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原则(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八大精髓)

孔子教育思想的教育原则(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八大精髓)(1)

教育家孔子

孔子一生有志于仕进,他"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以下引用此书仅注篇名),"发愤忘食"(《述而》),"修己以敬"(《宪问》),想得到明王的赏识而登上政治舞台,走一条"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的人生道路。为此,他在鲁国失望之后,离开父母之邦而游说诸侯,"干七十余君无所遇"(《史记·儒林列传》),"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最终,带着"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礼记·檀弓上》)的耿耿情怀离开了人世。生前,他的政治愿望始终未能实现,许多见解和主张,大多托之空言,不曾见诸行事,但是在他死后,却受到了世人无限的尊崇,奉为"圣人"。生前死后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落差?这固然在于他的思想学说恢宏博大,社会精英们对此有一个逐渐领会和认识深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他生前的"滋兰树蕙",培育了不少理想的种子。孔子一生,"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氂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汉书·儒林传序》)这些弟子或再传弟子,继承孔子的志业,宣传孔子的思想,遂使孔子学说隆显,被后世"儒家者流"所尊,以为宗师。《史记·儒林列传》说:"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孔子一生的志业是仕进,而最辉煌的业绩在教育。教育是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采取的最具实际意义同时也是最有成效的举措之一;教育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也把他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成为不朽。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岁。……至是始授徒设教。"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曾"适周问礼"于老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孔子年三十五岁",鲁昭公"奔于齐",孔子也在是年"适齐",不能用,第二年"反乎鲁"。"鲁自大夫以下皆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鲁定公九年,阳虎失宠于季氏,"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齐人闻而惧",馈女乐于鲁,季桓子受之,"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于大夫。孔子遂行",带领子路、子贡、颜渊、冉有等弟子开始了周游列国十余年的漫漫征程。鲁哀公时,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晚年专力从事于人才教育。纵观孔子一生,有志从政但从政的时间不长,而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教育和研究整理古代文献。教育成了孔子的主业,而整理古代文献又是他教育实践的副产品。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礼记·王制》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左传》载郑国有"乡校",也是地方官学的性质。孔子为实现他的社会政治理想积极培养人才,第一个私人授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局面。他的学生大多平民子弟,出身贫贱,这就使文化有了逐渐下移的倾向。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汉书·儒林传序》)这样,又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度。

作为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时人的谈话记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研读《论语》全书,探赜索隐,爬梳抉剔,可见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八大精髓。

一、性近习远: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礼记·学记》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代君王就已经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又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国家要"化民成俗",提高国民素质,必须由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颁发律宪,举善任能,就贤体远,都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又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塾""庠""序"是地方学校,"学"是由天子、诸侯设立的学校,国家所属。《孟子·滕文公上》载:"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据此可知,夏、商、周三代学校名称稍有不同,但都有"国学"和"乡学",承担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任务。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以促进和加快社会文明的发展,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志在"修己以安百姓"(《宪问》),他深知"安百姓"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所以,他以哲人的眼光,仁者的胸怀,一边积极求用于世,一边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孔子一生,继承了三代发展教育的智慧,把大半生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人才培养上,积累了极为宝贵的教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性",指人的先天本性。"性相近"是说人天生有许多共性;"习相远"是指人们在后天的生存实践中形成的人格差异。人们的思想、行为、处世方法等等,之所以有优劣高低,有的甚至相去甚远,这种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与生俱来的情感叫做"性",循其性发展叫做"道",修养此"道"叫做"教"。教育就是循着受教者之"性"而导之,扬其长而避其短,长其善而救其失,使之接近完美、接近崇高,为实现其人生价值奠基。孔子"性近习远"这一认识,较早从人性的角度思考了教育的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在人类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意义在于:一、否定了人之天生尊卑贵贱的观念;二、看到了人的可塑性。人之尊卑贵贱、贤与不肖,和人的出身没有关系,习乎崇高而为崇高,习乎卑贱而为卑贱。任何人,无论贫富,其思想境界都有实现崇高、远离卑贱的可能,只要获得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都可以养成"君子"的品德。"人的可塑性",从人性的根本上为教育发展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否定人之天生尊卑贵贱观念",又为孔子实践平民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雍也》)

耕牛之子也可以做牺牲,孔子以此赞美仲弓,喻仲弓出身虽贱,但也能成大用。史载仲弓之父微贱,但仲弓却有德行,孔子以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孔子许多弟子皆来自平民,"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皆异能之士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他的教育实践,将这些平民子弟培养成了社会的栋梁之材。冉求为季氏宰,子夏为魏文侯师,子贡是孔门杰出的外交家,子路仕于卫,宰我、冉雍、言偃、颛孙师、曾参等,都跻身当时社会的名流之列。

衡量一个人的贵贱尊卑主要的不是看其出身,而是看其心灵,看其德品。出身地位低微,但是经过自身修养,同样可以成为"君子",像颜渊"其庶乎"(《先进》),"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而"今之从政者",地位尊显,孔子却以为"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连"士"都不足算,何况"君子"!孔子宣示的这一价值取向极大地激励了下层平民的进取心,为他们积极修养自己增加了自信。

"性近习远"是指人的天然本性的同一性,并非抹杀人的个性差异,孔子也承认人在遗传方面的智能有一定差别。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孔子最看不上"困而不学"的人。孔子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上知"者不可移,是因为这种人是天才,悟性高;"下愚"者不可移,是因为这种人"困而不学"。只要肯"学",任何人的智能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能的不足。所以,孔子特别重视"学习"。《论语》开篇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要"学",二要"习"。"学"者,"游于艺",师乎贤;"习"者,行乎仁,从乎善。孔子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终身不辍,晚年读《易》" 韦编三绝 "。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仁"(仁爱)"知"(聪慧)"信"(诚信)"直"(率直)"勇"(勇敢)"刚"(刚毅)都是美质,但也都要辅之以"学",才可能完美,否则,都有其不足之处。仁者善,没有智慧则易为人欺罔,必学以开其智;智者明,无礼约之则放,必学以通其礼;信者诚,直者正,勇者义,刚者强,舍学,皆不得通其道而流于弊,不能达于"中庸"之境界。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工作,通过教育培养,可以使人格高尚起来;教育又是发展智能的工作,通过教育开启,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天下"生而知之"的"上知"者和"困而不学"的"下愚"者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者。孔子自己就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在孔子看来,除了冥顽不化的"困而不学"者,每个人都是可以教育的。虽然他说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那只是"宰予昼寝"时,孔子一时的愤激语,也是对宰予的一种教育策略,他并没有放弃对宰予的教育。宰予在孔门仍然是一个很耀眼的人物,后世列为十哲之一。

