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

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每个人的生命线都会画出两条路。

一条是自己走的来路,一条是别人给的回路。

至于来路和回路的长度,我们是无法控制的。

有的人空活百岁,来路极长,然而当他离开这个世界后,留不下一丝痕迹,回路的长度趋近于零。

有的人英年早逝,来路短的很,但他的音容笑貌精神气质却被世人传颂铭记,回路的长度是无限。

据说,在来路这边记住你的人越多,那么在回路的世界里你的能量场便越强。

1993年6月24日端午,一位年轻人在日本发生了意外,6天后不幸逝世,年仅31岁。

到2020年6月,他已经离世整整27年了。

岁月将他淹没了吗?没有。

不仅没有,他年轻而倔强的形象反而日渐清晰。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听他的歌曲,讲他的事迹。

他正在被更多人讨论着、学习着和牢记着。

对这位年轻人来说,他的回路长度已经快接近来路了。

可很显然,他的回路还远没有走完,也绝不会停在这区区27年上。

他,就是Beyond乐队的灵魂队长,黄家驹。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1)

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墓地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

家驹就长眠在这里。

蔚蓝色的海阔天空映衬着这块方寸之地,一把吉他在墓碑顶端静静守候着主人。

金属狂人,气息犹在。

每年有无数人到此探望,来的人都会被墓前的题词吸引。

摇摆精神永垂不朽。生命不在乎得到什么,只在乎做过什么。

有不少后浪歌迷总会留言问,黄家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其实上面这两句题词已经给出了答案。

当有些词汇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时,会给人超强的距离感,比如热爱、坚持、开创、改变等等。

为什么有距离感?因为做起来太难。

但把这些词放在家驹身上你会发现,原来它们是触手可及的,真的有人能把它们诠释得立体真切。

今天是6月24日,明天又到端午。

思来想去,还是回顾一下家驹在世时的名场面吧,聊作思念。

这些名场面,几乎都出自他的演唱会和访谈,换句话说,都与音乐有关。

看完这八大名场面,相信你会重新认识他。

名场面之一:现场秀滑棒吉他

1986年7月25日,台北演唱会。

在此之前,Beyond有过两场小型演唱会的经验,分别是永远等待和剖析聚会。

按原计划,这次是Beyond和小岛乐队一起到台湾演出,说直白点,就是典型的拼盘表演。

没想到,Beyond的演出大受观众欢迎,主办方这才临时在7月25日加演了Beyond专场。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2)

家驹早期玩滑棒吉他照片

当天的曲目都是早期的经典之作,Myth、永远等待、谁是勇敢等,临时创作的纯音乐台湾也十分耐听。

在演唱Long Way Without Friends时,家驹现场送上了大段娴熟的滑棒吉他前奏,大漠孤烟,神秘缥缈。

家驹在演唱会上演奏滑棒吉他,这样的场面可以说是尤为珍贵了。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3)

影像虽模糊,热力却滚烫。

汗水从额头流到了脖子,极简的白体恤,精瘦的黑汉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聚光灯打在芬达电吉他上,辉光一片。

那一刻,家驹的眼中和身上,音乐之火在肆意燃烧。

遗憾的是,当时家驹的国语极为生涩,甚至还说错了许多话。

幸好观众们沉醉于音乐,没人太在意这些。

名场面之二:木吉他演奏弗拉明戈

1987年10月4日,超越亚拉伯演唱会。

Beyond五子时代的又一场精彩演出,乐器狂,金曲炸。

solo部分,先是叶世荣的鼓和黄家强的贝斯,接着是刘志远和黄贯中的电吉他速弹他,嗨翻全场。

家驹头戴警帽身穿皮衣,酷傲十足。

他用一把黑色的Martin木吉他,弹奏了一段弗拉明戈风味的solo,节奏明快,婉转动听。

现场观众多次调皮捣乱,故意加快拍子打乱节奏,使场面一度失控。

家驹并没有生气,满脸带笑地互动,只是吉他solo唯有草草收场了。

这一时期,正是家驹对异域风格音乐情有独钟的时候,1988年之后,他再也没有创作过此类作品了。

如果你觉得耳边好歌匮乏,不妨试试昔日的这些另类佳作,一定会让你倍感新鲜。

名场面之三:撕心裂肺送远仔

1988年4月30日,苹果牌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结束后,Beyond由五子组合迈进四子时代,年龄最小的刘志远正式离队。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4)

最扎心的追忆,最跨界的吉他solo,均诞生在本场演唱会上。

虽然苹果牌演唱会没有任何影像资料,但我依然将这两个场面归类到家驹名场面之列,因为这是他音乐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一页。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略有遗憾。

一曲撕心裂肺的追忆唱罢,家驹说了很长一段话:

这时候我想说一点严肃的事,每个人在不同时间和成长过程里都需要不断转变,小时候我们有好多梦想,但梦想都难以实现,大了之后我们更想要实现很多理想。可能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想法吧,比如我们乐队的成员远仔,跟我们合作了差不多三年时间了,他有更伟大的事要做,他跟我们说要离开我们,希望远仔在将来的日子里更加有成就,我们一起鼓励他好不好?OK,这首歌我一定要唱,因为这首歌好可怜、好惨,所以我要唱!我的人生里面不是要人可怜,不是要告诉人家听怎么惨,生活里面有很多小节令我们很无耐,但是不需要告诉别人我们怎么惨,怎么可怜。我很喜欢自己这首歌,因为我们这首歌能让你听到,我们不是很惨,我们不是要人可怜,我只要告诉别人听生活中的一点无耐,有时也要忍耐下。歌名叫再见理想。

