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

1905年8月20日,日本东京赤坂区一座民宅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孙中山宣布同盟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十六个字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孙中山认为清朝政府就是鞑虏,应该将其赶回东北。当然这种提法后来被袁世凯放弃,改为“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推翻满清的统治。可查阅资料发现,日本人曾也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为何?这是日本刻意为之的结果。

1894年10月,日军击败清军占领东北重镇九连城。为了接下来的战事顺利,日本作了一系列的舆论准备。据日本《日清战争实记》中的记载,“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

除了日军到处贴告示,还邀请了当时著名间谍,有着中国通之称的宗方小太郎,让他写一篇名曰《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的告示。在告示中,宗方小太郎将日军描绘成“解救”受到满清压迫的中国人的“大救星”。

短短一篇告示,宗方小太郎从满清“夺取”明朝政权说起,“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4)

宗方小太郎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激化满汉之间的矛盾,进而为自己服务,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日军的这一策略无疑是成功的,日军在进军的路上,当地老百姓早已四散逃亡,清军更是不战而退。

甲午战争后期,马关条约即将签订。日军乘胜入侵台湾,宗方小太郎随军记录。这次,宗方小太郎故伎重演,又发挥了奇效。宗方小太郎在日记中写道,“(老百姓)哀求宽大施恩,垂怜拯救穷民流离之苦,称我为大明国大元帅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5)

这样的记载,着实让人非常震撼。显然,日本利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是为了自己的侵略做准备,这点值得我们警惕。

参考资料:《日清战争实记》、《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

注:本文由历史李老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