因为父母当了曹家的样子,所以也成了曹家的后人。

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4)

不得不说,任何社会都是靠关系说话的,从古至今,一往而是。虽然曹操十分爱才,对于有功之将也会大肆封赏,但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曹魏政权的兵权,从始至终始终是牢牢把控才曹姓和夏侯姓将领的手中,就算是最后的司马懿,在曹真活着的时候·都要被曹真压一头。所以曹魏军队的情况就是,外姓以张辽、徐晃等为首的武将,因为战绩显赫,封邑常常有几千户,但是手下统兵却极少,张辽坐镇合肥时,作为坐镇一方的大将,手底下也仅仅只有7000人马,于禁作为五子良将中统兵规模最大的人,也只有襄樊之战的一次四万人。而夏侯惇等宗亲将领不用去看战绩,都往往是统领诸军,一方督帅的人物,五子良将等外姓将领,几乎都只能做为他们手底下的先锋官,单挑人使用,比如定军山之时,明明张郃的军事能力和战绩都要比夏侯渊好看,依然只是听命于夏侯渊的一个副将。

当然,虽然同为"宗亲将领",曹仁却完全不像夏侯兄弟那般没用。在时局动荡的汉末年代,曹仁一开始完全是凭着自己拉起了一支一千人的队伍,自己就是一个小军阀。后来因为曹操起兵,作为弟弟的曹仁,便带着自己的队伍归属了曹操。

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5)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堂弟),因为曹操的爷爷曹腾的关系,他们曹氏一族在当时也算是家世显赫。在时局动荡的汉末年代,曹仁也拉起了一支一千人的队伍,成为了一个小军阀。后来曹操起兵,作为弟弟的曹仁,便带着自己的队伍归属了曹操。当然这时间投奔的也包括夏侯东西,不过史书对于夏侯惇等人的战绩都避而不谈,包括小说也只有几场武将挑战的记录,却唯独记载了曹仁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素有建功,甚至坐守一方,功勋卓著。与其他中看不中用的"宗亲将领",一拉开战绩全是水淋淋的情况不一样,曹仁所表现出来的勇略,是名副其实的

在曹魏基业建立之后,曹仁俨然已经成为了曹军坐镇一方的顶梁柱,他在哪个地方镇守,哪个地方就就几乎固若金汤。哪怕是襄樊之战,兵力寡薄。关羽大起荆州之军,浩浩荡荡,水淹七军,其实也并没有拿下襄樊两城中的任何一城。三国第一守将,当之无愧。

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是谁(演义中屡屡被黑的曹仁)(6)

后因为功勋卓著,更是被加位为曹魏大司马。这大司马是何职位?乃是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就是后世所谓的",现代的"武装部队",总管曹魏天下兵马,这权利,估计实权比皇帝也差不了多少。

《周礼》以大司马为之长。"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

曹仁此人不仅勇力过人,而且富有智略。无论是从战功、能力还是品行上来讲,曹仁都是曹操麾下宗亲将领第一人,也难怪如此受曹操重用,《三国演义》再怎么抹黑,也改变不了历史事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