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理学的核心思想(亚圣孟子其思想及其学说)
孟子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出现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儒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后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学说,继承并发展了儒学之道,构成了完整的孔孟思想体系,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享有很高的盛誉。孟子和孔子一样,其名永不衰落。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是鲁国孟孙氏之后。
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出现在酝酿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战国时代,闪射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光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孟子对社会分成“劳心”、“劳力”两部分人,反映了客观真实性。孟子由于他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洞察力,肯定了当时社会由统治者、被统治者或剥削者、被剥削者,或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部分人组成。孟子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人类自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之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社会人口都毫无例外地分成“或劳心、或劳力”两大部分,而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孟子的这种划分,把历史上的客观存在的事实道了出来。孟子主张仁政要从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做起,让人民有起码的生存条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曾为使民休养生息,让人民终身饱,赡父母,养妻子,免于死亡而周游列国,为此奔走呼号。孟子同情人民疾苦,敢于替民请命。
但孟子受历史所限,其思想也有其保守性:
孟子强调复古,怀恋古制,是一个眼光向后看的保守的政治家。从先秦中国历史的比较长远的背景来考察,孟子的政治主张比孔子还要保守、落后。孔子只希望重建文武周公的盛世,孟子却想建尧舜之道的社会。他的这一政治主张是要把社会从进步时代拉到原始状态去。孟子的仁改学说的政治目标是行尧舜之道。尧舜之道,按照孟子的解释,就是“孝梯而己矣”。孝悌的实质是亲亲。孟子把亲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事亲,事之本也”。
亲情被孟子强调为仁义之实和一切大事的根本。很明显,孟子施仁政的目的是回到实行尧舜之道的理想社会,“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和“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的先验论,反映了孟子在社会历史观上圈于唯心论而不能自拔,是典型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从他这一理论上看,孟子是一个持唯心史观的思想家,他同所有的古代思想家一样,都受历史和时代的限制。
孟子治国的三件大事,反映了他的治国主张,但比起先秦其他治国主张还有倒退之处。孟子讲仁义,倡仁政,主张与民休养思想,对治国举出了三件大事:一是信仁贤;二是尚礼义;三是有政事。据史学家评判:孟子认为重要的,儿乎都讲了,唯独不曾强调刑法。先秦的儒家或法家,都强调德、礼治国,绝无否定刑罚。在这里孟子讲的三件大事,并非疏忽刑罚,而是与他的仁政学说和亲亲的主张是一致的。因此,这在治国方略上,比起其他学说来说是一个倒退。
孟子84岁辞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孟子》。它既是孟子一生的思想、言论、行为的总结概括,也是他与弟子共同完成的纪实史录,是儒家的又一部经典宏著。为后人研究孔子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孟子不愧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几千年来,只有孟子与孔子相提并论,有“孔孟”之说,历史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享受其殊荣。尽管他的思想是复杂的,但在思想中所饱含的唯物、唯实的倾向和民主的思想精华,为后人所铭记。孟子一生不为名禄官爵所动,矢志不渝地宣扬自己的思想,上至君主,下至平民,为世人永远称道。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