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腿猫基因强大吗(矮脚猫属于劣种基因)
看到有位网友说曼基康的矮脚基因是劣种基因——关于矮脚猫的争议是个老话题了,之前也聊过这个问题,感兴趣可回顾之前的文章《曼基康到底有没有基因缺陷?聊聊小短腿曼基康》。但看到文中提到“劣种”这个词,多少让人感到不适了。咋地,矮脚猫吃着你家大米了?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绝对“优势基因” 和“劣势基因”。基因优劣只有对于环境的优劣。
讲个例子,远古时候人类有个近亲人种叫弗洛里斯人,他们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岛上,他们身高最高不过1米,体重最重不过50斤。关于他们的起源,有种说法是在海水水位线降的很低的时候,一批人类初次抵达了弗洛里斯岛并在那里生活,后来海水再次上涨,暂住在小岛上的人就被困在了岛上,由于物资的匮乏,那些长得人高马大的人,需要的食物也多,于是在岛上都饿死被淘汰掉了,长得矮反而形成了生存优势,经过几代之后,弗洛里斯的人都成了小矮人。对于那个时期在弗洛里斯岛上的人来说,长得矮成为了一种优势,长得高反而成了一种劣势。
回过头来再说矮脚猫,早在1944年就有人类记载矮脚猫的信息,矮脚猫除了比其他猫咪腿短点儿,能吃能喝能睡能跳,虽不能像其他猫咪一样炸了毛能“飞”两米高,但其弹跳和敏捷度也是短小精悍(一些被主人养成猪的除外),况且当下宠物猫的生存环境相对舒适,其短小可爱的形态又惹人疼爱,矮脚小猫咪又没有什么坏心眼,把它们当作宠物猫来养有何不可呢?说的再残酷点,就算不幸流浪街头也不至于落个命数已尽,77年前它们的小短腿祖先都能存活下来,他们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呢?
不要再拿矮脚猫的健康说事了。
现代社会中,被认为矮脚猫最早的品种基础于1983年被发现在美国,从那之后,矮脚猫品种在全球慢慢开始展开培育。当一个新品种走进公众视野时,必然会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医学上很多学术杂志早期是对矮脚猫的突变骨骼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个“新”品种猫咪的骨骼和脊椎健康方面表示担忧。
但是,后面的长期观察也表明,即便矮脚猫的短腿基因,导致了腿部的骨骼与正常猫咪的骨骼有所不同(当然不同,因为腿短嘛),但是这种骨骼结构并没有影响到脊椎健康问题。这个品种自开始培育到现在也经历了38个年头,目前也没有一篇权威的研究文章能佐证这个品种是有问题的。
还有一些“漏斗胸”“关节炎”“心脏病”“多囊肾”等一系列的病,也不要都往矮脚猫身上硬扣,当然矮脚猫也有几率患病,但这些病都是只要是猫就有概率会得的病,并不是说矮脚猫的品种患病概率就会大一点。
所以,矮脚猫这个品种目前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多数个体的矮脚猫身上发生的病症,也适用于其他猫种,客观上不存在于哪种猫比哪种猫更难养。
还有一种绿茶的反对观点今天也顺带聊一聊。
有些“反矮人士”会有这样的评论“人类真是自私残忍,为了自身的喜好不惜培育这种畸形猫咪,真是可怜!”至于人类自私残忍我是非常的认同,要照这么说,可怜的不止是猫,那些猪,鸡,牛岂不是更惨。
你去看看工业化的养猪场,母猪被关在小隔间里,甚至连转身都做不到,更别提要散步或四处觅食了。这些母猪就被这样没日没夜关上四星期,生下小猪,但小猪立刻被带走养肥待宰,而母猪又得带去怀孕,准备再生下一批小猪。
再去看看商业化养鸡场里输送带上的小鸡。如果是公鸡或是缺陷的母鸡,就会被丢到输送带上,送进毒气室让他们窒息而死,再用自动搅碎机搅碎,又或者直接丢进垃圾堆,让它们互相挤压致死。每年有上亿只雏鸡就这样在养鸡场里丧命。
(图自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我们不说我们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这种姿态显得太傲慢。以人类的立场来看,对自身有价值的事物当然要去发展,有些动植物具有食用价值,有些动植物具有精神陪伴价值,要是连这个也杠认为人类自私和残忍的话,那肉也别吃了,菜也别吃了,做个菩萨吧! 猫觉得自己可怜不可怜我不知道,但矮脚猫不是畸形猫,他是自然的一种基因突变,他的成长中并没有痛苦和不便,寿命和长腿猫相当,人们只是发现了这个可爱的品种并把它培育成陪伴人类的宠物猫。
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堆没用的,就当是为是喜欢猫的朋友增加点谈资,为热爱矮脚猫的人士提供点“弹药”,在日后遇到“反矮人士”的时候可以拿来battle的素材吧。
最后放个梗…在网上无意中搜到了一个这个问题。。。
然后看到下面的回答笑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