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有70万件,每三个月轮展一次,全部看完要3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三绝:大鼎煮白菜腊肉(毛公鼎、翡翠白菜、肉形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

翡翠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三颗翠玉白菜,在大陆也有两颗分别放在北京故宫和天津博物馆,再加上当年孙殿英炸开乾隆慈禧陵墓搜括陪葬宝物时夺走了慈禧最爱的一颗翠玉白菜(后来下落不明)],至少就有六颗翠玉白菜,然而每颗翠玉白菜的大小、样式各不相同。

虽然翠玉白菜不只一颗,但以台湾常态展示的翠玉白菜最为知名。关于这颗翠玉白菜的文献很少,只知道这件玉器原本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推测是光绪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此件玉器的雕刻一体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泽刻饰出绿色的菜叶与白色的叶柄;白菜的造型象征女子清白,而菜叶上还雕有两只昆虫,一只是蝗虫,一只是蝈蝈。

现在翠玉白菜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肉形石和毛公鼎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最知名的人气文物,该院许多自制的纪念品都是以翠玉白菜为主题。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

肉形石

肉形石,是于清朝时期的一个宫廷珍玩,长5.73公分,宽6.6公分,厚5.3公分,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肉形石是来自一块自然生成的玛瑙,玛瑙生成过程中受到杂质的影响,呈现一层一层不同颜色的层次,加上工匠将顶部的石材表面加工钻孔和染色,做成了这件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现的作品,外观看过去就像一块肥嫩的东坡肉,因而称“肉形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3)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

唐代强调隆重的葬礼仪式,经常以丰厚的物品陪葬,一方面期望死者的来生可以过着衣食无缺的享乐生活,一方面也可以炫耀死者家属的财富。所以唐代的墓葬里常常看到大量的、以陶土制作的人形俑作为陪葬品,这件仕女俑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仕女的身材丰腴,有着细细长长的眉毛和双眼,樱桃小口,脸部圆润而神情安祥,正是唐代女子追求的体态样貌。她穿着宽大的长袍,右手抬举到胸前,左手微微下垂,两只尖头的小靴子随意伸出衣袍下襬之外,潇洒怡然的样子,流露出雍容自信的娴静姿态。而她梳着高高而蓬松的发髻,两边的头发环抱着脸部,正是唐代晚期流行的样式。这件作品展现出唐代艺术的写实风格,为我们具体呈现了唐代仕女自在生活的风貌。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4)

唐 邢窑白瓷穿带壶

邢窑位于河北省内丘、临城一带,是唐代北方生产白瓷的著名窑场。邢窑白瓷的胎质细致,釉色洁白纯净,有如银、如雪的美称,观看眼前的这件穿带壶,你是否能感受到古人所说的这种特质?

穿带壶是唐代人常见的盛水器皿,其中又以邢窑白瓷的制品最多,它的造型类似于北方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的金属或皮质的水壶。在壶身的两侧有微微向内的凹槽,凹槽上下各贴附了两对耳,供作穿系绳索之用。邢窑的窑址与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相去不远,这种造型的瓷器或许就是针对这个地区的游牧民族所制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5)

北宋 定窑 白瓷婴儿枕

白瓷枕作婴孩型态,婴儿侧脸俯卧榻上,背部即为头枕之处,设计甚具巧思。同时,器身运用定窑高超的成形和装饰技术,神形兼备,俏皮可爱中显露富贵气息。

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窑场,窑址以现今河北曲阳县为中心,因其地古名定州,故称定窑。其作品以白瓷为主,成型工艺精良,釉质细润光滑,釉色白中带微黄,装饰技法有浅划、深刻、印花等。本件婴儿枕的釉色牙白温润,头部与身体分别左右模接后,并将身、首接合,再剔刻面容。特别的是,若举而持之,可以发现器内有一泥块,在移动时,会轻击内壁叮叮作响。

