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及其评析(古诗太雅欣赏不动)
提及古诗,我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孩童,应该人人都能吟上一吟。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静夜思》;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早发白帝城》;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赠汪伦》;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将进酒·君不见》;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琵琶行》;
- ……
一句句言语简单的诗句,读起来清新雅致,令人陶醉;一首首意味深长的古诗,吟起来更是海纳百川,暗藏神韵。难怪托·斯普拉特曾说:“诗歌是艺术的女王。”
但艺术并非人人能懂,正如古诗并非人人能赏一样。有人见到古诗总是不免一个头两个大的暗自伤神:“论起古诗,真不怪小生无能,实数它太雅,雅得欣赏不动。”
戴建业教授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故事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国人,尤其是青少年朋友,都应该熟读古诗,勤读古诗,爱读古诗。既然人们对古诗兴趣不高,认为难读难懂,那就想办法改良就好。
于是,作为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戴教授开始利用自己所学,所感,所悟对古诗词进行了全新研究和改编。你别说,他还真是“鬼才”,一首首隐晦难懂的古诗在他创作中变成了一节节妙趣横生,通俗易懂的段子;一句句颇具特色的“麻(城)普(通话)”,更是让无数人乐翻天,笑翻场。
B站上,他如同黑马破局而出,凭借着满腹经纶,扎实的文学功底及爆笑连天的“段子”语言,完胜无数人气网红,成为深受广大网友喜爱的“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视频累计播放量达到数亿次。
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他斩获榜首;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央视媒体争相报道,《人民日报》甚至评论他说:戴建业“红”得有理。
我用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以不负这本书的读者!——戴建业
这本《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是戴教授倾注自己40年心血研究,通过深入剖析我国20多位知名诗人和其们100多首经典诗作,向读者朋友们呈现了从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的胜景。他旨在引领人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让后人在与大诗人们“隔空畅谈”时,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情感,继而真正体会到唐朝时期的独有意境。
在书中,我们既能赏析到上官仪的风韵,陈子昂的风骨,王维的“诗中画意”,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白的豪放飘逸,岑参的奇才奇气,孟浩然的“佛性”,王绩的孤独,王昌龄的侠骨柔情,也能身临其境般的跟陈子昂“怆然而涕下”,与李商隐“一寸相思一寸灰”,或与杜牧一起“菊花须插满头归”……
诗词大会蒙曼嘉宾说过:“诗词三岁听有三岁的味道,六十岁听有六十岁的味道”。但跟着戴教授学唐诗,老少皆觉得毫无年龄差,一样酣谈淋漓,一样味道难忘。
01.是古诗,也是段子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小时候曾被爸爸要求着背下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年幼的他记下的是诗句,不解的是其意。
多年之后,他留学巴黎,异国的求学让他与家人的联系少至于少,但思念约越演越烈。直到某年春天,他走在巴黎街头,看到了一棵花瓣全落的树,不禁想到了那句《春江花月夜》中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此时,昔日的懵懂瞬间顿悟,那一刻,没有什么字比这句更贴切自己的心情了。
由此可见,古诗小到字词,大到风格,很多情境下都体现了作者的某种目的,可能是意境的描绘,也可能是情感的抒发。但无论哪种,都绝不会滥用词汇,盲目堆砌。
所以戴教授在创新古诗表达形式时,就保留了诗词的原汁原味,在保证本意不变的情况,以风趣幽默的段子形式将读者带入到历史场景中,让大家不自觉地在全面、周到、精细、生动的内容讲解中了解唐朝的世故变迁,读懂历史长河中的深蕴。
02.带风趣,也不失严谨说起“段子”二字,很多人觉得就是八卦的传播,“不正经”的调侃。没错,市面上,很多人为了博人眼球,的确将段子增添了很多“黑灰色幽默”元素。
但这本《戴老师高能唐诗课》却截然不同哦。它虽然也延续了戴教授网课上的幽默式风格,语言笑点不断;采用了戴教授和蔼可亲的处事方式,令人如沐春风。可他每首古诗的选取、解读,每个人物典故的论述,都是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的;所写字词也都是自己用严谨的学术姿态,经过深思熟虑后下笔而成。
“以点带面”的知识扩展,让人们可以很好地“知其然更知所以然”;“综合对比”的差异化表现,则可以助力读者的理解和记忆,让大家秒懂、妙懂唐诗,继而真正实现“过目不忘,诗留心间。”
03.版精美,享受感拉满既然世人皆知古诗美,那么自然“好马配好鞍,好书配好版。”
这本书封面烫金,专色的设计尽显唐诗的高雅经典;内文80克柔软有质感的双胶纸,让其古韵味十足。整书的装帧设计也是字体间距适宜,版面舒适雅致,不管是自我赏读品味还是馈赠亲朋好友,都是值得阅读和珍藏的不二之选。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词就在那里,生生不息千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诗就在《诗经》中崭露头角。数千年以来,很多古文化已悄然不见,但诗词的地位却逐渐上升,尤其近几年,国内甚至掀起了一阵“国风”热,无数人重拾诗词,重忆经典。
最后,愿你有事没事都能读读古诗,用诗词点亮你看似平淡无奇且黯淡无光的日子,在词句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品味人间的幸福。
(本文完,图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拾月屿,愿与您生活,聊共鸣,同成长,看人生。欢迎关注~
#天天古诗词##唐诗##戴建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