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

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大批篇幅来描述姜维,书中姜维资质绝佳、文韬武略、运筹帷幄,深得诸葛亮信任,甚至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成为了诸葛亮的正式接班人,可惜姜维却没有学到诸葛亮的品性,纵然天纵奇才,却没有名垂千古。后世口中的姜维是多面的,是复杂的,有人说他是光复汉室的忠臣,也有人认为姜维是祸乱苍生的奸佞,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历史上真正的姜维!

历史人物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1)

​诸葛亮一生为了匡复汉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于五丈原,姜维就成了诸葛亮留给蜀汉的最后遗产,诸葛亮临终前希望其能够继承自己的遗愿,继续匡扶汉室,完成天下统一,姜维的个人能力,我们后人无从得知,但是从诸葛亮的种种表现也可以看出姜伟的才学。

  • 姜维最早其实是马遵的手下,诸葛亮进攻祁山,姜维成为了诸葛亮的手下败将,诸葛亮不计前嫌,着重培养这个手下败将,在诸葛亮眼里的姜维,天资聪颖,善于军事,既有胆义,又有谋略,可以担任自己的继承人,于是诸葛亮姜维收为徒弟,还让他担任征西大将军,从诸葛亮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姜维此人的才华。同时姜维还有一个优点是诸葛亮无法媲美的,姜维可以亲自带兵上阵,征战沙场,这样的姜伟能文能武,文韬武略,是千古难遇的将才。
  • 诸葛亮病逝以后,司马懿兵临城下,进攻蜀国,此时的蜀国全靠姜维主持,姜维临危不乱,雷战鼓,立战旗,司马懿是出了名的多疑,姜维也正是利用司马懿的这个特性,故意摆出一副很有信心的样子,果然司马懿中计,看到对方士气大振,气势汹汹,开始怀疑诸葛亮死讯的真实,于是立马撤退,姜维不费一兵一卒,保全了蜀国,归国以后将为被册封为平襄侯,成为了蜀国位高权重的大将之一。

历史人物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2)

​然而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姜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首先率领大军平定了蜀国四周的一些小叛乱,第二件事情就是依照诸葛亮生前留下来的策略,以退为进,一步一步的蚕食魏国,姜维一生发动了十一次北伐,胜五次,平四次,但最后蜀国还是败在了姜维手中,如果说姜维的前半生光彩熠熠,那么他的后半生则不得不让人怀疑此人到底是何居心。


诸葛瞻败亡,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投降,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经灭亡,但是大将军姜维的所作所为却让人有些迷惑,姜维其实有三条路。
  • 第一条,力战不屈或者以身殉国,这样子就成为了名垂千古,忠于蜀汉的忠臣,或者是跟随刘禅保护刘婵一生,在魏国做一个官员,这也算是尽心尽力的忠诚,要么就是解甲归田,拒绝曹魏拉拢,从此不问世事,也算是忠义之士,如果按照古代的价值观来说,这三种路无论将为选择哪一种,都是值得称颂的忠诚,没有人会贬低他,怀疑他。
  • 历史上的姜维,却选择了假降反叛,首先投降曹魏,撺掇钟会叛乱屠杀了魏军的将领,妄图复国。早在公元二百六十三年,姜维就曾经和钟会有了渊源,当时的姜维用几万军队挡住了钟会的二十万大军,这一战赢得相当漂亮,只可惜姜维有了地利有了人和,却偏偏少了天时,没等到钟会粮尽,却等到了邓艾的援军,刘禅的一封降书,姜维只能投降。

历史人物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3)

  • ​千算万算,姜维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姜维来到曹魏之后钟会不计前嫌,对姜维很好,甚至连出门都坐在同一个马车上,姜维也帮助钟会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邓艾,此后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策反钟会,同意跟随姜维,重立刘婵为皇帝,当时的姜维信心满满,感到复国有望,甚至还写了一封密信给刘婵。公元二百六十四年正月十八,姜维计划败露,蜀汉真的完了,钟会被出卖,在成都不敌胡渊战死,姜维挥剑自刎,蜀汉,正式在三国舞台上谢幕。

当然,姜维的这个行为代表不了蜀汉,他这个反复无常的举动,也让后世一直感到难以理解。本来姜维投降魏国,成为了魏国臣子,那么他此时反叛为公则是不忠。

钟会对待姜维这么好,姜维却包藏祸心,想要除之而后快为不诚,当时刘禅和蜀汉的大臣们被软禁,姜维却在这个时候选择反叛,无疑是将刘禅与蜀汉众臣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的所作所为是不义,果不其然,姜维在此时谋逆导致魏军大怒,大肆报复,成都数日才平息,甚至牵连到了许多的无辜百姓,甚至姜维自己的家人都死于兵乱之中,关羽的家人也被灭门,这个行为绝对称得上是不仁,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诚之辈,岂能名垂千古。


这个时期的姜维已经不是当年一心一意匡扶汉室的蜀汉大将军,反而像是一个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可以出卖故交,出卖同僚,不顾家人和百姓生死,祸乱苍生的奸佞,其实这一战也是一场赌博,如果姜维胜了,那么它就成为了留名千古的复国英雄,功成名就,输了则身败名裂,显然命运的天平并没有倒向姜维,本来可以让姜维声名大噪的战役就这样将姜维的名声葬送。

历史人物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4)

​回顾姜维的前半生,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姜维作为一个降臣,来到蜀汉以后,他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哪怕有诸葛亮的支持,但是在其他的文武百官眼里,姜维终究不是与自己长期共事的同事,所以在蜀汉朝堂之中,姜维根本没有什么根基,只有诸葛亮一个靠山。

但是诸葛亮死后,姜维就要自己面临朝堂之上的暗潮翻涌,宦官当权,昏君当政对于姜维来说,在这朝堂之上站住脚,是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十一次北伐之中,其中有一次几乎马上就要攻入长安了,可惜在朝堂之上的宦官挑拨之下,居然有人相信姜维会谋反,强行让姜维赶回成都,导致姜维前功尽弃。

历史人物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5)

​纵观姜维一生,是复杂的,也是多面的,他是匡扶汉室的忠臣,继承诸葛亮遗愿,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只是到死都没有完成这个理想,姜维也只能饮恨自杀;同时,姜维也是祸乱天下的奸佞,华夏文明倡导“尊王攘夷”,华夏百姓的福祉远远高于君臣利益,更高于个人功名,姜维为了自己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做下了不忠不义不诚不信之事,祸及苍生,这就是姜维一生最大的错误!

【参考文献】

《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