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

昭昭日月,巍巍大明,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这是一个刚烈的王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纳贡,百来后依然荡气回肠;这又是一个极度软弱的王朝,官员士大夫面对敌人的刀剑,望风而投,毫无羞耻心,黎民百姓面对异族统治,浑浑噩噩,忍气吞声,南宋那么怂还存在了几百年,拖死金朝,大明面对大清如秋风扫落叶般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崇祯作为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如大明一样,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勤政,节俭,远离宦官,明朝的灭亡非他之罪,是前面那几位皇帝的锅,毕竟前面的皇帝有人宠幸宦官,有人修仙,有人嗑春药,有人30年不上朝,有人做木匠,各种奇葩,耗尽国力。

虽然王朝覆灭,但他杀死自己直系血脉,自挂煤山,气节犹存。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1)

反对者认为他刚妄自用,好谋无断,滥杀忠良,对敌人心慈手软,葬送大明江山。

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

崇祯是什么人,笨蛋?聪明人?都不是,要我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位自作聪明的笨蛋。

首先我们不说他之前做的啥样,他前毕竟面一大堆奇葩皇帝,有得洗,就说李自成打到北京他是怎么做的。

第一,他不愿意南迁去南京,不想逃跑,抹不下面子逃,作为皇帝,这怎么可以,皇帝就要无耻不要脸才行,但凡要脸那个皇帝就不咋样,勾践为了求生连夫差的粪都尝,这样忍辱负重才能报仇,刘邦为了求生老婆孩子父亲都不要,这样才建立大汉,朱元璋更不要说了,乞丐都当过了,还要啥面子,朱棣也是为了麻痹朱允炆,睡猪圈吃猪食,等等还有许多。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2)

当皇帝就得面厚心黑不要脸,要脸的都没好下场,夫差要展现大国礼仪,吴国灭了。项羽有贵族精神,无颜见江东父老结果就是自刎。李建成争皇位腻腻歪歪,不干不脆,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被李世民反杀,满门抄斩。朱允文更是,想杀叔叔伯伯又磨磨唧唧,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你把朱棣几个藩王弟弟杀了有啥用,不杀朱棣,这不给人家借口奉天靖难吗。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3)

崇祯朱由检的性格明显不行,他像一位有满腔热血的奋斗青年,适合做个为民请命的官员,不适合做个皇帝,

第二,崇祯皇帝杀光了自己的直系血脉,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所以我说崇祯是个自作聪明的笨蛋。

为了免遭敌人的凌辱,你就杀光了直系血脉,皇室子帝生前既然享受了超级待遇,那么就要有面对这种状况的心理承受能力。

你上吊自杀,留下一堆烂摊子不说,南京的朝廷都没有人继承皇位,从旁系中选,明朝的藩王都是当猪养,你让这些王爷怎能担负起这破碎的江山,你最起码把太子先送到南京啊,再不济也送几个 培养过的皇子过去,你都杀了那不全完蛋了,南明后面就是一盘散沙,坐皇位的是一头猪,下面大臣再有能力都不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队友啊。

第三,就是自杀了,啥不选,选个上吊,堂堂皇帝你选了个古代女子的死法,丢人啊,活着不能挽救大明,死了还丢人现眼,皇帝真要有气节你就该自焚,要不抹脖子也行,你杀了你子女,手上拿着刀,怎么就不自杀啊。

我在这里大胆猜测,大概杀光后宫嫔妃与直系血脉后,崇祯自己却怕了,想要逃命,结果没人搭理他,走投无路到了煤山,后面只有一个太监,手上啥都没有,只能上吊。

所以说,崇祯真不行,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非明君也。他就是一个能力不行但又自视甚高的人,做得越多错越多,也是啊,明朝后期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突然出现崇祯这么个勤政节俭不宠信宦官的“明君”,那不是山窝窝里蹦出个棉花,基因突变了吗。

大明的覆灭真是积重难返回天乏力

明朝我们先不谈其他,就从“不和亲,不纳贡,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来说,这四句话听着热血沸腾吧,但这里面除了不纳供都是蠢政策。

首先和亲政策,男儿无能,靠一柔弱女子乞求和平,民族尊严扫地,这是大部分人对和亲政策的第一印象吧。政策好坏先不反驳。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4)

