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蠹蛾是害虫吗(检疫性有害生物)

木蠹蛾是害虫吗(检疫性有害生物)(1)

苹果蠹(dù)蛾,为鳞翅目卷蛾科害虫,是一种毁灭性蛀果害虫,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危害严重、难以防治的特点,是世界果品贸易中最关注的检疫性害虫之一,也是我国严控的检疫对象。

一、形态特征

卵扁平椭圆形,长1.1--1.2毫米,宽0.9--1毫米,中部略隆起,表面无明显花纹。初产时像一极薄的蜡滴,半透明,随着胚胎发育,中央部分呈黄色,并显出一圈断续的红色斑点,后连成整圈,孵化前能透见幼虫。初龄幼虫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头黄褐色,体多为淡红色,头部黄褐色。前胸盾片淡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腹足4对,末节臀足1对,腹足趾钩为单序缺环。臀板较前胸盾片更浅,有趾钩19--23根。蛹黄褐色,体长7--10毫米,复眼黑色,后足及翅均超过第三腹节而达第四腹节前端,第二至第七腹节背面均有2排刺,前排粗大,后排细小,第八至第十腹节背面仅有l排刺。成虫体长8毫米,翅展15--22毫米,体灰褐色。前翅臀角处有深褐色椭圆形大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翅基部颜色为浅灰色,中部颜色最浅,杂有波状纹。后翅黄褐色,前缘成弧形突出。

木蠹蛾是害虫吗(检疫性有害生物)(2)

木蠹蛾是害虫吗(检疫性有害生物)(3)

二、危害特点

苹果蠹蛾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杏等的果实,造成大量虫害果,并且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 ,一头幼虫可以蛀食2--4个果实,一般1个果实内仅有1头幼虫,少数情况会出现2头甚至多头。被苹果蠹蛾蛀食的果实往往容易脱落,严重时造成大量落果,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 70%--100%,严重影响水果的生产和销售。

三、传播途径

苹果蠹蛾成虫在黄昏或黄昏后活动,少数成虫一次可飞行10km。雌蛾通常在温暖的夜晚产卵(12-30℃),卵单个的产在发育中的果实和树叶上。一种信息素可能被储存在产卵处,以防止一处多次产卵。雌性成虫一生一般产大约250-300枚卵,产卵持续4-7天。卵的孵化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25℃时需5-6天,30℃时需4-5天。幼虫6龄,以果肉为食,每个世代的大部分老熟幼虫会脱果并在树干裂缝、翘皮及树洞之中结茧,以老熟幼虫形态越冬或在当年化蛹并羽化。而部分没有脱果的幼虫则会在果实采收之后在果箱内结茧,以此形式或直接随果实的调运而进行传播。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从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等多方面、多角度对苹果蠹蛾进行封锁控制。

2、农业防治:在开春前及时摘除树上的僵果,并将干枯枝、落叶、烂果、杂草彻底清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以除隐患。刮除老树皮,消灭潜藏在树皮里的越冬老熟幼虫。果树树干、主枝与主干交叉部位的老翘皮、树洞及裂缝伤口都是此虫的越冬场所,应彻底清除干净。为了减少虫口基数,发现虫眼果要及时摘除。

3、物理防治:主要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进行防治。杀虫灯的设置密度为15-20亩/1盏,成棋盘式或闭环式分布。杀虫灯的安放高度以高出果树的树冠为宜。

4、化学防治:可用苹果蠹蛾诱捕器或绑缚苹果蠹蛾绑缚带进行诱杀。应急防控可选用阿维•灭幼脲、氯氰菊酯等要紧进行防控。

供稿: 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宏文

木蠹蛾是害虫吗(检疫性有害生物)(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