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到底有多可怕(悬棺未解之谜)
一
放筏于武夷山九曲溪水,还是荡舟在龙虎山上清河边,仰头就能看见两岸的天下奇观:峭拔百仞的悬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远的棺木凌空悬置,或洞穴安放。这就是我国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悬棺葬。
关于武夷悬棺的记载,最早见于1400年前的南朝。顾野王在游历武夷山时,曾见“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寰宇记》)。现已不满二十具,岁月真正无情,一切终成土灰。经C14测定,距今3800至3300年,相当历史上的商代。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武夷山悬棺是世界最早的悬棺,武夷山是世界悬棺葬俗的发祥地。我国江西、浙江、台湾、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都有此类棺葬存在。东南亚乃至大洋洲的崖墓,都受到了武夷山崖墓文化的影响。
武夷山的悬棺称架壑船棺,还有“虹桥板”,就是用来支架船棺或架设栈道的木板。这些船棺有的“船长二丈许,中阔首尾渐狭,类梭形,传为圆木刳成,且具棹楫,然遥望之弗能详也。”也有小的“长丈余,阔三尺” (《武夷山志》)。船棺一般只盛一付骨殖,但“大王峰有四船相覆,以盛仙函,共二十余”;而“金鸡洞内有贮香一船”,贮满香料,却没有骨殖。这些船棺有的是用“楠木刳成”,有的则“嗅之微有香气,咸莫辨其为何木也”(《名胜记》)。有的以陶器等为殉葬品,有的以卵石,或以木盘……武夷船棺以其神秘和独特,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武夷山九曲溪无疑是美丽的,如飘带,似绿绸,逶迤于三十六峰之下;如仙乐,似舞曲,萦绕在九十九岩之间。“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歌咏的就是九曲溪的妖绕和美丽。但我更为这里的悬棺所吸引!那些远古的祖先,为何要把逝者高搁在悬崖绝壁之上? 还要仿以船形备以棹楫?
人类社会的宗教观念产生以后,许多民族的丧葬习俗都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人们根据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将人们的现实生活附加给鬼魂世界。这样人的生命虽已结束,然而鬼魂还与社会家庭保持着联系,冥冥中依然与他的亲人在以前的环境中生活。
祖先崇拜从鬼魂崇拜发展而来,是家庭、私有制产生和发展的产物。人们迷信祖先的灵魂具有佑护后代的神秘力量,因此人们想尽办法来安抚死者,取悦亡灵,祈求得到祖先的保护。
因此有人认为,悬棺是穴居与水上生活融合的反映。亡者可像生者一样拥有住所和用具,享受永久的冥福;也表达了死者对生活的渴望,对山川的依恋。
有人认为,这与鸟图腾崇拜有关。只有在这高高的洞穴之中,死者才可能与鸟儿、与先祖融为一体,一同比翼,找到真正的归宿;有人认为,这是后人对死者的虔敬。“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后人把死者葬得越高就越吉利,就越孝顺;有人认为,这是崇祀鬼神巫术。仙舟载浮着死者,从敞开的洞穴直接渡过冥界;有人认为:“高山险地能防止人兽侵扰,让祖先在宁静幽冥的世界中得到安息。”
有人认为:“崖墓通风、向阳、干燥,能够有利于棺木、尸体和殉葬品的长期保护。”“祖先葬在山崖上,就像星星、月亮一样看着我们,子孙后代会繁荣昌盛。”“依山傍水,是亡灵的依恋和信仰。”“葬得越高,离天堂越近,升天就越快。”这些观念,在一些古籍史载中可以找到。
宋《太平御览·鬼神部》谓闽西等地,有“山都,形如昆仑人(即小黑人),手脚爪如钩利,高岩绝峰,然后居之。棺葬法,每在高峰树杪或藏石窠间”。我想,这些又小又黑的武夷先民,因其严峻的生活,强悍的习性,独特的信仰,再加上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为了让死者永享冥福,在峰峦沟壑间举行了一次次隆重的葬礼,留下了这些永恒的祭奠。
他们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难,梦寐以求的是和平与安宁。为让祖先在一个青山环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永远安息。他们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形成了今天这些独特的景观。
这些船棺或许还暗示着古闽族人的起源。《山海经》有云:“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曰闽中山。”船棺揭示了古闽人与海洋的紧密关系,也表达着“我祖乘船来,我要乘船回”的决心。把棺椁做成船形,摇着船棺架壑升天,幸福地驶向出发的原点。
二
