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唯一治愈的回忆(治愈童心找寻回忆)

童年唯一治愈的回忆(治愈童心找寻回忆)(1)

2022年4月28日,东莞一家玩偶工厂,玩偶修复师由子抱着顾客定制的一比一复刻小绵羊。 南都记者 高永佳 摄

童年唯一治愈的回忆(治愈童心找寻回忆)(2)

由子十分注重修复细节,用游标卡尺测量玩偶鼻子,以便选择最合适的纽扣。

童年唯一治愈的回忆(治愈童心找寻回忆)(3)

由子拆掉玩偶的“皮肤”,安装玩偶的“眼睛”。

童年唯一治愈的回忆(治愈童心找寻回忆)(4)

在修复类型中,最简单的是填充加棉或者缝补破洞。

童年唯一治愈的回忆(治愈童心找寻回忆)(5)

一封随玩偶寄来的信,玩偶的主人用拟人化方式表达对玩偶的挂念,并写下修复要求。

炎热的午后,东莞一家玩具厂的单间宿舍,有一间房一直亮着灯。紧挨着窗户的桌子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好几袋纽扣,由子来回拨动翻找着,最后选出了两枚棕色纽扣——这是用来安装在布偶熊上的眼睛。

做纸板、剪布料、穿针引线,由子为面目不堪的毛绒玩偶一点点细致地做着“手术”。一年多来,在由子手中修复好的玩偶上百只。像由子这样专业为玩偶“整形”的职业被称为“玩偶修复师”,是近两年新兴的冷门职业之一。表面上玩偶修复师通过充棉换棉、洗护、补线、重整造型等方式让玩偶焕然如新,其实做这件事更多的是在“缝补”顾客们的“童心”,重新认识旧物的价值。

1982年出生的由子来自湖南,高中毕业后辗转到东莞,成为玩偶工厂里的一名玩具结构设计师。那时的由子未曾想过,自己最擅长的手艺有一天竟可以为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治愈情感,修复记忆。由子说:“这些活儿不赚钱,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每一件玩偶都有背后的故事,它们就像是家中的一位成员,我想记录下每一次温暖。”

照片:一别两月

2022年5月,持续了两个月的上海疫情让小颖和“毛毛”相隔两地,这是他们第一次分开这么长时间。

“毛毛”是小颖的小熊玩偶,前不久,小颖的微信上收到来自由子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毛毛”肚子圆鼓鼓的,舌头不外翻了,连眼珠子都有神起来。“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我还没有收到‘毛毛’,但是从照片看,我特别满意,想它了就会看看照片。”

从念高中到如今工作,“毛毛”已经陪伴小颖16年。“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零花钱,难得买到一只喜爱的公仔。‘毛毛’耷拉的眼皮,看起来丧丧的,像青春期的我。”小颖说,“毛毛”当时售价30元,往后也买过许多样式好看、价格稍贵的玩偶,可依旧取代不了“毛毛”。这么多年,“毛毛”破了,小颖就自己补,再破了再补。“没有几个朋友能陪自己走过16个年头,但‘毛毛’可以一直在身边。”

可是有一天,小颖发现,面对伤痕累累的“毛毛”,她再也无能为力。通过互联网,小颖找到了由子。“开心、不开心的日子它都在,就像亲人了。”小颖说,修复“毛毛”的价格比起购买时翻了好几倍,“但相比它陪伴我的那些感情,这些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要修复?”

在由子的房间里,堆放着大大小小各种玩偶,有由子设计的,也有陌生人寄来的。从她决心成为一名玩偶修复师开始,她收到的包裹来自全国各地。打开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失去了“活力”的“孩子”,它们“病了”,由子需要做的是,为它们做一场治疗,重新“复活”。

对于大多数玩偶的修复,由子得心应手。可就在一年前,她对修复玩偶是抗拒的。由子修复的第一只玩偶得从她的小学同学说起。她的同学希望由子能为她的女儿修复玩偶。“我是做娃娃的,你要什么款式,我都能给你寄个新的,为什么要修复?”由子嘟囔着。她想,做玩偶设计20年,生产出来的“孩子”数千只,坏了就用新的替换,何必浪费时间去修修补补?

