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是三腿金蟾(三条腿的金蟾蜍)
俗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似乎皮肤粗糙,满身疙瘩黏糊糊的有毒的癞蛤蟆或者叫蟾蜍,非常的丑陋叫声也聒噪,令如今很多朋友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您知道吗?咱们古人跟现代人不一样,他们可喜欢癞蛤蟆了,不仅癞蛤蟆可制成“蟾酥”能入药,还因为原始社会的先祖们对生育力强大的癞蛤蟆产生了强烈的生育崇拜。
女娲补天
怎么说呢?你看癞蛤蟆或者叫蟾蜍也是属于蛙类动物了,“蛙”与“女娲”的“娲”有同音,有一本历史文学专著叫做《生殖崇拜文化论》,说神话传说造人的大神女娲,本来是远古时代母系氏族首领为原型创造出来的,那个时候,医学不发达,营养跟不上,年纪轻轻人就挂了,多生孩子才能延续子嗣,让部落兴旺发达,那人口就是生产力。
母系氏族
因为劳动工具很简陋了,生产效率也很低,部落的吃喝拉撒全得靠女性采野果,缝补兽皮、种作物来维持生活,女性地位极高。男性只能算是女性的附庸,女尊男卑,生的孩子是只知其父不知其母,“娲”也被用来尊称部落联盟的最高女酋长,而女娲最初的本意,就是指那个蛙类动物的蛙,蛙类大肚如孕妇且非常多产,每次产卵多达5000枚,很容易让古人产生敬仰之心。外加古时候那是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蟾蜍等类习性使然,会根据旱涝程度,叫声有大有小有密有疏。古人就觉得这个蛙类会预言气候决定收成非常的神奇。
良渚纹面玉蛙
像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就出土了一些玉石蛙,既体现着多子多孙繁衍不朽的原始崇拜,又代表着对某种操纵天气的神秘力量的卫服。后来古人又觉得,这个蟾蜍怎么冬天就死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又活了,就误以为蟾蜍冬眠还有蜕皮的习性是生而后死,死而后生。
而人的生命呢,一睁眼一闭眼,这一辈子过去了,只有一次。就觉得蟾蜍这个物种,那更不可思议了。到了东汉的时候,人们就把月亮的盈亏和蟾蜍所谓的“向死而生”的习性联系起来,在不少的汉代壁画中,将蟾蜍和掌管人间长寿密钥的西王母组成了CP,使得蟾蜍在古人眼中具有了长生不死的神性,当做了长寿的象征。
高丽三足乌壁画
甚至,在很多古代的壁画、国画中,在描绘日月清晨时,你会发现太阳当中有一只“三足鸟”,月亮中却是一只大蟾蜍,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遥望夜空的时候,月亮表面有阴影,看着有些像蟾蜍,便用“蟾蜍”来代表“月亮”,将月中蟾蜍对应人世间的朝代兴衰成败。
更有趣的是,现在人一说这个月宫,马上想到的就是嫦娥以及捣药的玉兔。其实最早陪伴嫦娥姐姐的不是萌萌的兔子,正是蟾蜍,月宫的古代也称为“蟾宫”,另据考证,历史上最喜欢蟾蜍的莫过于唐朝人,打他们开始给蟾蜍又起了个金光闪闪的名字为“金蝉”,可能是因为雄性的背面呈黄色,像金子的颜色,金呢,又是贵金属,从此蟾蜍又有了“招财纳宝”的美好寓意,演化成了如今嘴里叼着几块铜钱,或者蹲聚金元宝之上背负着一大堆的钱串子形象。
招财金蟾
你看现在都被常放在诸如金饰店,还有其他店铺的显要位置,称得“金蝉”就是眼到之处讨个吉利,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金蟾蜍怎么都是三条腿啊?难道另一条是被当田鸡腿吃的吗?
非也,据说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代表太阳的常用“三足鸟”,代表月亮常做“金蟾蜍”,可能是因为这个形象古代逐渐融合了,民间就出现了三条腿的蟾蜍,还有一个出处说是,跟明清时代流传已久的“刘海戏金蝉”的传说有关,说是在五代十国时,有一位一心问道拯救苍生的道士换做刘海,在山中机缘巧合之下拜吕洞宾为师,以打柴为生磨练身心。说一日有附近村民忽然举报黑龙潭出现一妖邪乎得很,方圆几里,村民家里的铜钱莫名其妙的丢失都跟他似乎有关。
刘海戏金蟾
刘海掐指一算,别怕啊!我有办法就找了一根长绳子,穿了一串的铜钱,直接扔进了深不可测的黑龙潭。底下妖物望见张嘴就咬,这刘海一得劲竟然将怪物拖拉上来,是一只大金蝉。
这刘海也也有些道行了,就和刘海是缠斗在一起,叮叮咣咣的一顿乱打,刘海打断了他一只腿,用钱串子将金蝉最终绑了个结实。刘海劝金蝉以后要多做善事,将功补过,于是被降服的三只脚的金蝉,从此就成为了民间的招财神兽。
三足金蟾
最后呢,还有一个说法,我觉得也非常有趣,说古人,对于“三”这个数字是情有独钟的,你像老子就曾曰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乃万物之根。
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也常常将瑞兽都整成了三条腿,以表示吉利,什么三足虎、三足鹿、三足鸟什么的。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