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首关于成都的诗,拉开了成都儿童团与散花书院联合开办的“少年作家”暑假研学营的序幕。在朗朗读诗声中,一场关于写作、关于成都的文学探索之旅,徐徐展开。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2)

说到写作,我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遣词造句,但其实,如何切入主题、如何发散思维、如何将作文写出新意,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为期4天的研学之旅,导师们就从四个不同维度,带大家发现更多的创作可能与灵感,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3)

● 从与成都关系紧密的诗人杜甫着手,在杜甫笔下一首首语言简洁、妙笔生花的古诗中,还原古代成都的样貌,了解诗人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

● 通过了解史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先贤英雄的事迹里,在祖辈血脉与文脉的传承中,破译甲骨文,学写甲骨文和制作甲骨文拓片,摆脱传统枯燥的历史学习方式;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4)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5)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6)

● 在老师的带领下,行走在玉林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中,发现藏匿在社区、街道的成都古风建筑,找到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区别于现代建筑的独到之处,用笔记录下美的瞬间;

● 以人物故事为切入点,听三国,品三国,还原三国氛围,感受三国文化,再改诗为文,创作练习,充分锻炼写作能力与水平……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7)

强大的师资阵容,也是本次“少年作家”暑假研学营的亮点之一。

本次参与现场指导授课的导师中,有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川文学特别奖的成都市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廖小琴主席,以及专注于城市微观历史及历史影像研究,著有《成都街道漫步手记》和《影像里的成都》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冯晖主席等。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8)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9)

在他们看来,把文学将给孩子们听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授课,让孩子们爱上文学,发现文字的魅力,在创作的海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周啸天教授认为:“诗词文化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美育。它教人读诗、爱诗、懂诗,成为有趣味的人,心智健全的人。因深谙母语的魅力,从而增强驾驶母语的能力。”我们平时熟知的唐诗宋词,在他的讲解剖析下,呈现出了一幅诗人当时的创作背景图,孩子们沉浸在其中,与诗人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0)

“写作和文学,会让孩子们的心灵最大限度地保持灵活和自由,感受自我和世界,发现日常里的神奇、有趣、诗意和美,让他们拥有向上生长的力量,最终使得整个生命变得丰富和饱满,避免变得庸常。”如何爱上写作,是廖小琴主席课程中的最大亮点。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1)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2)

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题材与灵感;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影响作品的重要因素。廖小琴主席倡议大家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她说:“亲近自然,热爱生活,阅读经典,朗诵诗词,写好日记,大胆想象,动手创作,就是提高写作最好的秘籍。”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3)

生活在成都,你是否细心观察过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是否了解成都的历史底蕴以及它特有的风俗及文化?带着这些问题,冯晖主席与孩子们开启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探索之旅,走进成都的街巷,切身感受着属于成都的那份烟火气。在他看来,街道是了解城市最好的切入点。观察日常生活和街头的细节是重要手段,街头拍摄,街头踏勘,街头交流等都是重要的方式。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4)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5)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6)

4天的文学发现创作之旅结束了,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好奇心永不止步。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能通过这4天的收获,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成都,发现成都之美。

了解成都儿童团更多活动,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成都儿童团-樱桃老师”微信,进行咨询。

▼▼▼

歌颂成都的七言诗词(赏成都街道品成都诗词)(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