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一)能找出并概括《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两篇课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共同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桃花源记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桃花源记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复习课教案)

桃花源记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能找出并概括《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两篇课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共同点。

(二)增强根据课文间的联系进行整合学习的意识。

(三)辩证地看待古人的社会理想与今日的“中国梦”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复习一下《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

二.知识能力梳理

(一)内容梳理

1.阅读《大道之行也》,根据课文内容思考,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天下为公: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一个人;选贤与能:通行社会的筹码是高尚的品德和横溢的才华,而非出身、血统;讲信修睦:社会成员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帮扶、讲究诚信、崇尚和睦。

2.阅读《桃花源记》,根据课文内容思考,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环境优美、远离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与外界互不干扰——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道统世界。

3.注意:《桃花源记》内容梳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重探桃花源。

4.陶渊明描绘的世界是真的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不是真的,处处志之却不复得路的现实已经说明桃花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5.既然是虚假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花费笔墨来描写它?为什么要描写,因为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陶渊明在文中表达桃花源的美好,以及渔人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其实就是含蓄地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二)主旨篇

《桃花源记》:这篇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从而抒发诗人渴望远离世俗现实的的心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写作特色篇: `

《桃花源记》

(1) 层层设疑的写法。

为了把桃花源捕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设疑的写法。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体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只说主人公是个渔人,姓名也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也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记号却又找不到了,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最后再虚写一一笔,说高尚土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一丝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来,桃花源这个虚实难定的仙境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进"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规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愿望,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语言简洁,清新自然。本文仅用三百余字就异常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层层深人,井然有序,没有一一句多余的话。陶渊明的文章不事雕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读后却令人有清新如画、诗意盎然之感,这是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语言来表现丰富深厚的意蕴的结果。

《大道之行也》

(1) 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井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社会的构想。(2)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气势。

小组讨论:

比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异同。

提示:

一、文章注重角度的不同。二、写作背景不同。三、作者思想不同。四、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不同。五、写作目的不同。

不同点:

预设:第一、《大道之行也》注重于要改变社会的性质;《桃花源记》注重用虚构的故事来改变人们的思想;

第二、《大道之行也》写于秦汉时期,摘录于《礼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于东晋时期;

第三、作者思想不同。《大道之行也》的立足点是从整个社会的大局进行改造,是古人对于实现“大同”社会的渴望,对于未来充满憧憬,思想比较积极。

陶渊明用“世外桃源”来揭示他自己对于官场污浊黑暗的批判,他的理想社会是人们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躲起来自成一国,不与外界沟通,较为消极。

第四,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不同:

《大道之行也》描述没有奸谋、盗贼的世道,政府统治下人才辈出,社会和睦,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关爱,家庭美满,人人能为这个“大同”社会出力。

《桃花源记》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陶渊明希望在一个永无战争的和平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无需政府存在,只要村民自治。他写了一个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人们悠闲自在。这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更何况是别人呢。

第五,写作目的各不相同:

《大道之行也》是当时人们希望有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是对政府提出的期望。也是间接对春秋时期战乱频繁的批评。

《桃花源记》则是对东晋社会的间接批评,当时社会极端腐败,统治者内部动荡,统治者剥削和压迫人民,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最黑暗的时期,战乱多发,他几次仕途和回归田园生活让他写下了《桃花源记》,他描绘了一个现实无法找到的美好环境,以美景表现人们自己的思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东晋社会的间接批评。

相同点:

第一、《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所描写的理想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

《大道之行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和《桃花源记》的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类似,从中可以看出两个理想社会里,人人都有职业,都有美好的家庭,老人孩子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人们十分和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故外户而不闭”和“村中闻有此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这两个社会都是人人富裕,无私奉献,不会计较,社会风气良好。

第二、都借作者的笔表达了人民的不希望战争,反对剥削,只求和平的愿望。

第三、都是一时无法实现的理想。如《桃花源记》在结尾暗示点明“世外桃源”的不存在。

六.习题链接,巩固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