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

起跑线上的无奈

文/李立民

起跑线,就是操场跑道上的起始地点,也是体育场地上专用名词。凡是以时间计算比赛成绩的项目就叫竞赛,不管是短跑还是长跑,比赛起点都划上不同差距的起跑线。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1)

本是田径场地上的一条标线,不知道从何时起,把起跑线跟教育教学撤到一起。从此,正常的教育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出于校外培训机构利益既得者的权谋,以高明的煽情技巧,最具诱惑力的汉语言文字,推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具有强烈而持久的震憾性。令千古文人竞折腰。一句话,把所有学生、家长、教育工作的从业者,推向教育市场化恶性竞争的漩涡。教育的评价体系更是火上浇油。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职称,唯名校等许多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此,教育再也没有消停过。

家长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成天忙在接送的路上。学生是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课内课外,不分节假日,一哄而上地在起跑线上死死地挣扎。老师是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全民焦虑。唯有培训机构,如沐春风,坐收渔利。家长的钱包空了,孩子的童年没了。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毁在起跑线上。学业未成,身体每况愈下。小胖墩,豆芽菜,近视眼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标配。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2)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识文断字的人恐怕不会不知道。但是现在,教育在一些“能人”眼里,就是靠打疲劳战,靠刷题。时间越长越好,题做得越多越好。古时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警世名言,今有“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翻版,不知道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孔子将人的成才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为人杰;学而知之者为人才;知困而学者为人物;知困而不学者为蠢才。因为人的先天智力因素是有差别的。总不能把一个傻子跟一个高智商的人相提并论。教育心理学也明确告诉教育工作者。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想赢在起跑线上。

纵观近几年的教育现像。未出生就进行胎教,幼儿园到中小学生,大学生,无一例外的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所迷惑。拥挤不堪的起跑线上,上演了划时代中国教育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

所有的人都被“内卷”,不光是学生,一家几代人站在起跑线外,不是送孩子去培训班,才艺班的路上,就是等候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门外。一个个家长,学生既是教育乱象的追随者,又是受害者。唯恐输在起跑线上。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3)

婴儿未出生,就开始躺在宫内的起跑线上。挺着大肚的宝妈们,被早教机构的小姐姐们一旦盯上,小心你的钱包。传单不停的发,电话没完没了的打。好听的话应有尽有。早教坚持了几个月,没感觉到有天才将要出生。钱花出去了,心理上也满足了。预产期将到,满怀信心地期待一个接受过胎教的宝贝问世。但是,忽略了人的智力因素与遗传基因的关联。至于有没有效果,她们知道。

等孩子出生以后,继续接受神话般的早教。一到三岁,该上幼儿园了,一边上幼儿园,一边报班学才艺。幼儿园的属性不同,公办园似乎没太大的自由,要按教育政策规定进行教学。而民办园就不一定能听教育部的话,明里暗里也要进行小学化的教学。彻底搞乱了小学一年级的起始教学。有些学校更是拦腰砍,茬口提得很高,结果是基础不一,家长反倒认为幼儿园就应该识字算数。再一次把幼儿教育搞混。信息社会,多元社会,在教育问题上,全民都是”教育家”。杂音不断。每个人一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歪理是一套一套的,盖过了教育部,新华社,人民网的呼声。偏离了正确的教育教学轨道。让人感觉现在的教育把魂丢了。六神无主。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雾里看花。

幼儿园还有更损的奇葩事,城市没有发现,在农村,幼儿园的校车有限,最早一班接孩子的校车,早上六点多钟出发接第一批孩子,特别是冬天,天还没亮,把娃从昏昏欲睡中接上车,迷迷糊糊的拉到幼儿园,等到一车又一车接回的孩子,已经八点左右。可怜的孩子,自从踏上起跑线,再也不会有幸福的童年。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4)