昭君出塞

我们来看看执行和亲政策的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汉光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康熙等等,除了唐玄宗李隆基晚年“不详”,人飘了造成安史之乱,好好的“开元盛世”变得面目全非,上述皇帝哪个比明朝皇帝差,他们都执行的和亲怎么就成了软弱无能的代表了啊。

我们抛开所谓的民族自尊不谈,来说说和亲政策的优点:

第一,争取时间,人在弱小的时候,该怂就得怂,国家也是,鸡蛋是永远碰不过石头的,硬拼只能是鸡蛋碎,石头啥事没有,那几位皇帝和亲,都是为了黎民百姓免遭战乱,和亲是不能争取太长的时间,但总能争取一两年吧,集少成多,好好发展国家,总有报仇的一天。

和亲的女子是痛苦,但她们出生皇室,享受了平民一辈子都没有的豪华生活,总得为国家做贡献吧,汉唐和亲公主嫁过去都是王后,生活哪有那么差。

还有改嫁,拜托汉唐风气很开放的,没那么羞耻,就跟现代社会一样,改嫁很正常好吗,明朝那些文人就是矫情。

第二,和亲能使用离间计分裂异族,和亲公主嫁过去都是正妻,她们生下的子嗣天生就有单于位置的继承权,然而又因为这些子嗣有汉族血统,异族内部肯定有异议,所以要坐稳单于宝座,就要依靠汉人政权,这不就可以用手段了吗?

汉时匈奴后面分成南北匈奴,北匈奴逃到欧洲,后裔建立了“匈牙利”,南匈奴首领是和亲公主血脉,内迁中原,被同化了。

隋文帝也是利用和亲政策影响突厥内政,把强盛的突厥分裂成东西突厥,唐太宗俘虏的吉利可汗只是东突厥大汗,要是突厥没分裂,李世民没那么容易打败他。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5)

而且汉唐后期的和亲,都是控制异族的一种手段,汉唐强盛,周边异族小国耗尽家财只为求取公主,不亏,说是和亲但都是皇帝赐婚,公主嫁过去后,会很快控制那些小国的内政外交。

其次是“君王死社稷”,第一部分已经说了,作为君王死反而是一件简单的事,怎么忍辱负重,报仇血恨才是一件艰难的事。

最后来说下,明朝皇帝广受后世好评“天子守国门”,我真不知道这些皇帝咋有脸说“天子守国门”。

第一,朱棣迁都北京就没打算守国门,北京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蒙古高原与东北,可以有效压制草原游牧民族与东北游猎民族,怎么到了后世人嘴里就成了天子守国门,这不是歪曲事实吗。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6)

明朝盛世”昭宣之治“丢掉了安南,丢掉了长城以外所有据点,朱棣五征漠北建立的战略优势被朱高炽父子败光,后面只能被动挨打。

第二,明朝那些个皇帝,说天子守国门,根本就是抬举他们了,他们只是被动挨打,汉唐定都长安,才是真正的“天子守国门”,汉朝文景时期,匈奴一度打到长安附近,但汉朝部队殊死抵抗,一寸山河一寸血,把入侵的匈奴部队包围,让他们损失惨重,后面再也不敢大规模深入。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7)

长安也在边境附近

唐朝李世民刚登基时吉利可汗不也打到长安城下,但唐人刚烈,玉石俱焚,吓到了吉利可汗,后面再也没机会了。

汉唐才叫天子守国门好吗,明朝就是天子挨打,不敢还手,蒙古人与满人进出关内就跟自己家一样,每次洗劫一番,明朝那些个天子躲在北京城内没事也不反击,看着百姓遭殃,这叫守国门?

明朝不亡,天理难容,虽然是汉人朝代,但明朝统治者也没把百姓当人,层层盘剥,我们印象中的强盛大明只在永乐时期,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大明的灭亡太快太快,老百姓抛弃了大明。

同样异族入侵,东晋存在了百年一度北伐,南宋虽然软弱,但也有岳飞北伐,双方僵持百年,南明存在还不到10年,呵呵,为什么,没有百姓怀念大明,巴不得早点灭了,亡国奴屈辱但活得下去,明朝末期老百姓活不下去。

“衣冠禽兽”就是老百姓形容的明朝官员。

明朝之所以会亡全因崇祯不争气(崇祯是否替前任皇帝背锅)(8)

明朝官服刺绣都是禽鸟与兽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