"性近习远"的教育思想,使孔子在他的教育实践中特别关注弟子的未来,既看到每个弟子材质的基础,清楚他现在怎样,也看到他们各自发展的可能性,知道他将来有可能怎样。在孔门,每个弟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先天资质并不相同,孔子因材施教,成就了这些弟子人生价值的最大发展。"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

孔子从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弟子,他教育弟子"见贤思齐"(《里仁》),择善而从,"过则勿惮改"(《学而》),使弟子"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子张》)日就月将,不断进步。

孔子相信一切人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只要一个人愿意学好,积极向善,孔子就不放弃对他的教育机会。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

对待一个人,"与其进""不与其退",只要他积极要求进步,"与其洁""不保其往",孔子关注的是"互乡"之"童子"的现在和未来,不计较其过去。

"性近习远"的哲学命题,决定了孔子的教育特别重视环境影响。孔子关注的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孔子的人生哲学,也是人际关系的哲学,包括尊亲,事上,敬长,抚幼,处友等等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在孔子看来,择邻处"仁",择友求"益"。"仁"和"益"都关乎人格的完善,不关乎物质利益的得失。处仁邻,交益友,目的是提高自己的人生品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与现在流行的"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的追求,其价值取向完全不同。"处仁"也好,"择友"也罢,都是"修己"的一条途径,一种方式,而终极目标则是"安人""安百姓",不是为自己"多条路"或者"路好走"。

"性近习远"的认识结论,使孔子找到了另一条"安人""安百姓"的道路。跻身政界,登上社会政治舞台,推行仁政,惠及万民,固然是"安人""安百姓"的最佳途径;兴办教育,培养人才,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让百姓享受精神的快乐,也是"安人""安百姓"的事业。所以,有人对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孔子认为,从事教育,提倡"孝""友"等社会伦理道德,也是国家政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论语·子路》篇记载,有一次冉有陪同孔子到达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不禁赞叹,"庶矣哉!"冉有接着老师的话题问:"已经人口众多,下一步该做什么?"孔子回答:"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之后做什么?"孔子告诉冉有:"教育他们。""庶""富""教"是孔子"安百姓"的三步曲。发展人口,让他们富裕起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然后发展教育,使百姓享受精神生活的快乐,这是执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孔子把教育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政治纲领

孔子较早探讨了人性的问题,认为人的天赋本性是相近的,思想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任何人,无论贫富贵贱,其思想境界都有实现崇高的可能,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都有可能成为"君子"。以这种人性观为依据,孔子发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针对当时教育现状的局限性,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吸收平民子弟入学,使文化冲破了宫廷的藩篱,与社会发生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推动了已经开始的文化下移运动,为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

孔子的"私学"与"官学"明显的不同是生员的来源和培养目的。官学的生员来源于贵族子弟,层层选拔,其目的是"造士";孔子私学的生员直接来自民间,无须选拔,其目的是育人,培养"君子"。

《礼记·王制》载:"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国家设立的学校,主要是"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等上层贵族子弟就学的地方;地方乡校,是培养官僚子弟的学校,平民则没有入学的机会。

《礼记·王制》又说:"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这些贵族子弟,经过学校的培养,其中的优秀者,国家给他们加官晋爵,参与国家行政管理,享受国家俸禄。

《礼记·王制》还说:"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那些"不帅教者"要经过政府官员的再次调教,仍不改变者,"王亲视学",还是没长进,就流放到远方,不再享受贵族的特权,终身不复录用。这些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流为平民,但他们受过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他们身上又沾染着从贵族那里养成的习性,成为社会中一种特殊人。

这样,贵族子弟经过学校的培养,有的"官之""爵之",成为国家的管理者,有的则被"屏之远方",成为无业游民,有的则成"待聘之士"。而随着遭到"屏之远方"的"不帅教者"人数的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大概就是后来社会下层"士"的来源之一,同时也促成了文化的下移。

孔子创办私学,同时喊出"有教无类"的口号,不管是贵族子弟,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愿意自我检束,自我提升,积极上进的人,他都收为弟子,并诲之不倦,让更多的人享受同样受教育的权利。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不诲焉。"(《述而》)

皇侃《论语义疏》解释说:"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意思是说,教育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立私学,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吸收平民子弟入学,使教育公平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教育不再是社会贵族的专利。这样,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局面,使文化下移民间,社会就又多了一批能够读书的人。这批人读了书之后,与从贵族中分化出来的"不帅教者"合流,扩大了社会下层"士"的队伍。这个队伍,社会"精英"居多,他们有文化,没地位;有思想,没机会;有才略,没平台。他们希望通过奋斗跻身社会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他们渴望打破"任人唯亲"的政治官僚体制,改变原有的官吏选拔制度,于是要求社会"任人唯贤"。由于这种要求也符合社会上层"待聘之士"的政治利益,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和支持。由于旧有吏制的种种弊端,已经不能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开明之士,就接受了"士"阶层的合理建议,从而推动了社会吏制的变革。

孔子生逢"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季氏》)孔子悯王路废而邪道兴,试图重建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的重建,不是几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依靠一批"志于道"的"君子"来共同承担重建的工作。然"而今从政者"多"斗筲之人",不足以兴王道,图圣业,必须另外开辟选拔人才的道路,选贤任能。孔子选择教育以传其"道",并揭起"有教无类"的旗帜,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聚集门下。孔子说:"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公冶长》)孔门弟子或德行,或政事,或言语,或文学,各有所长,人才荟萃。"有教无类"无疑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和选拔空间,为封建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创造了条件。

