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项目的由来,马拉松的由来你知道吗
马拉松属于一项户外运动,它是由多人参加的,通过你自身条件控制速度去完成一段非常远的距离路程。来自各个地方的选手集中到举办城市进行比赛,也是种文化上的交流。那么你们知道马拉松的起源是来自哪里吗?马拉松训练计划有哪些呢?今天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欢去尝试不一样的新鲜事物,马拉松就是一项刺激而又神秘的运动,因为你不知道在比赛中会发生什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马拉松的起源是什么,下面就学习一下吧。
马拉松的起源
起源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
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派一个士兵回去报信。这个士兵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次事件,在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定了马拉松这一比赛。把当年送信者跑的42.193公里的距离作为比赛路程。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发展
马拉松现场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才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在首届奥运会举行的马拉松赛之后,马拉松便被世界广为流传,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次。
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
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
由于马拉松比赛一般在室外进行,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绩,没有世界记录。2004年1月1日,国际田联宣布了一项新决定包括马拉松在内的公路赛跑和竞走项目将告别只有世界最好成绩的时代,开始拥有世界纪录。国际田联宣布这个决定后,英国长跑女将被正式认定为女子10公里、20公里和马拉松三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而波兰人的一位男士则是男子50公里竞走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拥有者。
马拉松训练计划
长距离跑
这个训练计划的关键,就在于安排在每个周末的长距离跑。从第一周的5公里,到赛前的30公里,直到最终完成全程马拉松。如果时间紧张,平日里的训练里程缺席一次两次问题不大,但每周的长距离跑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
休息
这是第二重要的事。在设计训练计划的时候,每周长距离跑的里程数并非直线增加,而是留出了“减量周”,供身体休息恢复。科学家发现,在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24-72小时),之充分的休息能更好促进肌肉生长,也就是说休息时,你在变得更强。
对于初级马拉松选手,本计划在周中的训练也安排了两天的休息时间,每周4次的练习就够了,不用每天都跑。
慢速
特别是在进行周末的长距离训练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体力提前耗尽影响训练质量。往精确了说,比马拉松比赛配速每公里慢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对于准备首马的跑者来说,既然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那么很可能不太清楚自己合适的马拉松配速应该是多少。
不用担心,在跑长距离的时候,维持自己觉得舒服的速度,开跑之后以可以轻松和同伴谈话为准即可,随着距离的增加,或许难以全程都能轻松聊天,这也没关系,后半程能保持同样的速度完成训练里程就是胜利。
跑走结合
以村上春树为代表的严肃跑者,总以全程“一步不走”为荣。诚然,跑下全程是个壮举,但是为了安全顺利完成首个全程马拉松,跑走结合绝对是个靠谱的策略。在长距离训练时,如果在里程后半觉得跑不动了,可以试试每跑5分钟走1分钟调整,或是跑1公里走500米调整,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步,一直向前。另外,在赛场上,中途喝水的时候也需要慢下来步行。
交叉训练
在初级训练计划中,周末第二天安排的是交叉训练。首先,什么是交叉训练?在跑步之外,其他类型的运动,有助于巩固肌肉、心肺的水平状态,都可以算作交叉训练。比较推荐的有游泳、自行车。不太推荐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容易导致受伤。
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模拟测试赛等等进阶内容,对于准备首马的选手了解一下没有坏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切不可盲目上量,超过身体承受能力而受伤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跑步日志
