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长头巾(承载印度历史与浪漫)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宇同】近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访问印度时,专程参观圣雄甘地故居并用甘地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纺车纺线。这架纺车早已成为印度外交的“明星”,许多国家领导人到访印度的新闻报道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其缩小版的复制品还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纺车,曾经作为国家独立的象征成为印度国旗的备选图案,更是印度人心中传承历史与文化的媒介。即使在今天,印度的不少地方依然能见到纺车的身影。
由自行车轮改造的现代纺车
“最小”与“最大”纺车
甘地故居的这架纺车是典型的印度传统卧式手摇纺车,印地语称为“查卡”,包括锭子、绳轮和手柄等部件。纺线人面对纺车坐下后,通过手摇转动右侧的手柄,带动绳轮转动,绳轮带动锭子以相对较高的速度旋转,从而将棉花纺成线。纺车的工字型底座及其他主要部件都是木制的,印度用来制作传统纺车的木料主要来自巴布尔橡胶树和印度楝树等。相传印度历史上还有用檀香木制作的纺车,那曾是每个印度女性梦寐以求之物。在纺织工业化之前,纺线是多数印度妇女都要从事的家务劳动。即使一些富人家庭的女子也会纺线,因为人们习惯以此来判断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而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姑娘纺出棉线的粗细,纺线越细,姑娘往往能嫁得越好。那时候,还有幸运的姑娘会从娘家获得一架檀香木纺车作为嫁妆。当然,这一现象从印度严格保护檀香树后已经消失。
如今,在印度的农村以及个别传统城市家庭,依然能听到纺车工作的声音。聪明的劳动人民也对传统纺车做出因地制宜的改造,比如有人把废旧自行车轮去掉内外胎后作为纺车的绳轮,转动起来比木头制作的还更加顺畅。也有将小型的纺车作为旅游工艺品出售的,商家将纺车绘上印度特色的装饰图案,有的还镶嵌上骨雕、玻璃甚至各色宝石,其价格自然不菲。
在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康诺特广场,2017年建起了一座纺车博物馆,馆内展出了从古至今各具特色的纺车,特别是讲述了纺车在印度如何从一件普通的劳动工具变为国家独立象征的故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馆门前的一座巨型纺车模型。其长8米,宽4米,高1.2米,重量达到5吨,也许只有印度传说中力大无穷的猴神哈奴曼才能转动它吧。
后来,喜爱纺车的印度人又借庆贺甘地诞辰150周年之际,在新德里的卫星城诺伊达竖起了另一个尺寸更大的纺车,其高度达到2.5米,号称印度最大的纺车。不过该纺车是用1250公斤废旧塑料制作的,体现了甘地自力更生精神与现代环保理念的结合。据报道,印度的能工巧匠还造出了最小的纺车,其长度只有1.7厘米。
“给我们带来自由”
位于古吉拉特邦的甘地故居,其实是甘地基于理想中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建立的一个“乌托邦”式农庄。而纺车正是这种模式中最关键的一环,它可以为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工作机会,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由于甘地的推崇,纺车逐渐成为印度独立的一种象征,特别是在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多次入狱和绝食后。即使入狱时,甘地还带着一架小型纺车,在狱中坚持纺线。甘地曾说过,纺线的过程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能够较快地进入一种类似“禅定”的状态。据报道,2013年,甘地曾经在狱中用过的一部小型纺车在英国进行拍卖,被一神秘买主以11万英镑(当时约合100多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买下。二战期间,甘地就曾将纺车作为礼品送给来访的贵宾,并称纺车“给我们带来自由”,是“印度赢得独立的武器”。
新德里纺车博物馆门外的钢铁纺车
据记载,早在1921年,印度国大党就曾为独立后的印度设计过国旗,当时的样子与现在的印度国旗类似,也是橙白绿3道横条,只不过中间的图案是一辆纺车,据说这一设计就源自甘地的思想。当印度1947年真正迎来独立的时候,人们考虑到纺车的形状过于复杂,不易绘制,遂改用其他图案代替。
纺车旁的吟唱
纺车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自古以来的文明。据说,古时候依托纺织为生的人们视纺线为神圣的活动,他们在纺线前先把从寺庙求来的圣线缠在纺车上,还要烧香才开始使用纺车。妇女们还会在纺线的时候唱起颂扬神灵的赞美诗。而农村妇女们聚集在一起纺线的地方,往往成为当地的信息集散中心,她们喜欢在这里分享生活中的烦恼和秘密。从古至今,纺车旁的吟唱诞生出许多诗和民歌,成为印度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比如一首旁遮普民歌就唱道:“纺车的每一次转动,都让我想起你。”
纺车还是印度“占卜”的媒介,相传人在做梦的时候梦到纺车可以预示未来的运程。比如梦到纺车周边长满了草,是不祥的预兆;梦到给纺车的轴上油,也不吉利;而梦到用黄金和宝石装饰的纺车,代表富贵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