由子一边拒绝,对方一边软磨硬泡,直到对方说:“我女儿只想要这一只,其它的都不要。”由子心软了。

一段时间以后,由子才知道,玩偶陪伴主人多年,早已经成为主人生活中的一员,甚至是童年中最重要的陪伴者与倾听者。并且,不是每一只玩偶都会被要求恢复全新的样子,而是希望它回到顾客自己小时候记忆中的状态,有一点儿旧、有一点儿不完美。

“原来这也算一种职业”

上海有位“玩偶修复师”火了,距离由子为同学的女儿修复玩偶一年以后。

“原来这也算一种职业,还有这样好听的名字。”这是由子第一次听说“玩偶修复师”。

修复玩偶不仅要有耐心,在选择线材、缝纫以及审美等方面也要有扎实的功底。由子反复浏览网红玩偶修复师的视频,“这不就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吗?”无论是手艺或材料渠道,“修复”对由子而言轻车熟路。即使修复工序里最难的“原样还原”——定型,也都是由子的拿手项目。

在视频评论区,由子仿佛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没想到需要修复玩偶的人群如此之多。”玩偶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等同于家庭成员、不可分割的小伙伴。

“慢慢地,我觉得修复这个事情没有那么抗拒了。寄来的玩偶,脏了给它们‘洗洗澡’,破了就给它们缝补上。”

由子从接到订单到完成修复,通常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简单的修复是填充加棉或者缝补破洞;也有顾客要求一比一复刻。玩偶修复的过程是很繁琐的,先要把玩偶的平面图设计出来,然后开版,接着去寻找合适的面料,挑选出接近的两至三款跟顾客反复确认,跟着再去选缺失的鼻子、眼睛等配件。

由子的订单越来越多,“我相信,通过修复,会慢慢让人们去重新认识旧物的价值。”

手术与陪伴

由子有一份快递到了,打开包裹,里面装着两只玩偶,一只是小兔子,一只是小猴子。随包裹附了一张字条,字条上称呼小兔子为“二兄弟”。上面这么写道:我怕“二兄弟”去这么远的地方做手术会害怕,我让小猴子陪它一起去。

多可爱的一位主人啊。“不少玩偶会被主人用拟人化方式来称呼,听起来特别亲切。”由子内心总在不经意间被治愈。

一位来自广州的顾客,寄来一只绒毛都掉光的“小黄狗”,要求一比一复刻。“小黄狗”是他太太童年的玩偶,现在母子俩晚上都要抱着“小黄狗”睡觉,顾客打趣地说,“母子俩都抢不过来了。”时间久了,毛绒玩偶没了原样。为此,由子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两只“小黄狗”交到了这位爸爸的手上。还有一位浙江的妹妹,随玩偶寄来一枚玉佩,她希望将它放置在修复好的玩偶腹中,“这或许有‘念你在心’的寓意吧。”由子说道。

玩偶陪着主人从童年到成年,见证了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玩偶修复的过程,也是自我充实的过程,每当修复好一只玩偶,由子内心就有强烈的成就感。玩偶的主人赋予玩偶生命,而由子能让玩偶的“生命”得到延续,只用手艺便能“缝补”童心,找寻孩时记忆,修复光阴。

“我想记录每一次温暖”

“做玩偶修复师这个行当的人很少,知道能够修复玩偶的人也很少,只有开网店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2021年4月,由子的网店开张了。她会认真地查看每一条评价,时常被顾客感动,他们把玩偶当孩子、当宝贝,从精神和情感上依赖玩偶。

情感上的缺失,可能会伴随一辈子,由子能理解顾客的心理,甚至也有情感上的共鸣。由子说,每一只玩偶“修复”的背后,必定有一段深刻的故事,她要开一个公众号记录下每一次温暖。“我甚至不太认识同行,更别说互相之间的交流,我想未来自己不会像现在一样封闭,还能听到更多顾客的声音。”

因为自带“新奇”标签,“玩偶修复师”这一职业被日益关注,顾客的各类需求,促使修复师在技能上不断进步。“过程中能接触到新工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通过以往的经验、新的知识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由子眼中,玩偶修复师就像维系希望的一条纽带。

时光匆匆,拿起小时候连睡觉都要抱着的玩偶,多少珍贵的童年回忆会奔涌而来。

采写:南都记者 高永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