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名方猪心汤(于右任题名鲃肺汤)

张仲景名方猪心汤(于右任题名鲃肺汤)(1)

苏州西部有江南名镇木渎,“渎”即小河,地名源出于“木积于渎”。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在镇西灵岩山上为美人西施建“馆娃宫”,当时从水路运来成千上万根越国进贡的神木,把山脚下的小河堵塞整整3年,因此而得名“木渎”。后来,当地百姓就用剩下的木头造房,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小镇,这就是木渎镇,至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木渎是苏州城外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木渎十景、灵岩山十八景、天平山十八景、尧峰八景等。古寺、名树、奇岩、甘泉遍布其间,前往游览的海内外人土摩肩接踵。游客中午可在木渎镇上的“石家饭店”就餐。石家饭店的名菜“鲃肺汤”,历来有“江南第一汤”的美称。石家饭店始称“叙顺楼”,开业于清代乾隆五十年(1790年),老板叫石汉。到20世纪20年代,由石汉重孙石仁安(又名石和尚)经营,当时已初具规模。1926年,民国名人朱德的老师李根源看到军阀混战,政局日非,退出了北洋政府,隐居苏州西郊的小王山,常来叙顺楼品尝石家菜。老板石仁安请李老书写店名。李老题了“石家饭店”四字,从此叙顺楼正式更名为“石家饭店”。

张仲景名方猪心汤(于右任题名鲃肺汤)(2)

1929年,于右任先生偕友人自苏州去江南名镇光福,游太湖赏桂花,返回途中来到木渎石家饭店就餐,品尝到“斑肺汤”,大为赞赏,即席赋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尤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并且亲书“名满江南”四字的横幅。因于右任是诗人、书法家、资深记者别人就以讹传讹,将“斑肺汤称之为鲃肺汤”。当时,曾有人讽刺于右任连斑鱼都不知道。这确实是冤枉了于老。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对于苏州一带的吴侬软语听不真切,故把“斑肺汤”误听为“鲃肺汤”。此事被沪上的一位新闻记者获悉后,作了报道,自此“鲃肺汤"的名声更响。李根源先生后来为石家饭店题写了“鲃肺汤馆"四字橫幅,老板将题字置于镜框内,悬于雅座门楣上。自此,楼上雅称“鲃肺汤馆”。由于李根源先生的题诗题字,加之此菜味美汤清,入口即化,食之开人牌胃,成为蜚声中外的珍馐,终被编入《中国名菜谱》。石家饭店的名声从此更为之大振。

张仲景名方猪心汤(于右任题名鲃肺汤)(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