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面在北京(江南情苏式面)

绵绵的吴侬软语,古典的江南园林,雨中的清幽山林,淳朴的水乡古镇”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姑苏城~苏州,一个百去不厌的人间胜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苏式面在北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苏式面在北京(江南情苏式面)

苏式面在北京

绵绵的吴侬软语,古典的江南园林,雨中的清幽山林,淳朴的水乡古镇”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姑苏城~苏州,一个百去不厌的人间胜地。

为了弥补疫情带来的聚会缺失,根据阿冠提议,我们“四个活宝”战友经过再三斟酌,决定去苏州三日游。

由于都多次去过苏州,好多景点都游览过,经过仔细讨论和阿冠的提议,这次苏州之行的主题为“苏式面,江南情”,主要去品尝苏式面,感受苏面文化。

3日游的主要景点为寒山寺、山塘街,木渎古镇,平江路历史文化街,观前街,来回高铁,并在网上预订了位于观前街旁的汉庭酒家。

“一曲评弹、一碗苏面,一座水桥,一段故事”,苏州人爱吃面条,也称为“苏式面条”,它象征着江南人“精致、内敛、不张扬”的性格,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下,底蕴十分深厚,一碗苏式面,就像一个温婉可人,知书达礼的江南美女!

“宽汤,硬面、重浇头”,这就是苏式面的特点。

宽汤:就是汤头一定要大,它是苏州面的灵魂,每家有特色的苏州面馆都是用精选出来的食材熬出来的高汤,所谓“吊鲜头”。

硬面:就是面一定要下的硬。如果说汤是灵魂,面就是肉,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才是一碗完美的面。苏州面都是用的龙须面,大锅沸水,紧下快捞,硬且有Q弹嚼劲,不会涨烂。

重浇头:就是浇头要多,而且是锦上添花 。浇头重油、猛火、快炒。现炒出来后必须“过桥”。所谓“过桥”,就是浇头不是直接倒在面里,而是用碟子或者盆子单独端上。

“苏式面,江南情”。

第一天中午在寒山寺景区外吃的面。在小吃街上观察了好几家面店后,最后选择了这家老苏州面馆。

每人一碗苏式焖肉、熏鱼双浇面。

晚上,在观前街看了好多地方,最后选中了一家面店的苏式虾仁面,虾仁是现剥现炒的。

  我们这次去苏州重点品尝的是苏式“三虾面”。它在苏式面价格排名第三,却是苏式面中最有特色的面,也是当季时下的特色面。

所谓“三虾”是指虾籽、虾脑、虾仁。每年的端午前后,雌虾进入产卵期。捕捞到这种籽虾后,均有手工新鲜剥出,虾籽经过小火煸炒,香味横溢,才做选料。

为了吃好三虾面,我们事先在网上做足功课,选定了观前街上的裕兴记。

我们去吃时是118元一碗。

端午前后的籽虾

  手工剥好的虾籽,虾脑,虾仁

虾仁的糯弹,虾脑的高脂,虾籽的鲜香混合在一起,比鱼更鲜美,比蟹更清爽,一碗傲娇轻奢的三虾面把虾吃到了极致,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如果你也想吃三虾面,一定要在端午节前后去,真是籽虾产卵的时期。

香溢满口的“奥灶面”

也许是我们这次姑苏游的主题是“苏式面、江南情”的缘故吧,在苏州老同学鸿年和李总的宴席上,点心竟然也是面:奥灶面。

奥灶面也是苏式面的一种,主要是在苏州的昆山。有传说是乾隆下江南时曾经吃过并赐予“奥灶”二字。l

比较可信的是当时有个颜复兴面馆,又破又旧,但他的面很有特色,生意兴隆。同行们很嫉妒,取笑它为“龌蹉面”。当时有个秀才很不服气,根据吴语的谐音将其改为“奥灶面”,意为技艺奥妙无穷,口味奥妙无穷,从此“奥灶面”的名声不胫而走!

出游的第一天,我们首先游览了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公元502~519年,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原名“妙利普塔明园”,后唐朝贞关年间由当时的名僧寒山主持而改名为“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千年前的唐朝,姑苏城外,一条夜泊枫桥的客船上,一位孤独寂寞的游子张继,望着远处点点渔火,吟出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从而使“寒山寺”和“枫桥夜泊”诗碑闻名天下。

“闻钟声,烦恼清,

智慧长,菩提生”。

寒山寺也是有名的祈福胜地,来寺中撞钟进香祈求平安的信徒络绎不绝,新年之际的第一个敲钟的名额经常引起万人之争!

站在枫桥边,

仿佛又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

在寒山寺留个影,

祈祷也给我们带来满满的福份,

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游玩了寒山寺后,当天下午就去了山塘街

“一个山塘街,半个姑苏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二处好地方,风光无限好”!

山塘街又称“七里山塘”,东起阊门渡僧桥 ,西到名胜虎丘的望山桥,所以俗话说“七里山塘到虎丘”,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江南水乡的典范。

小桥、流水、人家,

这里人的生活充满了古老的气息

一座座石桥,

一条条弄巷,

一户户人家,

青板石、台阶路、乌篷船,

仿佛时空隧道的穿越!

唱戏的戏台

“噱、说、弹、唱”,

这就是苏州评弹。

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

在这里,品一壶茗茶,听一曲评弹,美的享受也!

木渎古镇同姑苏城一样,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小桥、流水、人家,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

传说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了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而的名“木渎镇”,乾隆皇帝对木渎镇情有独钟,六下江南,每次都要来木渎镇。

乾隆皇帝下江南来木渎上岸的码头。

沿着主街山塘街由东向西依次而排的主要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这四个经典都要门票。(我们四个刚满70,免票)

严家花园是严家淦家族的宅院。

严家淦是江苏吴县人,曾任台湾地区副总统兼行政院长。

严家花园占地面积16亩,有春夏秋冬四个景区组成,布局精巧,幽深婉约,是江南园林的经典之作。

乾隆皇帝亲手种下的树

乾隆皇帝下江南来木渎时的御膳。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

观前街地处姑苏城中心,因同地处玄妙观而出名,有150多年的历史,以稻香村、乾泰祥、黄天源,采芝斋等众多名优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誉天下。

玄妙观建于公元276年,已有1700多年历史,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园妙观”,是目前保存的最完好的道观。

观内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建筑,唐吴道子画的老君像,玄宗赞 颜真卿的碑刻,宋代张允迪摹刻称为“四绝碑”,弥足珍贵。可惜,这段时间停观修建,不能参观,有点遗憾。

由于事先做足了功课,这次住宿靠近观前街的汉庭酒店很不错,价格实惠,环境也不错。

正当我们在苏州旅游之间,恰逢老同学顾鸿年也在苏州,承蒙鸿年和他的老同事李总的盛情邀请,我们相会在新城花园酒店。

老同学在苏州相聚,我们的阿冠很是兴奋,侃侃而谈。

酒席上的点心“奥灶面”为我们这次姑苏行的主题“苏式面、江南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阿冠对面情有独钟,一个人吃了二碗!

这次的苏州之行,再次感受了江南文化,感受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特别是阿冠提议的“苏式面、江南情”的主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苏式面”文化,“三虾面”回味无穷!

各位朋友的,苏州是个百去不厌的地方,如果你累了,或者有烦恼了,不妨也去苏州小息几天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