同属武夷山脉的龙虎山仙水岩一带,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便是泸溪。临水悬崖绝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从舟中或地面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悬棺离水面低的数十米,高的数百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整个崖墓群如幅彩色画卷,极具神话色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才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考古队一共发掘了18具棺木,这些棺木都是独根楠木制成,大的重一千多斤,轻的也有300多斤。对13号洞进行C14鉴定,这些文物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也就是说悬棺主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悬棺大小不一,形式迥异。如十二号墓,洞宽50余米,墓室规模巨大,内置十副棺木,显然是大家族几代人的聚葬之所。还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独木制成的“独舟棺”;也有现今常见的“方棺”;还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随葬品多用仿铜礼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其中的“印纹硬陶罐”,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斜织机和印花织物,将我国的纺织机械史推进了500年;在木剑的剑鞘内还发现了类似纸纤维的物质,还出土了以往认为隋唐才有的十三弦琴,比历史记载早了近千年。
根据诸多的陪葬品,考古人员判断,悬棺的主人是我国古代的百越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民族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脉。他们遇水而安,择水而居,死后也选择临水而葬。
龙虎山已发现202座悬棺葬,数量之多,位置之险,造型之奇,世所罕见。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悬棺葬最集中、最密集的崖墓群,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脚下一片清波,头顶百座悬棺。我仿佛穿越到远古时期,有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而神秘之中的神秘,就是古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怎样把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峭壁之上?
最早对这个问题提出解释的,还是那个南朝人顾野王。他把武夷山搁置悬棺的崖洞称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处。后人据此猜测,“云是仙人葬骨”之处(《太平寰宇记》),故武夷山的一些洞穴也就有了升真洞、仙机洞、换骨岩之类的美称。长生不死的神仙也会死去,这当然匪夷所思。但此说也说明若非神仙出手,断难实施这种奇特葬法。因此这些下临深渊,地处绝壁的崖墓,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产生了种种传说,《晋安逸志》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游三蓬,秦时人,少孤,与弟乞奴渔。一日,泊梅溪(地名,在武夷山东)渡口有老翁甚蓝缕,求渡。叩其所往,曰:“皇太姥将宴群仙,能从我游乎?”蓬兄弟幸甚,翁令瞑目坐舟中,但觉蓬蓬如飞。有倾,闻鹤唳,窃视之,则舟已搁岩间矣……武夷民间还传说,“有仙人乘舟渡月而来,将至地,为女子所睹,仙人化白鹤去,船留于此。”宋《太平广记》还云:“或风雨之夕,闻人马箫管之声,及明,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这些故事,都是人们对悬棺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的种种附会。
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诗云:“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当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上海同济大学与贵溪市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个“中国悬棺课题组”,最终确定了一个仿古吊装法的模型,这已成为今天龙虎山景区的固定节目——“升棺”表演。但在龙虎山崖墓的山体上,没有发现任何打桩或者人工钻凿的痕迹,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固定滑轮和绳索的地方,因此这个模型还缺乏有力的证据。对龙虎山古悬棺放置的设想,国内考古界从多个方面给予了论证,现在主要有地质变迁说、堆土说、隧道说、涨水说、机械吊装说和搭架子说。然而这些方法似乎都无法合理地解释这个谜中之谜。
“由于悬棺葬俗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葬法之一,它跨越的时空又很长,因而它需要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科技史学等诸多学科的通力协作,或许才能解开龙虎山千古悬棺之谜,目前破解还为时尚早。”参与龙虎山崖墓考古的一位专家遗憾地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