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快速知道地点(发生交通事故千万不慌)

今天小律和大家一起说说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方和受害者方应注意的法律知识,小律尽量不去复述法律规定,这个大家都能在网上查询到,非必要小律以后的文章就不再引用法条,争取用俗言俗语普及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快速知道地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快速知道地点(发生交通事故千万不慌)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快速知道地点

今天小律和大家一起说说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方和受害者方应注意的法律知识,小律尽量不去复述法律规定,这个大家都能在网上查询到,非必要小律以后的文章就不再引用法条,争取用俗言俗语普及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

意外和明天我们都没办法预知谁先到来,很多自信的司机说,我开车很小心,一般都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话没错,但你小心不代表别人和你一样小心。所以小编说的几点运用好,对自己以及日后身边朋友遇到都能有很大帮助。

一、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方没有受伤情况下(如果受害失去意思无法报警,只能等待路边群众帮助),首先第一步请立即停车熄火,查看受害者的情况,并立即拨打110、120电话。第二步、请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在车后方50米、100米把尾箱的三脚架或者路面的树枝绑红色的塑料袋等颜色鲜明的东西设置两道警示标志。第三步、在等待交警和救护车到现场的时候,请从前后左右斜角各方向拍照固定现场证据,远景和近景各拍一张。在没有完成这三步前,即使受害者意识清晰,也不要与其有任何争吵,一定等待交警到现场把我们的情况和现场情况和交警沟通完后,再与受害者正面接触沟通。如果有认识的律师朋友请在和受害者沟通前把现场情况和律师沟通再决定是否需要和受害者沟通。

二、如果是轻微交通事故,能够在交警现场协商处理的视情况和解处理。如果是造成一人重伤或者死亡以上以上的,我告诉肇事方,在配合交警完成现场调查后,就要考虑是否请律师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了,除了承担民事责任外,如果在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把民事责任处理好,一旦是交警认定肇事方需要承担同等以上责任,刑事责任就很难避免。

请一定记住,肇事方为避免刑事责任,在交警大队出具认定书前这段时间是黄金时间,一定要把握住这段黄金时间,这个时间也就十天到一个月左右。正常交警10天就要出具,但像这种的事故,少不了鉴定、检验,等鉴定检验结果出来后5天内就需要出具报告。

三、黄金时间,其实不仅对于肇事方和受害方都是很重要的,肇事方需要避免承担刑事责任,受害方想要得到比正常多一些的赔偿都能在这一段时间实现。从肇事方角度出发,需要专业律师对事故责任作出初步预判,是否需要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然后对受害人这边情况作一个背景调查,背景调查是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很多律师在对事故责任作出预判后就去计算损失,忽略了背景调查环节,导致谈判处处碰壁。

从受害者角度出发,除需要做上面的事情,还需要对车辆保险购买情况、是否属于交强险和商业险理赔范围,如果保险不够支付,肇事方的支付能力和自己能获得的赔偿作出一个初步预判。同时对刑事责任这个事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个是能否在正常标准之外多向肇事方要求支付赔偿的直接因素,受害者的律师一定要摸透肇事方的背景,对其支付能力向受害者或者家属讲清楚,在谈判中尽最大能力争取多的利益。

四、如果在出具事故认定责任前谈判不拢,肇事方和受害者方的律师请一定要把风险告知各自代理人,听取各自当事人的意见,选择性的作出最后风险提示,供当事人自行选择方案。

五、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后,各方都错过了黄金时间。之前如果没有请律师,那这个时候小律就真的建议一定请律师介入。因为需要对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合理作出分析,不服认定书需要申请复议。而且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已经确定了,在法院未判决前,还是有足够的时间把事情做成刑事和解。以上工作律师介入会取得事半功倍效果,通过小律以前在法院处理的几百起交通事故案件,太多的当事人忽略了小律刚才上面说的几步,最终让法官来促民事和解和刑事和解已经太迟了,有时也在想,为什么事前当事人享受不到这么实惠的法律服务而导致承担不该有的责任?原因有很多,在这里不再一一概述。

如果说在法院判决之前都没有取得实在进展,小律很遗憾,目前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肇事罪,没有取得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刑事谅解书,视情况都在一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方只能自己衡量在监狱待一年以上时间还是自由的在外生活赚钱。

小律是从法院工作十余年的法官转行出来做律师,今天法律知识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随时私信小律,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