"有教无类"是孔子"仁学"思想的自然推理。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幸福,"泛爱众"是他的人生价值追求,他的理想是"修己以安百姓"。我以为,孔子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看到了每一个人的价值。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都有实现崇高的可能。教育是为人生幸福奠基的,从"仁学"思想出发,每个人都应该享受这种幸福。因而在教育对象方面,必然要倡导"有教无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不只是"仁学"的鼓吹者,更是"仁学"的实践者。

"有教无类"是孔子向世界发布的教育公平的第一声宣言。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创举。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史载孔子弟子三千,这些人来自齐、鲁、宋、卫、秦、晋、吴、楚等诸侯国,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他们之中,有贵族公子,也有贫家子弟,而以平民居多。贵族如孟懿子、南宫适、司马牛等,而颜渊身居陋巷、箪食瓢饮,闵子骞冬以芦花为衣,原宪、曾参家皆贫苦,子路为"卞之野人",冉雍出身微贱,公冶长曾经坐牢,子贡货殖致富、家累千金。《荀子·法行》篇载: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以他大半生的精力和时间,实践了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虽说他还没有女弟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凭他一人之力,也不可能实现教育普及,但在当时,他的学生以下层平民为多,确也难能可贵,是教育向全民开放的关键一步。

发展教育,这是孔子之前所有开明君主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把教育范围扩大到民间,孔子则是第一人。孔子之后,"有教无类"就成了历代有识之士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修学馆,办义学,倡导平民教育,培育了不少社会栋梁。许多贫民寒士修身苦读,一举成名,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登上了社会政治舞台。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政治总纲,它以"仁学"为基础,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目光关注所有的人,使大多数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孔子人本思想。其他如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等都由此而生成。

三、知类通达:孔子人才培养的能力标准

孔子设教,特别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教弟子先做人后成才。做人的基本标准是"仁",做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具体德目有孝、悌、忠、恕、让、恭、宽、信、敏、惠等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人要做好,但只做人还不够,还要"学文",学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文"即文化,包括《诗》《书》《礼》《乐》等在内的一切传统文献。"修德"与"学文"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只是在理念上有个先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从古代圣贤的前言往行中汲取人格力量和智慧,既实现了修德,也承传了文化,培养了能力。

孔子是一位实用主义者,不是空头理论家,他"不语怪力乱神"(《述而》),而特别关注现实人生。弟子季路"问事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问死",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孔子的态度很明确,做好今生人间的事儿才是最重要的。他对弟子的培养也注重实用,反对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其培养标准是"知类通达"。"知类"就是能触类旁通,具有联想能力;"通达"就是通于理,达于事,具有实际应用能力。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朱熹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孔子教人,注重引导弟子自己探索,培养自学能力,而不是嚼饭喂人。他对弟子相机诱导,适时启发,不到一定的时机便不作点拨。应机设教,随问作答。"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礼记·学记》)弟子不能"举一反三",是不知类,故孔子则不复矣。颜渊"闻一以知十"(《公冶长》),大智若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为政》),孔子以为贤;子贡子夏"知类",孔子誉之"可与言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子贡从老师"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答语中,悟出《诗》之"切磋琢磨"的意义,人要不断地追求完美,接近崇高,孔子夸奖他"告诸往而知来者";子夏由孔子"绘事后素"的回答联想到"礼后"的人生道理,孔子赞叹"起予者商也"。此二子连类而及,触类旁通,把"诗"应用于人生修养,孔子以为"始可与言诗已矣"。《诗》不只是文学,而是人生的教科书。学《诗》,其实是学生活,能记诵,而不能用,也是徒然。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先进》)

你能把《诗》三百篇背得滚瓜烂熟,解说头头是道,可是交给你一方政务,却做不好;派你出使他国办理外交,却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背诵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读书本为用,不能用,等于白读,失去了读书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学注重能力的培养,反对纸上谈兵,所以,他对有一技之长的弟子都非常欣赏。他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孔子虽然未许这几个弟子以"仁",但认为给他们一摊子事儿,他们都能够做好。在孔子眼里,他们距离"君子"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但可称之为"器"。孔子说:"君子不器。"(《为政》)但"器"是成才的基础,能成器,进而就能成才。《公冶长》篇载: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孔子说:"女,器也。"子贡问:"何器也?"孔子答:"瑚琏也。"以子贡之才,孔子尚以为"器",可见孔子的人才标准是很高的,不仅要"知类",而且还要"通达"。"通",就是能够"一以贯之";"达",就是要"好谋而成"。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多学而识"即博闻强记;"一以贯之"乃融会贯通。博闻强记,只是知识的容器;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学者。学者酿造识见,产生思想,其功能是加工厂,装进去的是稻谷,流出来的是米粟;容器保存知识,只能堆积,其功能是存储卡,存的是什么,调出来还是什么,有时候感染病毒,还可能乱码,就像物品在容器里放久了,有可能会发霉。孔子教人不仅要成器,而且要成才。这里说的"一以贯之",就是成才的标准之一,意即能够用一个基本的思想原则贯穿知识。"一"者何?思想原则。什么原则?孔子曾有言:"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叩其两端"而用其"中",就是孔子治学的思想原则。孔子以此"贯之",故人以为博学而多能。《论语·子罕》篇载:"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教弟子"叩其两端",以此贯之,从而形成自己的识见,产生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食古不化,亦步亦趋。

有了识见、思想,还要能用,用之能"达"。孔子教育弟子治学要融会贯通,做事要"好谋而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事在人为。有勇而无谋,十有八九会偾事。"好谋",喜欢用脑,运用智慧,而且能"成",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才有功,才有效率。"好谋而成"是孔子人才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孔子教弟子学做人,其途径是"游于艺"。在传统文化的畅游中,潜移默化以成德,"一以贯之"以成学;德学并获而成器、成才。"一以贯之"也好,"好谋而成"也好,关注的焦点都在培养能力。

