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了解恐龙知识(生活处处皆学问之恐龙篇)

儿童了解恐龙知识(生活处处皆学问之恐龙篇)(1)

女儿小时候有一头漂亮的披肩长发,她非常喜欢我给她梳各种各样的小辫子,我也极其享受给她编辫子的幸福感觉。

因为每天换着花样的梳小辫,她的头发且又密又长,每天梳头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段,就一边梳头一边看英语动画片洪恩GOGO。

女儿从三岁开始每天早上看,看了有半年了,虽然她听不懂,但是仍很喜欢,我一边梳头一边给她讲GOGO里的汉语意思。这样,她能很安静的坐在那里,又能接触一些英语的环境,对于将来学习英语也许就不陌生了。现在的我根本就不敢给她说英语,担心自己的发音有误,将来误导了孩子,每天只是给她翻译出故事的内容。

有一天早上,她奶奶看着动画片里的GOGO,突然说:“这个小狗挺有意思的。”我纠正道“那不是狗,那是个小怪物。”女儿听了马上说“不是狗,也不是怪物,是只恐龙。”我仔细看看,“是有些像恐龙。”不过女儿又接着“是恐龙,但是也有些像小怪物。”我们全家这才知道原来GOGO是恐龙。

女儿从小就对恐龙极其热爱,她一个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恐龙,我印象中那是男孩子喜欢的动物。不过,我女儿好像在兴趣爱好这方面性别紊乱了的感觉,女孩喜欢的基本上她都不喜欢,男孩子喜欢的枪炮器具类的她也不喜欢,喜欢动植物,尤其是恐龙,随着她日渐长大,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她唯一要过的两个玩具,其中就有恐龙。家里墙壁上贴的大白纸更是被她画满了大恐龙,四五岁时她还学恐龙走路,学恐龙叫,那期间我也给她找过恐龙世界,侏罗纪公园和她一起看。有一段时间,我都有点后悔了,我对她说“宝贝,你不能再学恐龙走路了,否则,你会越长越像恐龙,你想自己变得那么难看吗?”

随着她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她对恐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什么代出现的,什么纪灭绝的,各种品种,体量多大,食草的还是食肉的,在哪发现的化石等等,后来又扩展到对古生物的研究,这方面的书我从京东商城买了一本又一本的,还都是比较专业的,我甚至有时都怀疑她将来是不是会学习考古。

不过,有一件事她被我和先生大大的嘲笑至今。六岁时带她到省城去玩,有一个儿童城堡里面有个恐龙馆,我和她爸爸考虑到她那么喜欢恐龙就买了票,里面是黑漆漆的,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情景,结果她说什么也不肯进去,被我俩嘲笑至今,这是当代版的“叶公好龙”啊!

上初中后,由于时间有限,她终于不再研究恐龙了。不过,这份喜欢的心还是在的,初一时买了一只据说符合她审美的恐龙,她一直放在抽屉里,偶尔翻抽屉时看到那个小家伙都会让我们想起她曾经痴迷恐龙时的岁月!

她的探究思维好像就是从喜欢恐龙开始聚焦的,专注力也是从研究恐龙锻炼出来的。

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或者锻炼出来的,直白点说应该是被睿智的家长保护出来的,当孩子专心的做一件没有危险的事情时(不包括电子产品),家长给予的就是耐心和陪伴。不能基于爱的感觉一会儿给送点吃的,一会送点喝的,经常打断孩子的思维,干涉孩子做自己的事。例如看书、画画、弹琴、制做手工、观察大自然,观察事物变化等等,家长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来等孩子做完自己的事情,尽量不要粗暴打断孩子,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

现代科学证明,专注力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学习好的孩子几乎都能专注地做事,而学习差的孩子,由于专注力差,上很多的补习班成绩还是不理想。

六岁之前是宝宝们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很容易做到,就是保护你的孩子在看书、画画、玩玩具、研究小物件甚至玩泥巴的时候不被人打扰。如果孩子有继续探究的愿望,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持之以恒才能锻炼出持久的专注力。专注力培养出来,学习事半功倍;没培养出来,学习事倍功半。家长们该怎么选择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