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和国防七子哪个好(国子监清华北大)
导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家好,我是消失了好几周的曾师傅,我想死你们了!最近日渐繁忙,每天沉迷胡同不能自拔,常常是脚不沾地的往返于单位和胡同之间,恨不能一天掰成八天用,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写点什么。但最近常常有小伙伴拉着我催更“曾师傅”,这才给了我动力和信心重新动笔。小生在此为大家之前的等待和喜爱,先道一声:
“谢谢您嘞!”
说了这么多期方家的,估计大家也听腻了,正好最近在做国子监相关的东西,今天就正好来给大家说说这国子监的事儿吧。
国子监,是个大学校。
故事还是要从方家说起,之前也提到过,国子监分好几个部分,现状国子监的位置,是国子监的北学,而现在的方家胡同小学,就是之前国子监的南学。
而要想培养高质量人才,光念四书五经当然是不行的,容易学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因此现在箭厂胡同的位置就是原来的射圃,监生们在这学习君子六艺,增强综合素质。
绘图:曾师傅
国子监,众所周知,是明清两朝全国的最高学府,旁边就是供奉孔圣人的孔庙,南边就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地位不可谓不重要,熏陶不可谓不深厚,因此很多人都觉得那里面肯定得有权有钱的人才能去,就业方向也肯定是当大官,干大事。
真是想多了。
国子监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多达四五千人,少的时候,也有一两千人。
所以其实,国子监虽说是全国最高学府,但“最高”也是学校呀,而且比现在的很多学校人还多。不仅学生多,其实国子监还分班呢,班的名字还特别别致,有叫“率性堂”的,也有叫“正义堂”的,根据年级不同分了许多班,方便对大家按照能力教学。
不过呀,学生太多,光靠分班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毕竟分班也不能减少学生数量,该多还是多。太多的学生不仅导致老师不够用,宿舍不够住,而且给学生的补贴也不够发,每年这笔开销对朝廷都是好大一个负担。
试想,国子监就那么大地方,好几千的学生哪里住的开。古代结婚也早,动不动就是拖家带口来上学,三妻四妾也是有的,那这些人都住在哪呢?
请看下面这张图:
是的,以国子监南北学为中心的这个片区就成为了大家的租房 买房的重点关注区域,在这里住着的,十户里得有起码六七户是监生和他的家眷,天天早上,朗朗的读书声那是不绝于耳啊!
但是,虽然大家不住宿舍了,但学生该多还是多呀!那怎么办?你想对了,当然是“裁员”。
不过这个“裁员”不是真的裁员,你还是国子监的“监生”,只是,政策告诉你,如果你年纪太小了,比方说小于20岁,那对不起,你还没成年,你得回家去念书,他们管这叫“依亲”,说白了就是找你妈去;
可把小的送走了,人还是太多了,怎么办?考试啊,考不过请你回家啊!
大家应该都有被大小考试支配的深深恐惧吧,期中、期末、月考、季考、模拟考、随堂考……更不用说各种升学考试和技能认证考试,像高考、研考、司考,现在连上小学都得考试了!
所以以前我特别羡慕古代的同学,如果学习好,可以就考三次试就能就业了。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过去,只要考上,就能当官,更不用说有些人如果没那么大志向,考过一次之后当个举人老爷,也能在家乡活得不错。直到我看到了国子监的同学们……
他们每年有大考十二次,分别是季考和月考,另还有小考不计其数,每次小考一般都至少是策论一篇,固定韵律的诗一首,而大考更不用说,要分科考,不仅有语文,还有数学、政治等等,碰到季考这样的超大考试,还要分考场、现场作答、泥封阅卷、校长(祭酒)亲自批卷,还要排名次,公开放榜……
你们以为光参加考试就完了么?
不,他们还积分的,以年为单位,每年12次考试,总共12分,其中,每次考试,得“好”的同学积1分,得“中”的同学积0.5分,得“差”的同学积0分,年底的时候,如果你总分没达到8分,恭喜你,你将获得劝退通知一份。
而想得到8分,至少需要8次0.5和4次1分,难度还是很大的。是不是感觉比现在的学生也不遑多让,甚至还更惨一点?不过经过了这样严苛的考试制度,学生确实又少了一些。
国子监的学生,也得就业但即便这样,也还是有一千多人啊!试想,国子监,南学北学加一块儿才多大地方,就光上课都不够。所以这一千多人肯定不是随时都在这,毕竟国家发钱给你,不能养闲人不是?
