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1)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2)

这里是一方历经千年的翰墨书香地,更是一处繁盛千年、润泽天下的湖湘文化的圣地。

石鼓书院始创于唐元和年间(806-820),鼎盛于宋,特别是北宋宋仁宗赐额后,成为北宋 “四大书院”之一。

新湖南客户端特别策划《读故事,品古建》,本期走近历经千年的翰墨书香地,湖湘文化的摇篮——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3)

面对达官贵人的子女,书院的管理异常严格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4)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的文化兴盛之地——衡阳。石鼓书院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末,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当初唐代的著名隐士李宽来到湖南衡阳,无意间到了石鼓山,惊讶于石鼓山风光旖旎,令人忘却俗世,心中大喜。于是便在石鼓山上搭造屋宇,在上面静心研究诗词经文。

有许多好学的年轻人听闻李宽在石鼓山上隐居,纷纷上山拜其为师。一传十,十传百,上山拜师的学生越来越多。于是李宽便扩建了山上的屋舍,供学生每日阅经修学。而这个学舍就是石鼓书院的雏形。

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途经衡阳,拜访了这个石鼓书院的前身。他对这个书院严谨治学的风气非常满意,下令奖赏,并且亲自赐名“石鼓书院”。一时间石鼓书院名声大振。后来书院影响力不断扩大,宋仁宗再次赐额。石鼓书院与当时的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受到两位皇帝的垂青,石鼓书院进入鼎盛时期。湖南诸多达官贵人纷纷送其子弟进去修习经书。面对这些达官贵人的子女,书院的管理却异常严格,把他们当作普通人家的子弟一般看待,甚至更加严格。这里不但吸引许多学生,同时也吸引着很多名家大师前来讲学。像苏轼、周敦颐、程洵等文章大家都在这里讲学过。

而这里也培养出王夫之、彭玉麟、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5)

修旧如旧,恢复了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石鼓书院一直延续到了民国,然而不幸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化为一片废墟。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石鼓书院是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按照清朝乾隆年间的建筑风格重新修缮的,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典雅,恢复了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6)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7)

大观楼始建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是石鼓山巅的观景建筑,也是书院里最重要的一栋建筑,位于书院的中心场所。一楼为讲堂,二楼为藏书楼。自宋代起,石鼓书院就建有“会讲堂”,明代时称为“讲堂”,是古人讲学的场所。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8)

其实,石鼓书院最珍贵的当属保留相对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石鼓山体西侧。

石鼓山最早的摩崖石刻为唐代,我国现存唐代摩崖石刻,大量的是善男信女的造像题名,属文人名士的仅有20处,而石鼓书院就有3处。其中一处,“西谿”是衡州刺史宇文炫题写。“谿”同“溪”,解析为“西边的小溪”,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湘江的支流——蒸水。

石鼓书院旅游意义(读故事品古建石鼓书院)(9)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铭俊 实习生 邓子涵整理

资料来源:湖南日报、衡阳日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