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长盛不衰的秘密就在于此(人人都有的牛仔裤)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yiduiread
壹读君 | 西叉七
听说每个人的青春里都会有一条牛仔裤,嗯,至少瘦过的时候有。别以为牛仔裤都长一个样,有人做过一个牛仔裤辞典,原来牛仔裤还能分成五大类28款,每一款还都有名有姓呢。不过,这么火的牛仔裤,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
世界第一条牛仔裤出现,因为它很耐穿
1853年,美国西部淘金正热,Levi Strauss也来到了旧金山,开一间杂货店,一边卖着衣服、毯子之类的东西,一边做着他的“美国梦”。当时的矿工、铁路工和工厂工人们,因为做的尽是些辛苦粗苯的活,裤子很快就磨坏了,都很希望能有一种寿命长一点的裤子。Levi就试着用帆布做了一种高腰工作裤(waist overalls),结果很结实耐磨,深受欢迎。
裤子卖了好些年,Levi的名气和资本也都积攒了一些。到了1872年,作为裁缝的Jacob Davis写信给Levi,告诉他如果在裤子接缝的地方打上铆钉,就更不容易开裂,还建议一起去申请专利。
Levi Strauss和Jacob Davis
1873年,两人拿到了专利。在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布料后,他们决定用结实的丹宁布去生产工作裤。丹宁布的命名“denim”,也许真的和法国尼姆进口的布料(法语“de Nimes”的意思是“来自于尼姆”)有关,但是当时他们生产的第一批丹宁牛仔裤,布料来源的的确确是美国本土制造。嗯,这么有版权意识,也难怪人家能红起来,没错,这个Levis就是现在牛仔裤时尚界鼻祖的那个Levi’s。
这之后,裤子的外观也在不断地改进。1973年在牛仔裤后袋缝上了双行弧形缝线,美观又结实;1886年裤头后面缝上了象征Levi's质量和强韧度的“双马皮章”;1901年屁股后袋增加到了两个;1922年增加了可以穿皮带的腰带袢......那些现在的牛仔裤标配的装饰,在当时可都是应顾客需求、有实用价值的,尽管现在被当作了山寨的标识。
Levi’s的裤子撑得住“两马分尸”,你说牢固不牢固?
有竞争,牛仔裤花样就多了起来
看到Levi的生意越做越大,其他工厂也开始跟风生产了,要是因循原有的东西,他们自然拼不过Levi's,只有创新才能胜出,成立于1889年的Lee就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1911年Lee推出了第一条背带裤,虽然背带裤现在是用来装嫩卖萌的,但当时它真的只是单纯用来防污的。1913年又推出了第一条连身工装服Union Alls,外套和裤子连起来,让工人得到全面的保护。Lee虽然成立得晚些,却靠着这种“作死折腾”的大胆变革,得以和Levi's并列。牛仔裤本来是扣钮的,1926年Lee推出了第一条拉链牛仔裤,像我们今天大多数的裤子一样在正前方开档,还因为创新的U型设计,让裤裆变得更舒适。
1926年,世界上第一条带拉链的牛仔裤Lee的101Z系列
Levi’s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创新式样玩不过Lee,就开始打起女性的主意了。1938年,Levi’s率先推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条专门为女士设计的牛仔裤,早期的牛仔服公司Lee和Wrangler也在1949年相继投产女式牛仔裤。当时的女性接受不了在正前方的拉链开口,拉链被移到了侧缝。直到20世纪50年代,“女权主义”兴起之后,女式牛仔裤的拉链才从侧缝又移到了中间。
1949年Lee的Lady Lee Riders系列
二战期间,结实耐磨的牛仔裤作为美军指定的服装,跟着军队一同进入欧洲。战后和平世界,各国交流加深,牛仔装也在欧美地区流行起来了。但是这时的牛仔裤再也不局限在朴实工装或者严肃军服了,而是进入了时装潮流,还因为年轻人的疯狂追捧,一直永葆青春呢。
牛仔裤和牛仔有关系吗?