写跑步日志,记录每天训练的里程、时间,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加上线路、跑鞋、训练感受等等内容。记忆总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所以跑后立刻记录下来很重要。在每周、每个月的训练计划告一段落时,回头翻看当时的跑步记录,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10%法则
遵循“10%法则”,每周跑量增加不要超过前一周的10%,给身体充分的时间来适应逐渐增加的运动量,可以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每三到四周给自己留出一个“减量”期。不要连续不断一直增加每周的跑量,“减量”期和“10%法则”一样能够让你尽可能低远离伤痛。减量后的周跑量大约控制在前一周的50%-80%的里程即可。
训练间隔
马拉松新手不用天天都跑,每周跑3-4次即可保持状态。其中包括一次长距离,两次距离稍短一些的轻松跑,以及一次速度训练(可选)。长距离跑和有一定强度的速度跑前后要留出充足的回复时间,安排轻松跑或跑休,不要连续高强度训练。
心率监测
有条件的话,在跑步时进行心率监测,了解一些心率训练法。把每次的数据记录在跑步日志里,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对自己平时的心率状态有一个精确的把控。如果发现某天跑步时下自己的心率明显比平时高,那就说明最近练的比较狠,身体需要休息。
力量训练
每周增加1-2次力量训练,例如健身房器械、瑜伽、普拉提等,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增强自己的无氧运动和身体协调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运动认识自己,学会倾听身体的发出的声音。如果身体感到疲惫,就休息;如果感到训练太累,就减量。要记住,健康永远排在第一位。
马拉松注意事项
心理准备
对于马拉松这类的耐力项目而言,心理准备永远比身体准备要重要。大家都知道马拉松难,但是大部分参加过马拉松的人都表示真正的比赛情况会比预想的更难。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且享受比赛的前提。
赛前体检
这是必做的一件事。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好,跑马拉松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长跑不同于日常锻炼,周全的准备让你无后顾之忧。赛前体验一般大会都会有,建议大家按时完成。
食物的准备
每当你跑到半路有可能会感觉肚子饿,因此在比赛的时候可以在口袋里放一些巧克力,压缩饼干等,重量轻热量高的食物。
对于世界级的水手来说,他们是不用带的,因为在前面跑志愿者手中的食物就为他们准备的,不过对于初次跑的人来说就需要到些。其次比赛前的一个晚上可以吃些高脂肪的食物。
合适的装备
装备里最重要的是合适的鞋这不需要多说,关于鞋的挑选也有很多文章介绍。除了鞋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装备是内衣。对于女生而言合适的内衣需要稳定且不束缚,对于内裤的挑选材质我认为是最关键的。
纯棉的内裤汗浸湿之后会影响步伐而且体感会冷,而涤纶虽不会被浸湿但在步伐之中会有不舒适感。所以在正式比赛之前穿上所有装备完整试跑一次是很重要的。
营养
碳水化合物提供跑者主要的能量来源。马拉松训练过程中,65%的卡路里来自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复杂碳水化合物;10%的卡路里来自蛋白质;20%--25%的卡路里来自不饱和脂肪酸。除了能量的摄入,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水盐平衡。
训练重要,同样的休息也很重要。不可以每天都处在高强度训练的状态中,每两次训练中需要减少训练量来交替训练强度,休息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训练的水平,高水平的选手一定是会休息的人。
很多人所谓的休息就是躺着或是大吃一顿,而其实散步、慢跑或是瑜伽、游泳这一类的活动穿插可以让身体换换“脑子”的同时还保持体能,不失为高质量的休息方式。
马拉松前四个小时的准备
一般来说,马拉松比赛是在8点开始的,我们不需要这么早,不过这不是上班,你需要起床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吃早饭,到赛场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排清体内垃圾的准备,因为在赛道上如果你找不到厕所是很尴尬的事情。最近的北京马拉松比赛就出现这样一个情况,主办方的厕所提供的不充分,使很多人尿红墙的情况。
严防受伤
要对自己身体的不适感保持敏感。长跑最容易引起的就是过度使用型的损伤(髂胫束综合征,髌骨疼痛综合症,足底筋膜炎等等),这些伤在最初时都会有相应的症状,最普遍存在的就是疼痛。
而很多新手在准备马拉松的时候会忽略一些小疼痛,这都为之后的恶化埋下了祸根。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有很多的城市都会举行大型的马拉松比赛,各个地方的选手都可以参加,不分领域,不分国界。本文介绍了马拉松一些户外运动的注意事项及它的由来,希望帮助选手们能够在以后比赛时准备的更加充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