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怎么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忆乡愁)

建设美丽乡村怎么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忆乡愁)(1)

秋色中的美丽海庄村 通讯员 丁洪军 摄

建设美丽乡村怎么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忆乡愁)(2)

秀美乡村 通讯员 黄复兴 摄

建设美丽乡村怎么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忆乡愁)(3)

美丽的乡村民居 通讯员 丁洪军 摄

建设美丽乡村怎么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忆乡愁)(4)

实施危房改造后的坝盘古寨

建设美丽乡村怎么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忆乡愁)(5)

响乐村新农村民居 通讯员 朱玉明 摄

核心提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新的历史时期,安龙深入推进实施乡村发展振兴战略,聚焦“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农业产业带动,依托特色乡村旅游带动等,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奋力开创美丽“六乡安龙”乡村振兴新局面。

安龙县因地制宜,结合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加快,一个个“富、学、乐、美”的亮丽村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一幅幅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新图景正在广袤的荷都大地渐次铺展。

安龙县自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以来,集中人力、财力,大力实施“六项行动”计划。2010年以来,该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43587.09万元,全面夯实农村“水、电、路、房、寨、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群众宜居环境。

2017年,全县建设了100个村16366户7.2万人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21.52亿元,建成通村硬化路101.1公里、通组路709.323公里、串户路424.51公里;完成危房改造2575户,同步实施“三改”1790户,保障群众住房和卫生健康条件;投资3276.5万元,完成123个光纤宽带或4G基站建设项目;投资1663.97万元,完成7个深度贫困村和34个非深度贫困村的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投资5816万元进行小康寨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村庄风貌,形成示范引领、样板带动、全县同步的整县创建大格局。

数据,让广大人民群众用最直观的方式界定出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见证着安龙美丽乡村建设化蛹成蝶的过程。

春日融融,大地吐绿。在安龙县国家科技农业园区里,暖阳照进1000余亩的百香果智能温室大棚里,一排排绿油油的蔓藤缠绕在钢架上,郁郁葱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园内,绿意盎然的木瓜藤叶铺满廊架,绿满枝头的葡萄枝叶等精品水果以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棚外,红彤彤的玫瑰园惹人心醉。各种各样的鲜花吐露芬芳,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花海尽收眼底,与四周的山峦、美丽民居交相成映,游人在花海间迂回穿梭,按下快门的瞬间,让游客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大秦农业公园是安龙国家科技农业园推进农旅融合的一个示范点,是集现代农业种植、都市休闲农业、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科技农业园。

在大秦农业公园,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田园乐趣,现代化高效农业的蓬勃生机和一个园区、城镇、景区深度融合,以及集生态、观光、休闲和精品、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都市“后花园”,而且更让人们感受到依山傍水而居的村民正依托园区发展的优越条件,激发创业激情和探寻致富商机。

立足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跃村以大秦农业公园建设为契机,依托旅游热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大力实施民居改造,打造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该县在该村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对大秦农业公园内的者跃村260户民居进行亮化改造。

“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中,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这里的旅游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形成旅游生态链,让家园更美,让百姓更富。”驻者跃村脱贫攻坚指挥所指挥长、五人小组成员刘万金坦言。

随着一大批农村公益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广大群众提升了生产生活质量,在不断探索着致富商机的同时,也分享着改革发展成果。村民王胜云便是其中之一。

“小桃妹,客人来了,快点出来招呼……”刚到栖凤街道响乐村小地名叫老鸹山的王胜云家,三楼的洋房让人感到很舒心,他和妻子胡长桃正在打理着自家的农家乐。

“以前我和朋友一起做建筑工地的,现在看到了旅游发展的商机,就在家里开了一个农家乐,让更多的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家饭。”谈到现在开办得火热的农家乐,王胜云满脸是笑。

王胜云夫妻俩开办的“农耕园大碗菜”农家乐,在当地是第一家。因食材地道,收费公道,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菜吸引了来自四川、广西、兴义等地和附近的回头客。

“很多时候都忙不过来,特别是节假日,每天都有10多桌人吃饭,全家人忙得团团转呢!”老父亲王德华越说越有劲。

“去年盘点下来,一年到头有40来万块的毛收入,累也值得!”谈到收入,妻子胡长桃腼腆地说。

在该村,腊味轩、鑫聚缘、农耕园一品农家等这样的特色农家餐馆陆续开办了10多家,生意越做越红火,日子越过越甜蜜。

春风又绿小河畔。四月的打凼,流水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漫步其中,空气清新,移步换景,令人心旷神怡。