培养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积极思考,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孔子教学,提倡弟子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他的弟子中,颇有一些有独立见解的人,最突出的要数宰予、冉有、子贡。这三位弟子都是孔子的高足,后世被列为十哲的人。他们都很敬佩孔子的人格,但对孔子的学说都有过质疑。

《论语·雍也》载:冉求曾直接对孔子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先进》篇记孔子启发弟子言志,冉求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季氏》篇载,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冉求又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从这些记载中,明显看出冉求与孔子政治见解的分歧,他不大赞同老师以"礼乐"治国的策略。冉求是个性格温和的人,表态比较婉转含蓄,不像子路那样直言不讳,其实是不赞成孔子的意见,所以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中没有子贡与孔子意见分歧的直接记载,孔子死后,子贡为维护老师的声誉做了不小的努力。但从历史记载中我们隐约可见子贡的政治见解和老师也有很大的不同。《史记·孔子世家》载:"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子贡、颜渊问道:"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子贡建议老师降低一下标准,言外之意,是说老师的学说理想化,不切实际。只是子贡会说话,表达比较婉转。

《论语》记载中,反对孔子学说最激烈的是宰予。《阳货》篇载,宰予反对三年之丧,直接对孔子主张的"礼"提出质疑,孔子说宰予"不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而宰予确实不赞成孔子"仁"的学说。《雍也》篇载: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则语录,是宰予对孔子"仁学"的公开挑战。"仁"和"礼"是孔子学说的两个最有力的支点,宰予都持否定的态度,他既不赞成"礼",也不赞成"仁"。

在《论语》的记载中,还有子路经常与孔子的意见不一致,常常对老师提出质疑,但子路的质疑都是人生修养或方法之类,无关乎孔子学说的思想体系,与子贡、冉有、宰予三位师弟不可同日而语。

夫子之道至大,欲"天下归仁"(《颜渊》),实在是太理想化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确实难以实现。狂澜既倒,大厦将倾,无能为矣。冉有"力不足"之说,亦是实情,并非推诿;子贡建议夫子"少贬焉";宰予否定"仁"和"礼",可见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也是孔子教育思想培养的结果。这三位弟子在当时名气就都很大,也很有影响力,是孔门弟子中能力较强的人,孔子虽然不认为他们很完美,但也肯定他们已经成"器"。

在孔子看来,"知类通达"是评价人才的能力标准,但真正的人才还要有德。有德有才方为"成人",即最完美的人。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知(智)、不欲、勇、艺、以礼乐文之,这是孔子全面的人才观。乐以修内,礼以饰外,"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记·乐记》)礼主敬,敬则尊人;乐主和,和则相亲;人无欲则刚;多能曰艺;"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此六者备,可以称之为"完人"矣。换句话说,一个完美的人才应该有智慧,勇敢,多能,无多欲,行为中"礼",无过与不及,心境合"乐",尽善尽美。

四、志道安人:孔子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孔子认识到了人的可塑性,在"性近习远"理念的指导下,他创办了私学,并向世人公开宣言:"有教无类"。孔子设教,确立了"知类通达"的人才培养标准,奠定了我国教育"教书育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范式。这种范式,以"成人——成器——成才"为梯阶,成人是基本目标,成器是中级目标,成才是最高目标。所谓成才,就是有德品,有智慧,有识见,有技能,德能兼备,可堪大用,放到哪里都是顶梁柱。

孔子创办的是私学,但却不是为了私利,而是有着经天纬地的大目标。这大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孔子惨淡经营,呕心沥血。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子的教育总纲。"游于艺"是教育手段,"据于德,依于仁"是人格标准,"志于道"是终极目标。"游艺"以养"仁",行"仁"以成"德",据"德"而"志道"。道者,途路也。人在社会相处中所宜为者亦谓之道,即所谓行取中道,中庸之道。在孔子看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有位之君子(位尊之人)受过教育就会懂得爱护百姓,无位之小人(渺小之人)受过教育就会懂得道理,容易驯服。"爱人"则政和,其民悦;"易使"则政通,其事成。孔子办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有道之君子(德能兼备的人),成才之后服务社会,"安人""安百姓"。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修己以敬",就是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修养自己",是真心修养,而不是做样子给人看,沽名钓誉。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四:其一,"学而时习之"(《学而》);其二,"见贤思齐焉"(《里仁 》);其三,"择善而从"(《述而》);其四,"过则勿惮改"(《为政》)。修养的最高标准是"君子",后世儒学所谓"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接近崇高。他告诫弟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他引领弟子"游于艺"以养"仁",由仁而成"德",据德而"志于道"(《述而》)。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他要培养一批具有政治远见和管理之术的国家高端人才。当然这是最高标准,孔子育人并不随模铸器,强人就我,而是因势象形,各以其材。

"修己以敬"是孔子对弟子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安人""安百姓"。也就是说,"修己"是准备,是积累,是为了谋位参政,但谋位参政并非为了发财,满足一己之私欲,而是要"安人""安百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可谓孔子的知音。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天下归仁焉"(《颜渊》),他要培养有志于此的"士",从而担当起重建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孔子弟子中,确有不少人从政,子路仕于卫,冉有、仲弓为季氏宰,子夏为莒父宰,子游为武城宰。《论语》里面,有很多孔子回答弟子问政的记载,可见孔子师徒之间,经常讨论从政的原则和方法,如何"安人""安百姓",是孔子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政治见解。"足食,足兵,民信"是为政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能速责效,要从大处着眼,"无欲速,无见小利";要任人为贤,有岗有责,各司其职,"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不要求全责备;要忧在民先,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先之劳之",乐此不疲,尽心竭力,永不倦怠。这些政治见解集中体现了孔子"安人""安百姓"的思想抱负。在孔子看来,为官参政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也不是为了满足虚荣,而是要泽被后世,造福子孙。所以,他对开创周初和平基业的周公推崇备至,对造福社会的尧、舜、禹赞不绝口,对为维护王室尊严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的管仲也不苛责,虽然他批评管仲不知礼,却许以"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孔子要培养弟子"志于道",这"道"的核心宗旨就是"安百姓",让百姓都纯洁聪明,积极向上,让人们都享受人生正当的幸福。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关注人的发展,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命题。在孔子看来,社会生存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为政者必须以人为本,"庶矣"之后"富之","富之"然后"教之"。"庶""富""教"是孔子为政思想的三维目标。虽然他承认人有尊卑贵贱,但这尊卑贵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己修养创造的,所以他强调"学"。"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人的尊卑贵贱主要在于灵魂,而不是社会地位。按理来说,尊贵的地位和崇高的灵魂(包括才能在内)应该是一致的,但事实上却不如此。所以孔子扬言要重建社会秩序,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他要"正名",循名而责实,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那样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近者说,远者来"(《子路》)那样的社会政治生活秩序。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还是人,人的综合素质,所以他创办教育,"育人"。所育之人成器、成才者,服务社会,"安人""安百姓","富之""教之",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文明进步。

