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

133年前的今天,一名叫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男孩在美国伯灵顿市的德裔移民家庭出生了。他在今后的人生中,深深改变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环保运动的走向。

伯灵顿位于密西西比河畔,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加之利奥波德的父亲又是一个户外活动的爱好者,因此,利奥波德从幼年起就与野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对野外生活的热爱,使他没能实现父母要他继承家业的愿望,而在1906年成为耶鲁大学林业专业的研究生。1909年,在取得林业硕士学位后,利奥波德成为联邦林务局的工作人员。

接着,他与一位他所热恋的西班牙裔姑娘埃斯特利亚·波格瑞结了婚。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1)

在1913年4月,他在野外工作时遇到洪水和暴风雪,睡在潮湿的地上,得了严重的关节炎。错误的治疗险些使利奥波德失去了生命,不得不在家里休养了十八个月。

1928年,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利奥波德脱离了林务局,转而从事他特别感兴趣的野生动物管理研究。

三十年代初,全国性的大萧条也使利奥波德失了业,但就在这最困难的时期,他完成了《野生动物管理》一书的写作。1933年8月,他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

1948年4月,利奥波德在奔赴农场救火的途中,心脏病猝发离世。

一年以后,一本薄薄的书——《沙乡年鉴》问世了,这是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在本书中,利奥波德不仅表达了对威斯康星沙乡农场和谐生活的追忆,也记录了为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代表作

全球畅销两百多万册

与《瓦尔登湖》齐名的自然典范

中学语教材指定译本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2)

作者:(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

译者:侯文蕙

定价:42.00

出版年月:2019年3月

与《瓦尔登湖》齐名的自然典范

《沙乡年鉴》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对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十分灵动。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3)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4)

读者评论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5)

经典译林版《沙乡年鉴》采用牛津大学出版社1949年初版,由著名环境史学家侯文蕙教授精心迻译,其中《大雁归来》《像山那样思考》等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侯文蕙的译本更是教材指定译本。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6)

每年,在仲冬的暴风雪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一个冰融的夜晚。这时,会听到水滴轻轻落地的声音。这个声音不仅给在静夜中甜睡的生物带来奇异的骚动,而且也唤醒了某些在冬眠的动物。正在冬眠的臭鼬,本来蛰伏在深深的洞穴中,这时则伸展它的身体,在雪中拖着那松弛的肚皮,大着胆子去探索潮湿的世界。

臭鼬的足迹伸入树林,穿过了一片空地。在这片空地上,兔子已经在雪上清楚地留下了足迹,并用粉红色的尿使其斑驳陆离。新冒出来的橡树苗因冰融而从树皮中露出了新茎。一簇簇兔毛证明发情的雄性在一年中的首次战斗已经开始。接着,我又发现了血点,周围是一圈猫头鹰翅膀扫过的痕迹。对这只兔子来说,冰融使它不怕匮乏,但也使它莽撞地忘掉了恐惧。猫头鹰却提醒它,春天并不能代替谨慎。

(《一月冰融》)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7)

与秋天一样,春雁每天都要往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不过不是趁着夜色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进行的。它们从早到晚,成群地喧闹着在收割后的玉米地飞来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做先导,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一旦完全到了家,便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它们像凋零的枫叶一样,左右摇晃,从空中翻腾着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着的鸟儿们伸展出双脚。我猜,那接着而来的咕哝声,是在论述白天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食取的遗穗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因此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大雁归来》)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8)

现在,在几个星期之内,葶苈,那种怒放着的最小的花,就会把那小小的花朵撒满所有有沙土的地方。

渴望春天,但眼睛总朝上望的人,是从来看不见葶苈这样小的东西的;而对春天感到沮丧,低垂着眼睛的人,已经踩到了它,也仍浑然不知。把膝盖埋在泥里寻求春天的人发现了它—真是多极了。

(《葶苈》)

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

要像山那样思考

早年的利奥波德是一个保护主义者。他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看自然,而不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做是一个整体。他经常从打猎中获得乐趣。然而,一天在他与一只母狼宿命性的遭遇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他当时坐在河的上游,忽然发现河里有东西在嬉戏,原来是一只母狼和几只狼崽。那时的他,正处于不动扳机就手痒的时期,他向这一小群狼开了枪。当烟散尽的时候,母狼已经垂死,一只幼崽跛了足,正要躲到岩石中去。当他接近母狼的时候,正好看见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9)

“这时,我觉察到,而且以后一直是这样想,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被极大地震撼了。从那时起,他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他开始把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生物体,像其他的生物一样也有一些基本需要。

利奥波德这样来概括他的土地伦理的含义:“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10)

佛教中有不准杀生的戒律,但它是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上提出的;自然主义者们,如美国的先验论哲学家梭罗主张保护荒野,是从审美的角度提出的;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保护主义者们主张保护资源,则是从经济角度提出的——保护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而利奥波德的尊重土地、热爱土地的理论,是从总体上提出的,客观认识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学的哲学结论。它是向人类发出建立新的伦理意识的呼唤。

在历史上,这样从伦理的角度提出人和自然关系的标准还是第一次。

离开家乡的感慨文案(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11)

本文整理自《沙乡年鉴》代跋,小标题系编辑所加。

本期编辑:徐琼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