类似的婴儿枕全世界所知仅有三件,本件的釉色之美及装饰之精为其中之最,枕底并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题一首,流传有序,称其为国之瑰宝可说实至名归。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6)

北宋 汝窑 青瓷无纹水仙盆

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说这件汝窑瓷器是一件唯一不开片的,当年修台北故宫的美国人要买,已经谈到24亿元。开片的就是表面有裂纹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7)

明 成化 斗彩鸡缸杯

这件明代成化时期的瓷器斗彩酒杯,瓷胎轻薄小巧、色彩鲜明艳丽,融合了宣德时期创始的斗彩技法及当时官窑新创的杯型。杯身外壁精细彩绘了两组子母鸡图,并以牡丹、萱草与湖石巧妙的将两组图案分隔。图中公鸡与母鸡率领着小鸡一同到野地觅食,公鸡在前,或昂首护卫或回首关切,母鸡在后,或低头猎物或展翅奋战,三只小鸡则围绕在旁,或雀跃嬉戏或张口待哺,让我们也能感受到牠们的温馨喜乐。

明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到中期成化年间,技法更为细致。这件鸡缸酒杯所采用的斗彩技法,是在素坯上,先用钴料勾绘纹饰的轮廓,涂上透明釉料,以高温烧成灰蓝色调的青花纹饰;然后在青花轮廓纹饰内填入各种颜色釉料,再放入炉内以低温烧制而成。这种技法巧妙的将高温烧制的白釉青花与低温处理的多种颜色釉料彩绘完美的拼斗在一起。从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釉上彩绘有红、黄、褐、绿等多种色调,配色鲜明,描绘生动,架构了一幅活泼生动的天伦图。

这件珍品深受帝王与文人雅士的喜爱,据明朝晚期文献记载,明神宗万历皇帝时,这类细薄的小杯子一对就已价值十万两。在当时已如此贵重的瑰宝,今日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了!

前段时间有新闻,有富豪在国外买了一件同一批的鸡缸杯,花了2.4亿人民币!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8)

清 乾隆 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

转心瓶作套瓶造型,但外观仍形塑如同一件完整的瓶子。敛口唇边,短颈,丰肩,敛腹,矮圈足,肩饰四个圆形系。腹部分成内外两层,内层饰浅青色釉,上绘落花、水藻和游鱼,因系套瓶故握颈旋转,可带动内瓶转动,透过外瓶开光望过去,型态各异的金鱼便如同走马灯般,悠游戏耍于观者眼前。底施湖绿色釉,中心留白,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

以手转动瓶颈,能让瓶子因此旋转起来,透过腹部开光,营造出金鱼悠游、戏耍水中的效果。这种深具把玩与观赏乐趣的转心瓶创烧于乾隆朝,它的创意发想,无论来自中国传统的走马灯,或受到西方使用发条制造旋转机巧的影响,因烧造过程须经零件烧成,再进行黏组的步骤。从完成后浑然如同一件单独整器中,可感受成器的功力所在。

说是做一万件,才能成功一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9)

西周晚期 毛公鼎

毛公鼎以其器腹内壁的铭文而为国之重宝。铭文全长五百字,为迄今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铭文内容见证了西周「宣王中兴」的历史,铭文前段为宣王对毛公的训诰之辞,文中叙述宣王于即位之初缅怀周文王、武王如何享有天命、开创国家,他即位后对其所继承的天命也戒慎恐惧。后段详载宣王赠予毛公的丰厚赏赐。毛公于文末亦表达了对宣王的感谢,并愿以此鼎传之于后世。铭文以古雅精奥的文风表达了宣王对毛公的谆谆告诫、殷切期待,任重道远之情,今日读来仍令人为之动容。

毛公鼎器形极其简朴。半球形的器身立于三蹄足之上,口沿上有两个宽厚的立耳。全器器身光素,仅于器身口沿下方饰以一周精简的重环纹及一道凸弦纹。其端正的器形及浑厚的器壁在与铭文朴实的书风以及宣王对毛公重任的呼应下,更显庄重肃穆。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0)