虽然牛仔裤的诞生一开始和牛仔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多亏了牛仔的形象,才让牛仔裤开始被人熟知,这种裤子中文翻译成“牛仔裤”,多少也有他们的功劳。
因为Levi为加州矿工发明的“工作裤”,材质牢固,也很适合“套马的汉子们”长期在马鞍上磨损裤子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这种裤子也成了每个牛仔的选择。就这样牛仔裤在美国中西部的体力劳动者中流行起来了。
从1903年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开始,西部牛仔一直被塑造成侠客英雄的形象,穿着的工作裤的牛仔带上了光环和传奇色彩,正是因为这种粗犷又浪漫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把“jeans”翻译成“牛仔裤”看似任性,但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火车大劫案》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农场度假热”风行,东部的阔人纷纷跑到中西部去“体验人生”,也见识到了这种“装有铜铆钉的神奇古怪裤子”。1928年,《Vogue》杂志的一位编辑从怀俄明州观光牧场归来,带回了一张自己的照片,还说:“身着这样的牛仔裤,足以让人露出整个曼哈顿都无法媲美的微笑。”牛仔裤从此就随着他们进入美国东部市场了。
摆脱了工厂和田野的“乡土气息”,不再局限于工作服,再加上生产商为了互相竞争,一直挖空心思去把自家裤子做得更好看、更舒适,牛仔裤在日常着装中就很容易能凹出随性休闲的感觉来,一下子就成了城里人的心头好,也渐渐成了流行服装。
西装配上牛仔裤,看脸看身材随性又休闲
1935年,早在各家牛仔裤产商都还忽视女性市场的时候,美国《Vogue》杂志的流行专栏就刊登了妇女穿着粉色工装裤的照片,这才是真“boyfriend”风。
二战期间,因为战争物资紧缺,牛仔裤只供应给前线的工人和士兵,牛仔裤不仅随着美军的脚步进入了欧洲市场,同时也因为越紧俏越需要,反而刺激了牛仔裤的流行。
牛仔裤怎么就成了反叛的代名词?
其实那个时代也有过很多类似的工装裤,却只有牛仔裤经久不衰,原因很简单,它后台硬啊,拉上电影和明星来“炒作”,成为爆款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
20世纪50年代,马龙·白兰度在电影《美国飞车党》中,皮衣、机车、牛仔裤,形象粗犷冷酷;詹姆斯·迪恩在《无端的反抗》里,白T、夹克、牛仔裤,自由又浪漫;两大男神都是行走的荷尔蒙啊。而穿着牛仔裤的玛丽莲·梦露,不仅性感,一股子青春活力都要蹦出来了。
左起,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
玛丽莲·梦露,猫王Elvis Presley
1954年,猫王Elvis Presley的音乐也开始风靡美国,他穿着牛仔裤在舞台上扭屁股的情景,年轻人觉得很酷毙了,但是保守的政府却以“低级下流”封杀他的节目,烧毁他的唱片。
现在好像很常见呢......
其实这种对牛仔裤的“偏见”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19世纪30年代,摩门教领袖杨百翰就曾谴责“纽扣式前裆裤”是“通奸裤子”。Lee在1926年开始用上拉链的时候,牛仔裤也背上了“能激起性欲”这个锅。到了1944年,美国《生活》杂志因为刊登了一张两位卫斯理学院女生身穿牛仔裤的的照片,也是争议不断。起初人们把牛仔裤和不良青年画上了等号。
Levi’s曾经试图用穿牛仔裤的好青年洗白自己
但因为战后遗留了各种社会问题和思想危机,青年更加激进了,反映到服装上,他们脱去正统古板的制服,模仿明星,穿起在当时还没被大众承认的、不登大雅之堂的牛仔裤。政府的操控反而让年轻人更加愤怒,也让牛仔裤开始有了自由反叛的意味。依靠明星光环往往只能昙花一现,正儿八经地为自己代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牛仔裤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到了1958年,大约90%的美国年轻人都有一条牛仔裤。
60年代的牛仔裤更是成了反战反传统的先锋。美国嬉皮士运动开始兴起,加上当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流行,许多年轻人离开家庭,到处流浪。牛仔裤不仅结实耐磨,靛蓝染料的味道还可以驱走荒野中出没的响尾蛇,十分适合这种“在路上”的浪荡生活。有一个统计,《在路上》出版后,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而“垮掉的一代”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也让牛仔裤在“反叛”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因为牛仔裤曾经是美国二战时前线的军工裤,60年代反对越战、追求和平的年轻人选择牛仔裤来代表战争的残酷回忆,表达他们对主战政府的不满和抗议。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举行的反越战大集会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不论男女都穿着牛仔裤。1969年号称 “爱与和平”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几十万的年轻人也穿着牛仔裤来凑热闹。