“剧场效应”在教育领域不断上演,就是大家在剧院看戏的时候,本来都是坐着看戏,相互不挡别人的视线。也都能看清看好。一但前面有些人不遵守剧场秩序,第一排人站起来看,随后,第二,第三排的人都站在凳子上看,整个剧场的人一个比一个站的高。结果大家都没看好,看得更累。何必何苦?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弹性范围内,一根弹簧能拉伸或者压缩多少。拉得过长,可能再也复回不到原位。压到尽头,可能失去弹性。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学习成绩的好歹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假设把一个普通人和飞人刘翔安排在同一组比赛,普通人必败无疑。所以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具有极大煽动性和蛊惑性。

为了能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血本,除了跟风就是攀比,学校除了分数就名次,学生是夜以继日,课内,小学生没完没了的作业。有些学校,要求中学生,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9点多离校,回家后各科作业堆积如山。睡觉一般在11点半到12点。(笔者孙子就深受其害)这样没有人文关怀的时间表,是七尺汉子也难以招架。

睡眠严重不足。仔细一算,睡眠也就六个多小时。课外双休日,节假日,又进出各科培训班。过度的,无意义的作业,是压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视力下降。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已经不是一个半个,而是相当一部分。有个成语叫:“万变不离其宗”,课内课外的教育教学,能不能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下点功夫,把方法教给学生,一味地把作业量加大不符合科学性原则。究竟是吃了石头还是吃了秤砣。题永远都做不完。过度的教育消耗,靠熬时间,靠超量作业,能否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有热衷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们,是不是该扪心自问。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5)

《论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不如乐观学习的人。搞教育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某些教育行为,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学生的身心经常处于一种压抑状态,疲惫不堪。写作业写到手抽筋。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安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也不让学生出教室,怕出安全事故,这就叫精细化管理。弱弱地问一句,还有人性吗?

有一首歌曲的名字叫《童年》,其中有几句,过来人不会陌生,……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就是心灵深处的呐喊。可惜,幸福的童年回不去了,被起跑线代替,被作业挤占,已经成为万千孩子的奢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成为过去时。教育的起跑线上,窗外的风景,墙外的繁华,七嘴八舌的噪音,做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学不完的才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90年代以前的教育是放养,到2000年以后,学校,家庭的教育是圈养,封闭化,军事化的管理。家长陪送陪读,老师丝毫也不敢懈怠。孩子犹如监外执行的犯人,失去了人身自由。

针对学生负担过重,政府接二连三的出台政策,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人嘴是软的,舌头是扁的”,反正都能说,减也不对,不减也不对。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每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即是赢在起跑线上,也可能会输掉未来。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6)

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曾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里的“野蛮”是指强健的体魄)意思是人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一旦身不存在,何谈其他。“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无体皆无德智也”。可见,教育首先是立德树人,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

物极必反,教育乱象丛生,教育负担过重都是人为造成的。当一种社会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出手治理教育生态,整治校外培训市场,教育部出重拳,减负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新华社连发三评,集中为教育减负发声。教育问题已经引起高层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两办发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正确的教育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育“内卷化”。所谓“内卷”被称为“凡人版的军备竞赛”,相互“内卷””,相互消耗,“内卷”的近义词就是内耗,任何无实质意义的内部消耗。“内卷”在教育领域,则意味着白日化的竞争,无意义的消耗,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像陀螺一样不断地抽打自己。让自己空转。消耗精力,才知还有青春年华。结果适得其反。弄得所有学生在起跑线上狂奔。人人为之疯狂。多少学生在起跑线上马失前蹄,何谈冲刺撞线。依然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达到预期的目的。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7)

教育焦虑已经病入膏肓,人人自危。人心惶惶,目前制度也阻挡不了起跑线上的狂热,补课依旧,作业更多。无奈的起跑线,能否打造出未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拭目以待,静观其变。

2021.4.18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起跑线上的无奈)(8)

作者简介:李立民,《富平人》特约撰稿人,文学爱好者,宫里退休教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