五、诗书礼乐:孔子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

古代的官学分小学和大学。《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礼"即礼仪,人之社会行为规范;"乐"即音乐,乃情感美育;"射"即射箭,"驭"(亦作"御")即驾车,这两艺具有军事训练的性质;"书"即识字,"数"即计算,这两艺传授文化基础知识。"礼""乐",培养人格,陶冶情操,属于德育教育;"射""驭",健康体魄,习演军事,属于体育教育;"书""数",承传文化,丰富知识,属于智育教育。小学以习礼仪为主,也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许慎《说文解字·叙》)大学以研究文化典籍为主,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鉴往可以知来,学子从古代文化中吸取营养,修身益智,博学广识,从而学会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国家后备的管理人才。

孔子私学的课程设置与官学基本一致。但孔子是思想家,他对于传统典籍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有所取舍。他一面自己学习研究,一面加以整理,然后向弟子传授。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古代文献有《诗》《书》《易》,也多次提到"礼"和"乐",为孔子所特别重视,而没有提到《春秋》。《论语·子罕》载:"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是否删过《诗》,我们今天所见的《诗经》是否由孔子编定,学界尚有不同意见,但孔子以《诗》授弟子有所选择是可以肯定的。从《论语》记载的孔子对"乐"和《易》沉醉、乐之的程度,可知孔子对此也确有心得。《礼记》之文本,盖与《论语》成书同,乃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述作,故说它源自孔子也不为过,《礼记·杂记下》记载,"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杨伯峻先生据此认为"《仪礼》诸篇虽出在孔子以后,却由孔子传出。"杨先生"不认为孔子修过《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过《春秋》,而认为目前所传的《春秋》还是鲁史的原文。"《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此说《春秋》为孔子所作不太可信。但孔子重视历史,《论语》中孔子也引用过《尚书》的话,还和弟子子张讨论过"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这一文本事实,《春秋》记载的是鲁国历史,孔子向弟子们讲述也是自然的事情。《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我以为,孔子研究古代文献,整理以后作为教材,以《诗》《书》《礼》《乐》为主,中晚年研究《易》,整理鲁国史料而成《春秋》,向部分弟子开课传授。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入门弟子思想境界,智商指数,知识水平以及年龄大小各有不同,孔子因材施教,教授内容的难易深浅以及所开课程也不会一致。

《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十二个字盖为孔子的教学总纲。"艺",非专指"礼乐射御(驭)书数"六艺,也包括《诗》《书》等古代文献典籍。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三十岁创办私学设教,直到七十三岁辞世,一生四十余年从事教育,即使短期为官和周游列国,也从未中断授徒讲学。四十余年中,随着孔子自己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教学内容也会有所发展变化,早期盖以官学教材《诗》《书》《礼》《乐》为蓝本加以增删,以授弟子,后来于《易》《春秋》研究有得,故也传授追随他的高徒,后世遂有《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艺"之说。司马迁所谓"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游于艺",意思是引领学生游览于《礼》《乐》《诗》《书》《易》《春秋》等古代文献典籍之中;通过古代文化典籍的学习研究、体悟陶冶,培养一种仁爱情怀,所谓"依于仁";"仁"是一个人的人格底色,由此修养而具孝、悌、忠、信、让等崇高品德,所谓"据于德";最终成为"志于道"的"士""君子"。"游于艺"是教育手段和途径,"仁""德"是培养标准,"志于道"是培养目标。由此总纲,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教育着眼于人格培养,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树立"志于道"的远大理想,从而服务社会。

从《论语》的记载看,孔子自始至终都特别重视诗、礼、乐的教育。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在孔子看来,诗可以激发人的志趣,礼能够塑造人的品格,音乐具有陶冶性情的功能。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阅读《诗》可以培养纯真无邪的思想情感,所以孔子非常注重诗教。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在孔子看来,读《诗》的益处有三:第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第二,读《诗》可以学会如何事奉君父,所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第三,读《诗》还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如今,"兴、观、群、怨"已成为诗学研究的经典理论,为学界所认同,而且扩大了应用范围。而孔子言此,实在只是就《诗》的社会功用立论。"可以兴",是说《诗》可以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奋发,起到"感发志意"的作用;"可以观",是说《诗》能够使读者了解社会生活、民俗民情,起到考见政教得失的作用;"可以群",是说《诗》可以用于交流思想,相互感染,具有和谐群体关系的功用;"可以怨",是说《诗》可以表达怨愤情绪,具有批评时政的功用。"《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故"可以兴";《诗》之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故"可以观";《诗》之情,皆人心之正,"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故"可以群";《诗》之教,温柔敦厚,婉而多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故"可以怨"。《诗》之事,乃人伦之常,"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学之,可以通"事父""事君"之道。《诗》多用比兴,咏物以寄怀,读《诗》,能够"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增长知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孔子之前,人们对《诗》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在交际中,常常赋诗言志,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思想观点、情感意愿,以示自己的文化修养,尤其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外交场合,外交使节常常断章取义,用《诗》进行对话,以显高雅,从而形成了一种时尚。《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已经成了交际的工具,远远超出了它的文学功能。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对"礼"也特别重视,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礼"才是人之正道,不学礼,就无法自立于社会。社会之所以动荡混乱,就是因为人们不遵循"礼",使上下失序。孔子对一切逾"礼"的行为都非常痛恨。《论语·八佾》篇载,季氏八佾舞于庭,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理想中的人格首先是守"礼",所以"礼"也是孔门弟子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可能采用讲授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方式,其显性成果是产生了《礼记》这部著作。