再坚强的硬汉也有脆弱和伤心的时候,家驹也不例外。

除了以歌言志,他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漆黑空间可否给我点光,冰一般的手不知方向。

名场面之四:电吉他撩歌剧

同出自苹果牌演唱会。

家驹弹的是经典歌剧《卡门》里的一段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与原作的诞生时间,相隔141年,这是真正的跨界跨时空对话。

严肃的鼓点,魔性的电吉他,速度先慢后快,别有一番滋味。

这段即兴solo很短,却让人百听不厌,很上瘾。

名场面之五:大地和一无所有在北京唱响

1988年10月15日和16日,北京演唱会。

这是Beyond乐队第一次来内地开唱,也是首都体育馆第一次迎来香港乐队。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5)

连续两晚,Beyond在首体献唱了多首经典曲目。

内地观众对粤语根本听不懂,直到国语版大地唱起来,观众席才真正活跃起来。

大地(Live)BEYOND - Beyond北京演唱会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6)

大地,家驹作曲黄贯中主唱,Beyond走向成功的里程碑单曲,中国风非情歌,唱到今天,它还是热歌金曲。

大地这样饱含家国深情的经典音乐,在北京唱响,意义非凡。

此行,家驹等人还登上了万里长城,为日后创作长城埋下了伏笔。

10月15日下午,崔健与家驹进行了会面,两人就音乐聊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当晚,家驹翻唱了崔健的一无所有,作为回应。

一无所有,崔健的成名曲。

大地,是Beyond的成名曲。

两支传奇作品,在同一场演唱会上相遇。

历史一刻。

名场面之六:教歌迷唱交织千个心

1989年12月5日-11日,真的见证演唱会。

真的见证演唱会,连开7场,影响力仅次于生命接触。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7)

刘志远和梁翘柏组成的浮世绘乐队,是本场演唱会的特邀嘉宾。

无论是衣着造型还是台风气质,此时的Beyond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偶像乐队了。

偶像,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意味着更多责任和担当。

在唱交织千个心之前,家驹感慨地说:“有很多人不停地唱和平和爱心的歌,但永远也打动不到发动战争的人的心,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继续唱下去。”

家驹教歌迷逐句学唱这首歌的场面,也成了Beyond不可多得的经典镜头。

名场面之七:生命接触成永恒

1991年9月19-23日,生命接触演唱会。

Beyond播放量最高、传播度最广的演唱会,没有之一。

对这场演唱会的经典场面,相信很多歌迷都能如数家珍。

像冷雨夜的贝斯solo、灰色轨迹的双吉他、Amani的和平鸽手势和断弦事故、再见理想的悲情讲话、非洲元素的展现等等。

家驹也留下了无数金句,最有名的当属这句了:

大家都会觉得很奇怪,通常演唱会都会有一些特别的嘉宾来捧场,我们BEYOND没什么大面子请到特别嘉宾,但是我们很开心很开心找来了很多很特别很特别的嘉宾,我们今晚特别的嘉宾就是,红堪体育馆里全场的观众!

不夸张地说,生命接触演唱会全程都是名场面,没有死角。

Beyond超高的人气和家驹的落寞,形成了强烈反差。

离开香港的打算,已经初见端倪。

其他照片和视频就不放了,只放一张家驹的非洲照吧,切合演唱会的主题。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8)

生命接触,已是永恒。

名场面之八:我哋呀访谈

1993年5月2日,我哋呀音乐会。

在这场回家演唱会后的一个多月,意外发生。

现场,Beyond送上了十多首新歌旧曲,尤其是那首超长的纯音乐演奏,无比珍贵。

演唱会结束后,四子接受了采访,主要是家驹在说,其他三人只能见缝插针地补充。

黄家驹十大劲爆现场(黄家驹的八大名场面)(9)

家驹谈了他对音乐创作、音乐风格以及港乐的看法,那句石破天惊的“香港没有乐坛”,正是出自这次访谈。

他是站在高处无情地批判么?当然不是。

字里行间尽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看看今日的香港乐坛,想想昨天家驹的警示,一声唏嘘。

看完这些名场面,你有何感想?

黄家驹,为音乐而生,他毕生都在为音乐艺术奔忙和付出,这也是他赢得后人尊重和铭记的根本原因。

与家驹有关的名场面,并不止上述这些。

在不同的人心里,一定珍藏着不同的影像。

这些场面,永远流传。

1993马来西亚不插电时家驹说过,1994年,后见……

我们并没有如期再见到他,但他一直就在左右,未曾离开。

全世界有70多亿人,别看人数如此巨大,其实大体只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使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第二类是眼睁睁看着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第三类是连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都浑然不知。

生命不在乎得到什么,只在乎做过什么。

在乎和不在乎之间,有一杆看不见的秤。

黄家驹的来路并不长,但走得饱满精彩。

他的回路长不见底,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他从未刻意设计过自己的来路和回路。

他只是用力追随了内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