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花满蒲津渡(洋紫荆春风涂粉黛)
洋紫荆是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特有的花城印记。每年三四月份,广州大街小巷、道路两旁,粉黛枝头,花团锦簇,粉色的花朵随风摇曳,挂满枝头。“北有武大樱花,南有华农紫荆”。华南农业大学的紫荆花可与武汉大学的樱花相媲美,因春季赏花人太多,一度引发学校预约管控入校赏花的游客。
洋紫荆 何清 摄
洋紫荆,别名宫粉紫荆、羊蹄甲、红紫荆、红花紫荆、弯叶树等,为豆科羊蹄甲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南部,印度、中南半岛亦有分布。花美丽,略有香味,花期全年,3月为盛花期。
洋紫荆生长快,为良好的观赏及蜜源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中广泛栽培。其木材坚硬,可作农具;树皮含单宁,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叶和幼果可食。
粉黛枝头 何靖 摄
酷似羊蹄甲
羊蹄甲属植物约300种,为乔木、灌木或攀缘藤本,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47种,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
该属属名Bauhinia,为林奈以兄弟同心之意用以纪念瑞士裔法国植物学家Bauhin兄弟,因其叶片酷似羊蹄走过的脚印,中文称其为“羊蹄甲”。其叶片单叶,全缘,先端凹缺或分裂为两裂片,有时深裂达基部而成两片离生的小叶。西方人看到其貌似兰花,形态优美,且容易培植,最初将其喻为“穷人的兰花”。香港、广州地区广泛栽植的羊蹄甲属乔木有3种,分别为羊蹄甲、洋紫荆和红花羊蹄甲。
羊蹄甲 陈勇 摄
计划将紫荆花打造成广州新名片
洋紫荆是目前南方最受欢迎的羊蹄甲属植物。由于它的花朵颜色像古时妇人化妆用的“宫粉”,所以洋紫荆被很多人称之为宫粉紫荆。近年来,广州计划将紫荆花打造成“主题花景观”,成为广州的名片,让广州成为“宫粉紫荆之城”。在广州,除了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5000多株洋紫荆,还有临江大道等许多地方均已成为欣赏成片紫荆花海的网红打卡胜地。
洋紫荆 陈勇 摄
洋紫荆的花序较短,花朵显得很紧凑,花朵颜色非常丰富,从淡红色至紫红色都有,花瓣颜色饱满鲜艳。洋紫荆有5枚可育雄蕊,这是区分它与羊蹄甲的主要特征。
秋冬盛开的羊蹄甲
羊蹄甲属家族中,羊蹄甲又名“紫羊蹄甲”。它的羊蹄状叶片先端两裂,分裂可达整片叶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花淡红色至紫红色,花瓣边缘常常有褶皱,每朵花只有3枚可育雄蕊,这是该种最明显的特征。每当9月~11月秋冬相交之际,其率先进入盛花期。
在羊蹄甲三姐妹中,其花色、形状及褶皱的花瓣均不能称之为惊艳,但其花落之后,可以立马结果。冬季的羊蹄甲枝头上,往往可以看到花朵仍在开放,还挂有豆荚状的果实,花与荚果并存,亦颇为壮观。
红花羊蹄甲 陈勇 摄
香港“紫荆花”名扬海内外
羊蹄甲或者紫荆花之所以出名,要归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紫荆花”。我们常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紫荆花”(1955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编写的《广州植物志》,称其为红花羊蹄甲;1967年香港市政局出版的《香港树木》中,称其为洋紫荆)应该命名为红花羊蹄甲,是羊蹄甲和洋紫荆的杂交种。通常不结实,只能通过插枝、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繁育。与洋紫荆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一般不结实,花朵大而艳丽,中间1枚花瓣基部呈深紫红色,能育雄蕊5枚,其中3枚较长。
1880年,一位来自法国的神父在香港偶然见到了这种植物,他将枝条带回去插枝栽种,居然种活了。后来,这种开花灿烂的羊蹄甲属植物,迅速成了遍布香港的行道树。1965年,红花羊蹄甲正式被定为香港市花,从此被人们所熟知。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作为区花的它更是名扬海内外。
花落满地 何清 摄
1990年3月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征集评比揭晓,青年画家肖红设计的紫荆花和五星创意被采纳,后经整合设计成为香港区旗、区徽的中心图案。其寓意深刻,象征着香港同胞热爱祖国,祖国内地与香港和睦相处、骨肉情深。
(作者简介:马海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保护与应用微生物研究。孟诗原,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选育研究。陈勇,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林业和观赏植物选育研究。)
来源:学习强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