礼以饰外,乐以修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史记·滑稽列传》)孔子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他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史记·孔子世家》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论语》也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他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而《武》则"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孔子主张用音乐陶冶高尚情操,反对靡靡之音。"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他认为音乐对人有感染作用,郑国的音乐过分柔靡,沉醉其中,会使人丧志,不利于净化人的灵魂。用抒发美好情感的音乐感染人、陶冶人是孔子的教育策略之一。"乐",是孔门弟子的又一门必修课程。

孔子用《诗》激发弟子情志,教弟子认识生活,用"礼"规范弟子行为,教弟子做人,用"乐"陶冶弟子心灵,教弟子感受崇高,以期完成对弟子的人格塑造。然博古才能通今,鉴往可以知来,孔子设教开设的另一门必修课程是历史,教本是《书》。"《书》以道事。"(《史记·滑稽列传》)"疏通知远,《书》教也。"(《礼记·经解》)读史可以明智,从历史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是孔子以前的哲人就已认识到了的。《尚书·商书·说命》载:"说(傅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非说所闻。'"孔子时,国家公学也开设这门课程,《书》已是传统教本。孔子私学,并未多所改变,只是对历史的认识或许见解独到而已。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整理而成的鲁国近现代史大纲,要言不烦,寓褒贬于其中,即所谓的微言大义,体现孔子的政治见解和倾向;《周易》说明事物变化的规律及其辩证关系,内容深奥复杂,思想精微,是一本哲学著作,史载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这两部经典,是孔子教育实践后期增开的两种选修课,或者叫研究生课程,只有那些高材生才可与闻。盖其授课方式具有共同研究的性质,所以司马迁说:"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综上所述,我以为,孔子教育实践的课程设置主要有文化基础课,人生修养课,社会实践课,音乐欣赏课,文学鉴赏课,历史研究课,哲学研究课七科。每科课程没有修业年限,视弟子颖悟和勤勉程度而定,修熟为止。文化基础课即"六艺"中的"书(识字)数(计算)",孔门弟子多平民子弟,入门先识字;人生修养课,如"六艺"中的"礼",教材以《仪礼》为主;社会实践课,如"六艺"中的"射驭(也作御)";音乐欣赏课即"六艺"中的"乐",教本可能与《诗》有关;文学鉴赏课,教材主要有《诗》;历史研究课,教材以《书》为主。《诗》《书》《礼》(今传之《仪礼》)《乐》为主要内容,都是必修课;《易》《春秋》为选修课。

六、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孔子人才培养的能力标准是"知类通达",终极目标是"志道""安人""安百姓"。但这是理想化的最高准的,孔子并不苛求所有弟子都能达到,而是向着这个目标逐步修养、阶升,捷足者先登,愚钝者晚到。孔子认为,人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天赋资质并不一样,教育应该因势象形,长善救失。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所以,孔子育人,并不用一个模式,要求人人都达到同样的标准,也不拔苗以助其长,而是各以其材,根据人的材质优劣高下因势而利导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接近完美,追求崇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孔子首创的"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阅读《论语》,我们会感受到孔子的教育决无削足适履式的教条主义,而是处处闪烁着因材施教思想的火花,如弟子问孝、问仁、问政……,所问虽同,所答却因人而异。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同是"问孝",孔子所答并不一样。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告懿子者,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在孔门,颜渊、仲弓都以德行称,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都很高,但答二人"问仁"也不相同。盖颜渊能至者,克己复礼,视、听、言、动无不中;仲弓可及者,推己及人,要之只是"敬""恕"二字。朱熹《论语集注》说:"克己复礼,乾道也;主敬行恕,坤道也。颜、冉之学,其高下浅深,于此可见。"颜渊之贤,孔门弟子无人能及,故孔子对他的要求也高。盖孔子对弟子实行的是阶段目标管理,不搞集约化、一刀切。在一定阶段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目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对司马牛来说,克服"多言而躁"的毛病就可以了,而子张则须修养"恭宽信敏惠"五德。朱熹《论语集注》:"讱,忍也,难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牛之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为仁之大概语之,则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终无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以此。盖圣人之言,虽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切于学者之身,而皆为入德之要,则又初不异也。"告司马牛者,以其病之所切也;告子张者,乃修德之要目,进一阶矣,然犹未至"推己及人""克己复礼"之境界。

不仅如此,同一人在不同时期问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也会有所变化。《论语》载孔子弟子樊迟三"问仁",孔子便作了三种回答。《雍也》篇,夫子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颜渊》篇,夫子答"爱人";《子路》篇,夫子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先难而后获",着重于个人自身品德修养;"爱人",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关乎"居处""执事""与人"三事,而且都有标准"恭""敬""忠",不仅范围大了,而且层次也高了。为什么答樊迟"问仁"前后有异?人是会发展的。弟子的人格境界提高了,孔子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孔子的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人才培育的多维度,灵活性,动态化。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子张、子夏、子路、仲弓、子贡弟子五人同是"问政",孔子所答各不相同,或者说相去甚远,似乎并不在一个层面。"师也过"(《先进》)而"未仁"(《子张》),故告以"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恪尽职守,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商也不及"(《先进》),故告以"无欲速,无见小利",切勿急功近利、因小失大。"由也果"(《雍也》),故告以"先之劳之",率先垂范,忧民之忧。"雍也可使南面"(《雍也》),故告以"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勿求全责备。"赐也达"(《雍也》),故告以"足食,足兵,民信",谋国计民生,提高国民素质。

孔子之所以能够因材施教,是因为他对弟子非常了解。王富仁教授曾说:"颜回的思想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子贡又达到一个什么水平,他适合做什么,他能做好什么,不能做好什么,他有什么优点,他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在哪些方面还应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哪些方面又必须注意什么,这一切,他心中了然。"《论语》中记录了不少孔子对弟子的简要评语,大多一语中的,传为不刊之论。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

