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初心(管理者如何寻回)

管理者如何寻回“初心”?

导读: 不忘初心,其实质之一就是回归本质,回归初衷,找回最初的目的或是目标。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管理者的初心(管理者如何寻回)(1)

01

你的考核指标是否“蒙蔽”了初心?

企业最重要的主业莫过于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以实现目标。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很多企业都在采用KPI,即关键绩效指标,用以考核和管理下属组织及员工。

在一定发展阶段,KPI考核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动态情况。KPI是企业管理驾驶舱中的仪表盘,让你时刻知道组织的运行状态。

但是,KPI也有其局限适用性,导致一些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唯指标论、唯KPI论,死盯仪表盘中的各类指标,常常忘记给手中的方向盘调整方向。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路,时间一长,企业的发展方向完全可能已经跑偏了。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好目标与指标的关系,以避免迷失在各项指标当中,从而不再走向混乱呢?

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应了解清楚目标与指标的概念: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指标则是衡量目标的方法,同时也是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

其次,管理者应该竭力做到,用“指标”来展开“目标”,用“目标”来统率“指标”——这很好地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法,没有指标的目标是空洞的,没有目标的指标是盲目的。

最后,目标即“初心”,就如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98年后,有意识的“寻回初心”。企业也应如是,无论发展的规模有多大,无论基业有多宏伟,始终不能忘记企业为何而成立,需要有意识地、阶段性地回望初心,找回企业最初设定的目标与方向,不断地审视永不停歇的脚步下方,是否还是当初那条梦寐以求之路。如果已经偏航,就及时回正“方向盘”,确保企业的运行轨道不跑偏。

管理者的初心(管理者如何寻回)(2)

02

静能生慧,决策时不妨进入“禅定”状态

此外,企业管理者“寻回初心”,或许也能从中国古代先贤那里找到答案。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总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

还有个成语“宁静致远”,意思是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明确目标。企业家,要学会通过“静”,实现自我“静观”,让自己从众多的指标、繁杂的信息中抽离出来,以更高的角度俯视整个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回归本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当年家训的一番话,放在当今尤为适用。希望广大企业领军者拒绝引诱,拒绝干扰,不再过分专注于外物,决策时不妨让自己进入“禅定”状态多方思考。

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

管理者的初心(管理者如何寻回)(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