但这帮人又是古代绝对的高知分子,明代的时候,全国60%的进士都出自国子监,他们不仅懂政治,会文章,还掌握算术等在古代十分稀缺的能力,因此给他们什么活儿就很重要了,不能浪费这么大把的高质量人才呀!
因此机智的皇帝和大臣们就给国子监的监生们找了许多既需要很多人还需要有一定知识门槛的工作:
首先,是查户口。
别小看查户口,这种人口普查级别的事儿,古代也是10年一次,可那个年代没有身份证,连汽车、电脑都没有,查一次可是大工程,全靠用脚走,以及挨家挨户问。不仅如此,还得记下来、汇总等等,必须是一个有知识有组织的大单位才能干!
再有,就是为了方便正确征税。
因此进行的丈量土地,并编写成册的工作。在古代,作为农业社会,官府主要是靠征收土地税和粮食税而存活的,因此,公平公正的丈量和记录每家都有多少土地就变得至关重要。国子监的学生们一般较为刚正,不与当地官府勾结,能秉公记录,所以他们的这项工作为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的改革创造了很大的条件。而由于绘成的土地图册形状类似鱼鳞,这个册子也被称为“鱼鳞图册”。
除了以上两项在现在看来比较猎奇的活动之外,监生们还有一项比较主要的活动,那就是去各地官学当老师。
这个还比较能理解,监生在古代属于高知人才,回馈乡里,教书育人,也是大大的好事。
京师图书馆 国家博物馆由此可见,国子监的南学北学,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反而是入世的,是接地气的,那些监生学子们,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国家,贡献着一份又一份的力量。
每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有点遗憾,现在也许已经看不到当年国子监繁盛热闹的景象了。民国时期,风雨飘摇,估计大家也没什么空管这些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然而,我又错了。
早在1912年,经常出现在语文书里的鲁迅先生,伙同蔡元培、梁启超,帮助筹建了当时的国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就坐落于现在的国子监;
绘图:曾师傅
博物馆的藏品众多,许多是来自于各地的捐赠,也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国子监本身。当时开馆的时候,一口气做了10个展室,光开展的第一天,就有6000人来观展,可谓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常了。
虽然在1918年,由于藏品实在多到放不下,馆址迁走了,但还是为这里的文化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这里还曾是京师图书馆的旧址。在1913年,鲁迅想把原来身处什刹海广化寺的京师图书馆迁过来,在他的努力下,1915年,正式在方家胡同设立了筹备处,并于1917年,京师图书馆正式开馆。
所以我惊讶的发现,就在咱老城东北这一片儿,五分钟的路程竟然汇聚了国家博物馆 京师图书馆这样的高逼格文化设施,真是太牛了!
就说这京师图书馆吧,在方家这的位置就是原来国子监南学的位置,这里不仅是图书馆,还是方家胡同小学的所在地。1918年,老舍作为方家胡同小学的第三任校长,走马上任了。两大作家的支持让这里成为当时特别有名的文化地区。
不过,南学毕竟是小了点,学生多了,藏书也多了,就有点放不下了,在1925年5月,当时的京师图书馆馆长就想把图书馆迁到一个宽敞的,可达性高的地方。于是,在1925年的11月,在方家待了近十年的京师图书馆正式迁到北海,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国立京师图书馆。
但原来方家的旧址经营了这么多年,也不能空着,因此留下一万册馆藏原书,又增补了许多科学书籍,变成了京师图书馆的分馆,这分馆还有个专门的名称,叫“京师第一普通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让普罗大众都能受到教育,增长见识。
后来呢,这个国立京师图书馆的名称几经更改,先后改成国立北京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北平市图书馆等,最终定名“首都图书馆”。
又经历了建分馆,迁地方等等的一系列操作后,终于在1956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斥巨资将国子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将首都图书馆及各分馆,也就是当年身处方家胡同的京师图书馆,一起搬到了国子监,并由郭沫若先生题写了馆名。
一直到2001年,才迁入现在在潘家园附近的地址。
绘图:曾师傅
因此,咱们京城的东北边儿这一块地方,你还真别说它小,里面容纳的历史和文化,可大着呢!反正我研究这么一回,可是颠覆了我之前的许多认知,刷新了我对这里的许多印象。不知道电视机前的小伙伴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后台多多交流呀,说不定你就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
我是曾师傅,
我在方家修胡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