孔子不仅深知弟子资质,也能洞穿弟子心理,所以能够各以其材,应机作教,或抑或扬,不疾不徐,颜渊所谓"夫子循循善诱人"(《子罕》)。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既能鼓励弟子勤奋上进,又能使弟子不至于自高自大。他对弟子的长处,决不置若罔闻而灰其心;对弟子的缺点,也不姑息迁就以护其短。无论夸赞还是批评,总能搔到痒处,让弟子心悦之而诚服。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

子路心怀坦荡,不嫉妒,无贪欲,孔子夸奖他"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并引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以赞美之,子路沾沾自喜,"终身诵之",于是孔子便说:这是一个人应该做到的,哪里值得炫耀?以此来抑制子路虚荣心的膨胀。子路刚毅勇猛,其鼓瑟之音少中和之气,孔子予以否定,门人由此"不敬子路",孔子立刻为子路恢复名誉,褒奖子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充分肯定了子路的进步。

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批评他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孔子直接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也都一针见血,直击其病。没有对弟子的性格、个性、气质、修养等方面的深切了解,很难做到语语中的,让弟子心服。

孔子有识人之明,但他从不妄断,而是有根有据,语不虚发。他对弟子的了解来源于他细心的静观默察。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宰予昼寝"之后,孔子改"听言信行"为"听言观行"(《公冶长》)。他经常生活在弟子中间,与弟子一起言志,推心置腹,畅想未来。他说:"吾与回言,终日无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他识颜回如此,识其他弟子也无不如此。

《学记》有言:"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孔子之教,能够"禁于未发""当其可"而施之,"长善救失",得益于他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弟子心理的细心研究。孔子之时,虽然还没有建立教育学、心理学这样的专门学科,但是孔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这两个领域。孔子的教育实践,对这两门学科的诞生,做了拓荒、奠基的工作,从宏观的角度为构建科学的教育理论框架提供了依据。他的"因材施教"说,颇合今天的"多元智能理论"。现代教育对"因材施教"强调最切,而实践距离却越来越远。虽然也高喊"多一把尺子",而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缺少对教育真义的理解和执着探索,班级授课制又关注人才的批量生产,"多把尺子"的实施仍然难以落到实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升学率的尺子,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是"分数"的尺子。教育评价的简单化,教育目的的功利化,注定"因材施教"理论束之高阁,少有问津。

七、启发诱导:孔子教育方法的不朽灵魂

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长善救失,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是"启发诱导",而不是完全告诉,也不是强行灌输。孔子善于引领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修养自己健全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品位,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发展,快乐发展,健康发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的时候不启发他,不到学生有所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提示他。孔子这一教学思想,后世概括为启发式教学法。孔子主张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释疑解惑。先有学生的自主探索,探索不得而后有启发。"启发"要有个时机,或者叫做火候。这时机或火候就是"愤""悱"。"愤""悱"者,学生积极探索达到的一种状态。孔子认为,这种状态是进行"启发"的最佳时机。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充满了迷惘和渴望,这时候,老师因势利导,加以指点,开学生之茅塞,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对学生智能的要求,学生要能够知类通达,举例说明某一问题要能推知相类似的其他问题,否则,懂非真懂,能非真能,如此则暂不教授其他。《学记》所谓"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像子贡、子夏这样把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由读诗而悟做人,孔子以为"始可与言诗已矣",因为他们"知类",能够触类而旁通。"启发"是指引学生朝前走,发挥的是学生自己的主体智能。"不愤"而"启","不悱"而"发",是牵着学生朝前走,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孔子不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学生思所不能到,智所不能及,所以夫子"不复也"。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孔门最好学的弟子颜渊曾感叹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欲罢不能"就是"循循善诱"的魅力,也是孔子教育艺术的魅力。

如何"启发",怎样"诱导"?夫子有术。《论语》所记,多孔子应答弟子所问。有所问者,必有所思。孔子诱导,先以待问。《学记》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大则大鸣,叩之以小则小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孔子答弟子、时人所问,各以其材,亦"大鸣""小鸣"之至者。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子张问"十世可知"?所问者大,孔子告以"殷因于夏"有所损益,"周因于殷"有所损益。因其所宜,损其所病,益其所当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原则,如此则非但十世,"虽百世可知也",引导子张正确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预测未来。王孙贾问媚于奥灶,所问者鄙,孔子则导以正,"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当养品格之正,"媚"者,谀也,非仁者所当为。故夫子否定,引导王孙贾不要用心于"媚",而要致力于直道。

孔子启发,常常设喻,以近取譬,善于运用身边的具体事物形象直观地阐明道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孝"是儒学做人的基本道德,其内涵之一是"敬",子游有问,孔子类以"犬马",说明"孝"不啻"有养",还须要"敬",不敬,无以别乎犬马,言浅义深,理精语隽,极耐寻味。子贡问"为仁",孔子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喻之,教导子贡,生活在一个国家,要事奉这个国家中的贤大夫,结交这个国家中的仁爱之士。"大夫之贤者"和"士之仁者"乃"为仁"之利器。有了话语权,决策权,才能更好地"为仁",做更多对百姓有益的事,取类以明理,入浅出深,匠心独运。

子曰:"为政以德,譬诸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这些譬喻,或言为政,或喻做人,或诫惜时,或诲治学,语短理豁,情深意远,以少驭多,《学记》所谓"约而达,微而臧"。聆听训诲,心生明亮,陡然增神,不能不颔首叹服。

孔子教人,重言传更重身教。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他教授弟子,不仅言传,而且身体力行,言传有谆谆告诫之功,身教收循循善诱之效。举凡他教育弟子做到的事情,他自己都能率先做到。他教育弟子勤奋好学,他自己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他教育弟子"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他自己立志"修己以安百姓",汲汲奔波一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子路》)