讽刺的是,在西方国家象征反叛的牛仔裤,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也成了禁忌。按照冷战思维,牛仔裤被冠上了“资产阶级罪恶文明”的名头,民主德国当局还把1953年的工人起义归咎于穿着“牛仔裤与德克萨斯衬衫”的西方煽动者。
牛仔裤作为裤子界的“叛逆青年”,它自带的属性——自由平等、身体解放、张扬个性,对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的青少年也有致命的吸引力,苏联执法部门还因此创造了一个叫“牛仔裤犯罪”的罪名,意思是:“在不惜以任何手段获取牛仔布制品的欲望驱使下发生的犯罪行为”。
苏联讽刺美国牛仔裤的漫画
既然国家明令禁止,牛仔裤就只能通过走私获得,当时苏联人平均月工资比200卢布还少,一条普通国产裤子卖10-20卢布,而一条黑市上的牛仔裤能卖到150-250卢布。就像法国左翼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的:“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卫星电视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牛仔裤成了全世界年轻人对抗主流社会的“武器”。
60年代的年轻人用牛仔裤宣扬个性,各路设计师当然也要“蹭热点”、紧跟潮流,也因为他们,到了70年代,牛仔裤开始进入高级时装领域。这些名头响当当的设计师像Ralph Lauren、Oscar de la Renta、Geoffrey Beene和Calvin Klein当时都设计过牛仔裤,还赚了一大笔钱。既然牛仔裤变“高级”了,也衬得起上层社会精英人士了,他们也不再苛守刻板的形象,穿起了这种 “出身低贱”的裤子。穿着牛仔裤的教授学者拉近了和年轻学生的距离,公主国王乃至国家领导人穿上牛仔裤,精心塑造自己亲民平等的形象。1976年,吉米·卡特穿着牛仔裤去发表自己的总统竞选演讲,十分心机地为自己制造话题。
穿着牛仔衣登上时代封面的卡特总统
从这以后,牛仔裤才算是真正流行开来了。1984年,牛仔裤就在全世界卖出了八亿五千万条,大概是当时世界人口数量的六分之一(1984年世界人口数量47.85亿)。但是80年代全民流行的牛仔裤从此就乖乖进入主流了吗?答案是一个大写的“NO”,要知道,牛仔裤的骨子里可一直是反叛的。既然70年代开始得到众人认可,那下一阶段就该来点不一样的了。为了和那些穿着全新牛仔裤昂首阔步、趾高气扬的“精英人士”区别开来,牛仔裤就是要脏兮兮、有破洞才带劲。
80年代牛仔裤的“造作”——为了再次展示出对抗社会的姿态,那就需要以某种方式毁损才行。最初在牛仔裤上划口子的人,当然不是为了炫耀时尚。不管是刻意破洞,还是不规则的扎染花色、磨白做旧,“街头风”正好是牛仔裤和社会主流保持距离的方式。既然以“磨损破烂”为荣,穿旧穿烂了的牛仔裤再也不用担心众人眼光、赶紧扔掉去买新的,购买周期就变长了,购买数量也减少了,这是对当时高消费社会的一点点反抗。
和工厂流水线统一生产出来的“商品”不一样,起初牛仔裤上个人创作的“破旧感”,当然会带上自己的想法和个性,也就宣示了“所有权”,拒绝毫无个性的商品化大生产。
但是破洞牛仔裤最后的抵抗,最终还是被主流时尚给吸收了。哪怕是工厂统一生产出来的破洞,看起来也是独一无二的。当时日本出现了一群时尚博主,整天记录着自己牛仔裤的做旧过程。Vivienne Westwood和Dolce & Gabbana这些设计师也开始把这种风格的牛仔服饰推上T台。1988年,美国《Vogue》的新主编Anna Wintour(《穿Prada的女王》的原型)也选择了一个穿着Guess磨白牛仔裤的模特,作为她上任首期的封面。
90年代之后,破烂风格的牛仔裤在高端定制中就更常见了,牛仔裤也已经进入了高级时装的主流。Tom Ford曾经为Gucci设计过一款刺绣、串珠、还饰有羽毛的牛仔裤。裤子破破烂烂,有些宽松,挂在模特的胯部,却卖出三千美元的高价。而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在店里售卖之前,第一批货就已经被预定一空。”薇诺娜·赖德、麦当娜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在预定名单中。
Winona Forever
如今的牛仔裤,低腰紧身是性感,宽松阔腿是“胖子福音”,破洞磨白是朋克,低裆窄脚是嘻哈;有十几美元的平价快销,也有镶满钻石水晶的高端定制;牛仔裤hold得住各种风格,每个人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它的流行是自下而上的,现在成了全民的狂欢。
就像安迪·沃霍尔在《波普启示录》中说的:“真希望我也能搞出像牛仔裤那样的东西——值得铭记的、家喻户晓的。”
参考资料:
1. 《History of Levi’s 501 Jeans》,Levi’s官网
2. 《Lee -源于1889年的牛仔传奇》,Lee官网
3. 《永不褪色的丹宁:一段关于牛仔裤的漫长历史》,Jenni Avins,VICE
4. 《Levi’s百年古董藏品展 故事从一条1890年的501开始说起》,Voicer
5. 《美国牛仔裤》,John Fiske
6. 《牛仔裤的故事》,七是,科学公园
7. 《从牛仔裤看美国文化》,黄霜
8. 《时间沉积出牛仔裤的美国文化》,刘钢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和壹读君勾搭的传送门
010-85690155
人才招聘:recruitment@yidutianxia
文章投稿:tougao@yidutianxia
商业合作:business@yidutianxi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