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由来(节令之美惊蛰惊蛰雷动)

来源:新华社

春雷乍响,万物生长。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天气转暖,蛰虫惊醒,迎来“九九”艳阳天。惊蛰节气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春雷惊百虫”?气象、农业专家为您揭秘。

二十四节气惊蛰由来(节令之美惊蛰惊蛰雷动)(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江晓东介绍,所谓惊蛰,字面意思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这里涉及两个要素:雷和虫。

从气象特点看,惊蛰前后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其他地区平均气温都回升到0摄氏度以上。此时土壤温度升高,伴随着暖湿空气势力的增强,空气中水汽逐渐充沛。高耸的雷雨云系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云中正负电荷激烈碰撞,使春雷响彻天际。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春雷发生的时间并不一致,纬度越高、大气越干冷,春雷发生越迟。惊蛰节气,生活在我国江淮、江汉地区以及重庆的人们,可以听到初雷。

二十四节气惊蛰由来(节令之美惊蛰惊蛰雷动)(2)

“至于‘春雷惊百虫’,实际上是古人对物候现象成因的一种误解。”江晓东说,古人认为,惊蛰节气前后,频繁的春雷“叫醒”了冬眠的昆虫,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但实际上,地下冬眠的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真正让它们结束冬眠、爬出地面的原因是气温回升。

二十四节气惊蛰由来(节令之美惊蛰惊蛰雷动)(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新说,惊蛰节气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春耕的开始。这一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拔节,田里的蔬菜长苗,果树萌芽、开花,花卉播种育苗。正如农谚“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所说,此时各种农活纷至沓来,人畜、机械都不能停歇了。

“惊蛰时节各种昆虫蠢蠢欲动,人们还会扫院子、撒草木灰或石灰等,防范病虫害。从这方面看,古人对节气的总结科学性和实用性相得益彰,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陈新说。

监制:胡清海

统筹:刘心惠、刘兆权

记者:邱冰清、王珏玢

海报制作:陈婕

编辑:李民、唐健辉

新华社国内部、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