孔子教育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自己"入太庙,每事问"。樊迟请教"学稼""学为圃",他坦言"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决不不懂装懂。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他自己便决不文过饰非。陈司败质疑孔子"昭公知礼"说,弟子"巫马期以告",他便坦言己过,闻过则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论语》所记,虽多三言两语,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孔子的训诲之术,答问、设喻、言传、身教之外,有时采用谈话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鼓励弟子言志,何其民主;有时采用激励法,如孔子问子贡"女与回孰愈"章,激发子贡百尺竿头,颇具匠心;有时采用抑扬法,如"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章,先扬后抑,极其巧妙;有时采用迂回法,如"孺悲欲见孔子"章,既"辞以疾",又"取瑟而歌,使之闻之",不屑之教诲,是亦教诲,妙不可言;有时采用纠错法,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章,先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又言"前言戏之耳",故意误导,考问弟子识见高度,甚是奇崛诡异。孔子应机作教,术出多端,凡有所施,无不奏效。孔子教人,并不一法,但其基本精神,却可"一以贯之",那就是"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孔子教育方法的不朽灵魂。

现代语文教育出现了不少知名度颇高的教学方法,有的"舶来"于国外,有的"创新"于本土,诸如发现教学法、目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大语文教学法、导读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等,可谓琳琅满目。但如果我们细心考察,就会发现,这"法"那"法",都没有超越孔子的"法",或者说,大都由孔子的"法"衍生而来,孔子的"法"是源,其他众法都是流。启发式教学法乃众法之源,百式之魂,不管你怎样巧立名目,变换招式,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礼记·学记》对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做过理论概括:"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育是为学生人生奠基的工作,修身成德也好,格物致知也好,都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性。没有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主动构建,再好的"法"也只能是徒唤奈何。教师的作用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因此要"善喻""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使学生"思",进而达到"悟"。

八、无行不与:孔门师生关系的人格魅力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早年很有仕进行道之志,然鲁"陪臣执国政""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盖在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为实现他的人生理想而培育人才,"弟子稍益进焉";五十岁前后孔子佐鲁定公会齐侯于夹谷,名扬诸侯,但不久即失位,此后,他以极大的悲悯情怀,带领子路、子贡、颜渊、冉有等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以求明王赏识,然却"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累累若丧家之狗",这些弟子跟随他游艺学道,四处奔波,"凡十四岁而反乎鲁",无怨无悔。孔子晚年,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仍不无感伤地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论语·先进》)临终前七日,"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礼记·檀弓上》)师徒深情,有如父子。孔子死后,"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弟子对孔子感情之深笃。

世间诸事皆为因果。孔子弟子为什么会对孔子有这样深厚笃诚的感情?阅读《论语》,我们即可破解个中之秘。孔子去鲁,命途多舛,弟子追随而不弃;孔子之死,弟子哀甚,追问其因,盖根于孔子的思想学问和人格魅力。

追随孔子修德治学是每个弟子的自愿选择;教授弟子成人成才是孔子的一生追求。在孔子看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在弟子眼里,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孔子的思想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孔子之贤,如日月"无得而逾焉""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孔子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弟子,弟子以敬仰的心情崇拜孔子。他们师徒之间,有欣赏,有敬仰。这敬仰和欣赏皆发自内心,并非虚应故事,巧言令色。

孔子与其弟子,是师徒,更是朋友。相处以诚,相待以礼,推心置腹,没有丝毫的功利色彩,更无矫情饰貌。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我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述而》)

"远其子",言与弟子等距,一视同仁,无所偏爱。孔子对待弟子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孔鲤是一样的,他"无行而不与二三子",真诚不私,无所隐匿。他真心实意关心每个弟子的成长,引领弟子追求崇高,净化灵魂,提升人生境界。他的治学心得,他的人生经验,他的理想追求,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困惑痛苦,无不向弟子们坦言倾诉。高兴了,他可以跟弟子开玩笑,"割鸡焉用牛刀"(《阳货》);情急中,他竟然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宰予昼寝,他詈"朽木不可雕"(《公冶长》);冉求为季氏聚敛,他让众弟子"鸣鼓攻之"(《先进》)。率性之行,全在天然,决不装腔作势,道貌岸然。这份坦荡,足以让弟子们感动。

孔子设教,长善救失,诲人不倦;教导弟子,语重心长,耳提面命,和蔼可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阳货》)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

"由!诲女知之乎?""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赐也!非尔所及也",直呼弟子之名,贴心言语,闻之无比亲切;"居,吾语女",面对子路叙话,款款温情,聆听如坐春风。

孔子时刻关怀弟子成长。弟子进步,他为之喝彩,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弟子一言一行之失,他决不姑息,而又呵护有加,爱之有度。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公冶长》)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宪问》)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

颜渊安贫乐道,孔子盛赞其贤;冉求曲护己短,孔子窥心如镜。漆雕开修信,孔子心花怒放;端木赐方人,孔子意在言外。子路鼓瑟失和,孔子责之;门人不敬子路,孔子回护。有抑有扬,有褒有贬,褒贬抑扬之中,皆含挚爱深情。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伯牛有疾,他为之哀叹惋惜;颜渊辞世,他因此悲痛欲绝。非有真爱,鲜能至此。师徒情谊,旷世无有及者。

孔子教人,极为民主,决不唯我独尊。《论语·先进》篇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夫子哂之。"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记载,真切生动地再现了孔子的教学风格。在这里,孔子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他不以长者自居,引导弟子各言其志,语言平易,态度和蔼,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意愿,哂由与点,皆由其诚,师徒之间平等对话,一派民主气象。

孔子关爱弟子,弟子理解老师,孔门师徒用至诚构建了世间情感的丰碑,令后人仰视赞叹。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张》)

子贡是孔门智足以知夫子的弟子之一,他用"宫墙"作比,以喻孔子的思想和学问,可与颜渊的喟然之叹并观,皆为肺腑之言,足见孔子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孔子以他的博学和人格赢得了弟子的尊敬。检视我们今天的师生关系,哪位老师对学生的爱可及孔子?不少人亢言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不过倡导师生间情感融洽而已,谁能"新"过孔门师徒?在我看来,今之教育,也许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情感有些错位。教师自视过高而又缺少对教育真谛的理解和至诚;学生目的偏狭而没有崇高的理想。教师与学生思维路径并不一致,因而形成对立而缺少和谐。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