西周晚期 宗周钟

宗周钟是西周晚期厉王自作用器,在目前所知的西周铜器中,周王作器屈指可数,本器器身铸有十七行共一百二十三字的铭文,记载厉王亲征南国,令南夷、东夷等二十六国俱皆臣服,功业非凡,于是铸钟铭记,祈求福泽子孙,江山永存。

既是王室宗庙重器,制作自是不凡,前后共有三十六个凸起的短柱形枚,排列整齐产生精巧的美感。鼓部正中央设计双龙,与三排枚之间的篆部构图雷同。而鼓部双龙处是敲击扬声所在,宗周钟可在鼓部正中与侧边敲出两个不同频率的音响,故可称为双音钟。宗周钟为清宫旧藏,见于《西清古鉴》之中,制作精巧,实属重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1)

东汉 玉辟邪

本件玉辟邪昂首挺立、气宇非凡,是汉代带翼神兽的代表作。四足猛兽同时还长有翅膀的形象,最初可能来自于西亚地区,「如虎添翼」代表了不可限量的神性与能力,汉代继承此传统,选择带翼瑞兽作为其时天上仙界的象征之一。

汉代艺术目标是表现动感与张力,此件辟邪虽呈静止站立状态,却也充满作势前跃的动态感。四肢占比较大,利用圆弧凸面表现腿部肌肉,而整体微直角三角形的构图,配合身躯强而有利的曲线与弧面,由威猛的口鼻咆哮而出,营造出辟邪睥睨群雄的威势。

本件玉辟邪流传至清代时,乾隆皇帝相当喜爱,特地为其制作底座,并赋诗篆刻在胸口和座底之下。玉质本为青白色,在好古的风气下,前人将头、颈、胸等处染色成褐红色,更显得古意盎然。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2)

西周晚期 颂壶

形制庄重、纹饰瑰丽的颂壶,是因为铸做这件器具的人叫做「颂」,才因此得名。

下大上小的颂壶上,有连续环接的环带纹与交龙纹等纹饰,整体造型,略呈方中带圆的形制。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壶身的上头则有加盖。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在西周晚期十分流行。

颂壶在口沿内壁和盖口外壁上,铸有152字的铭文。两处铭文的内容相同,记录着「颂」这个人,接受周王册命掌管成周洛阳仓库的过程。

这件青铜器则是「颂」在典礼完成后,为了要颂扬天子的美意,荣耀先父龚叔和先母龚姒两人;一方面藉此表达未尽的孝思,一方面祈求家族康乐大福、周王万年长命,铸制这件青铜器,以作为宗庙祭祀的礼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3)

商晚期 龍冠鳳紋玉飾

本件龙冠凤纹玉饰的左右轮廓皆呈圆弧造型,凤首上方顶附一只S形拱背卷尾的神龙,此种龙凤题材的构图形式,是商代典型的构图特征。足爪下端有短榫,受沁呈褐色,说明本件玉器曾长期插接在其他器物之上,可能是插在木杆上作为「玉梢」之用。《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代王族是东夷族群的一支,流传着玄鸟的神话,本件玉梢的功能是在祭典中用以招降、依附神祖之灵。

此种龙凤佩的使用既然和神权或是宗教有关,自然必须营造出「刚直方折、肃穆威慑」的视觉效果以符合使用场合的氛围。为了达到此种艺术特征,创作者使用了几种技巧。在纹饰的处理上,选择方折的线条进行装饰,使其充满硬质的弹性效果,并让观者自然而然在视觉上有肃穆的感受。此外,在眼睛的部分以硬直的轮廓作为龙凤的眼框,并在其中设计不圆整且粗率的眼珠,在观者眼中即营造出森严的效果。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4)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5)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6)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7)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8)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19)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0)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1)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2)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3)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4)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