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会渐渐衰落(面积最大的楚国)
纵观楚国发展的历史,起步可谓是艰难。原本与华夏民族有着共同祖先的楚人,因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被迫迁徙,与“荆蛮”毗邻而居。日子一久,楚人也就成为了“荆蛮”, 为中原王朝所轻视,是文化落后的族群。
哪怕是讨伐纣王,立下汗马功劳,周王朝也没有认可楚人,授予楚人首领鬻熊爵位;直到公元前1027年,周成王赐予熊绎子爵的爵位,标志着楚国正式建立,至公元前223年负刍(刍读音chú)亡国为止,楚国立国800年。
鬻熊
根据学者的研究,楚国历史可以划分为:崛起期、争霸期、争雄期。其中争霸期从楚武王公元前741年开始执政起,至楚昭王(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89年在位) 止,约为250年。这一时期,在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等数代楚君带领下,继续征服周边少数民族的同时,楚国开始向北发展,染指中原,并在楚庄王时期,国力达到顶峰。
盛极必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楚庄王去世后,老对手晋国趁机,在鄢陵之战击败楚国,原楚国的附属国纷纷投靠了晋国;楚国国内,王族和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最后大打出手,导致了内乱,人才纷纷外流。楚庄王之子楚共王时期,申公巫臣因与楚国王族的矛盾而流亡吴国;申公巫臣为报复楚国,教会了吴人车战,加之为进一步削弱楚国,晋国对新兴的吴国,进行“重点扶贫”。
此消彼长之下,吴、楚两国差距逐渐拉大,至楚昭王执政的公元前506年,孙武率领吴军攻入了楚国都城郢,楚昭王灰头土脸地逃往随国,最终在秦国的干预下,才得以复国,史称“吴师入郢”。
吴师入郢
楚国带着伤痛进入了战国。一般认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三家分晋,是战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楚国此时进入了楚惠王时期,也是楚国的争雄期,即公元前488年起,至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止,共约265年。
楚惠王延续了楚昭王中后期的做法,楚国得以慢慢复苏;楚悼王时期,任用吴起进行变法,楚国实力大增,直接表现在对外战争中,“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时间声威大振,诸侯都惧怕楚国;到楚宣王、楚威王时期,往西,楚国势力到达了巴蜀地区;往东,杀了越王无疆,兼并了吴越之地。此外,楚国还夺得了魏国的睢水、江岁水之间地区。
楚王世系
楚威王于公元前329年逝世,此时正值战国时代(公元前453年—221年)的中期,也即是说进入战国中期,毫无疑问,楚国是诸侯间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在国际间,按照学者的横向比较,因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导致了马其顿帝国的迅速瓦解,楚怀王(楚威王之子)执政初期的楚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那为何楚国又给人,大而不强的印象呢?其中很大的责任,应该归咎于楚怀王。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凡事都有例外。一生立志恢复楚庄王往日荣光的楚威王,的的确确生了“犬子”楚怀王。总体上来说,楚怀王的整体素质是非常低下的。
首先是无识人之明。秦国数代国君坚持重用优秀人才,使得秦国一跃成为超级强国;反观楚怀王时期,楚国国内也不乏人才,宗室屈原便是一位。只不过,屈原屁股还没坐热,便被楚怀王撸了,倒不是屈原施政方针不对;相反正是因为屈原切中楚国时弊,从而触犯了楚国保守贵族的利益。
当时还有三位名气相当大的客卿,陈轸、惠施、田忌来到楚国:
- 陈轸入楚之前,与张仪一道辅佐秦惠文王;但秦惠文王偏好擅长奸诈手段的张仪,陈轸只得另谋高就。公元前313年,与张仪实力相当的陈轸,便识破了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诈楚”的诡计,楚怀王没有采纳;
- 惠施是庄子唯一留下名字的朋友,名家(搞逻辑思维的派别)的代表人物,曾经担任过魏惠王时期的相国,主张联合齐、楚,对抗秦国,但失败了,迫于秦国的压力,惠施被魏惠王免掉了相国一职。辗转来到了楚国的惠施,依然没有得到重用,让楚怀王送回了老家;
- 典故“田忌赛马”的主角田忌,因受到齐相邹忌的排挤来到楚国。和惠施一样,田忌没有来对地方,在齐国使者的唆使下,楚怀王将田忌分封到江南,等于禁锢起来。放着人才不用,楚怀王倒是宠幸信靳尚、子兰以及妃子郑袖等人,搞得楚国乌烟瘴气。
庄子与惠施之间的故事
其次,重大决策频繁失误。秦楚两国曾因联姻,关系一直良好,当年“吴师入郢”,楚国还是在秦国的干预下,才得以复国。但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和纵,讨伐秦国;楚怀王不仅轻率地加入了和纵队伍,接受了“纵约长”的名号,等于公开与秦国决裂,破坏了秦楚交好的关系;关键是联军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接着公元前316年,或许是楚怀王出于愧疚心理,对于秦国进攻巴蜀,视而不见,任凭秦国兼并巴蜀之地。如此一来,秦国既得到了物产丰富、地形险要的巴蜀,以此作为基点,还可以顺江而下,直接威胁楚国国都郢。
都说情商重要,智商差点没关系,可楚怀王的情商与智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先是不听陈轸之言,中了张仪的诡计,六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一里都没得到不说,还破坏了楚齐两国之间的盟约。
丹阳之战
感觉到被羞辱的楚怀王,在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于公元前312年,仓促起兵,接连发动丹阳、蓝田两大战役,楚国是一败再败,其中丹阳之战,楚军被斩首八万,楚将屈匄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因缺乏史料,楚军在蓝田之战中的损失不详,但丹阳之战失败后,恼羞成怒的楚怀王,调集了全国的精锐,进攻秦国,可以推断,楚军此战的损失应比丹阳之战更为惨重。
楚怀王失去理智地“豪赌”,使得楚国精锐尽失,即便这样,楚怀王还对张仪念念不忘。当秦国提出用汉中郡的南半部分,换取黔中郡时,楚怀王竟然提出不要地,只要把张仪送来就成。
秦国之所以置换,一则是因为楚国手中的黔中郡易守难攻;其次一旦得到了黔中郡,秦国将在西南方,完成对楚国的合围。而楚怀王竟然答应了,只能说其退化到了“单细胞生物”的行列,是个缺心眼,缺到被秦昭王骗至武关,最终客死他乡。
在这么一位“IQ、EQ双绝”的国君手中,楚国发生了“断崖式”发展,数代楚国国君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加之此后的几位楚王,相较于楚怀王,更是“一山还比一山高”,热衷于声色犬马,到楚考烈王执政之时,大权落在春申君手中,而春申君又是个有名无实的货色。至此,楚国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荣光,最终于公元前223年灭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