走进安龙县钱相街道打凼村时,已是傍晚时分,一缕缕余晖斜照整个村庄,放学后的孩子们在宽敞的广场上追逐嬉戏,寨子里年迈的老人们在院落下休憩闲聊,很是惬意,显得格外动人与和谐。

“是啊,我们的寨子就是好,自从寨子建好后,寨里喜事一桩连一桩啊!”说到寨子的变化,村民王天虎心里感概万千。

事实的确如此,这里的村民们尝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甜头”。

步入村民王天虎家,一座金黄外观的新房映入眼帘,屋内宽敞明亮,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各式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和以前的老房子相比,现在住起来舒服多咯!”王天虎笑着说。

不仅是他家变样了,整个寨子都变了模样。路通了,圈舍改造了,公厕修好了,村民实现了盼望已久的“走路不湿鞋、做饭不烧柴、村村寨寨亮起来”的愿景。

对当地人来说,打凼的“新貌”弥足珍贵,当地人正在盘算如何凭借生态资本更好地发展。

徜徉在打凼村,你见到的不仅是白墙黛瓦美景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还能见到青山环抱间蕴藏着无限“钱景”与商机,这里世代种田为生的农民“打点”着自己的村庄和人生的幸福,农家庭院经济等新兴产业在这里孕育而生并快速兴起。

布依八大碗、踏溪人家土菜馆、重阳树饭庄等一个个美名其曰的农家乐在不断兴起。在该村,10多家让游客现场体验制作和品尝原生态美食的农家餐馆相继开办。

打凼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2011年,被评选为“贵州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2014年,又被列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花开蝶自来,打凼凭借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吸引近10万人(次)前来休闲观光。

如今,村庄美了,农家火了,民富了。

乡村风光美如画。美的不仅是村子,村民们也新开辟了增收致富的一道门。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民居亮化、生活富裕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梦已成真。

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在这些乡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充分体现,而这,仅仅是安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惊鸿一瞥。

如何提升乡村品格,挖掘内在底蕴,构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安龙县决策层棋高一等,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实际,以点上开花示范带动打造村级产业升级特色,引导村民现代产业支撑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并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格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能人带路,产业致富”的新路。

山间林野,阡陌交通,一幢幢石头墙面的青瓦民居错落有致,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田园画卷。这,就是安龙县钱相街道纳汪村的典范样板。

“以前我们村的环境不是很好,现在可好了,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石头村’,今天我们农民过的生活比城里人还好呢!”常年在外跑长途货运的村民潘兵风趣地说。

道路通了,路灯亮了,圈舍改造了,村民实现了盼望已久的“走路不湿鞋、做饭不烧柴、村村寨寨亮起来”的愿景。

今天的纳汪变了模样。“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让人记住了无限乡愁。

美丽乡村引客来。该村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村寨旅游业助农增收致富,稻花鸡、稻田鱼、杀猪刨汤饭馆等一个个农家乐不断火起来。

像纳汪村一样,安龙县笃山镇梨树村一带的村民们正感受着“美丽乡村”建设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又是一个周末天。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几辆旅游大巴陆续驶入全国第一个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安龙笃山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而梨树这个深山小村庄,早已习惯了拥抱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

“现在,我家每个月有近万元的收入,比原来收入多了不止十倍。”开攀岩布依农庄和乡村旅馆的王忠说,以前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看到村里发展的好前景,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回乡,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了。

精准贫困户张万安是梨树村的低保户,他把自家的房屋改造一番后,开起了农家乐,火爆的生意直让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安龙县笃山镇紧紧围绕第三产业发展目标,找准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推动旅游文化医养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生成旅游新业态。依托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导扶持景区周边村寨积极开发乡村休闲购物、农耕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产品,兴办农家乐,延伸景区旅游触角,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收。

同样,家住安龙县笃山镇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园旁边的村民刘选兵,依托安龙打造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园为契机大力发展农家乐,便利的交通使得游客纷至沓来,他一天忙于接待南来北往的游客,收入不菲。

“村庄变美了,村民也在自家门口创起了业,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来给广大农民的直接受益,让他们有了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路上,梨树村副主任覃丽英讲述着近年来村子里的变化,满足、喜悦的神情写在她的脸上。

“美丽乡村我的家,农村不比城市差……”一首首歌谣唱出群众的心声。

山更绿了,寨更美了,民更乐了……这是安龙当下许多美好的新农村景象,一幅幅漂亮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画卷正逐一地呈现在广大群众眼前。

荷都的村村寨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安龙县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特约记者 王 健 通讯员 黄星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