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永远清醒永远温柔(也永远能找到一点甜)
成为妈妈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透过空洞的歌颂,去看向每一个具体的个人:迎来一个小孩,妈妈们实际上有着千差万别的样貌。那是和宏大词汇丝毫不相关的,细密而复杂的体验。
对“母亲”这一身份的歌颂与超高的要求一直并行:“当妈妈需如此这般,教育小孩要如此那般”,最终成就了“伟大的超人妈妈”这一无所不能又无怨无悔的形象。
在妈妈还不是妈妈的时候,她明明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从小女孩长大的,可不是按下一个“小孩按钮”,就即刻变身超人的——可是我们总是跳过了变身超人之前长长的阶段、选择不关注困顿的初为人母的时刻,而只愿把小孩和妈妈绑在一起去欣赏、去评价这所谓的集成结果。于是枷锁越来越沉重。
小孩是一个独立的人,妈妈也是。小孩有小孩的世界,妈妈也有妈妈的生活,在做妈妈和做自己之间,总有掣肘和冲突。社交网络里拥有岁月静好滤镜的亲子生活照片,基本只是生活多棱镜里的一小面,而未被呈现的,则是鸡零狗碎、鸡飞狗跳的每一个日常。
从一个原本非常怕痛、根本不想生小孩的娇滴滴“小女孩”,到体验疼痛、劳乏、沮丧和焦躁的新手妈妈,再到可以欣然接受鸡飞狗跳的受限人生,并从中看到极致的浪漫,这之中发生了什么?
2013年的某天,两岁男孩又又的妈妈陈小齐,像是终于从初为人母的混乱中缓了过来,开始有精力记下关于儿子的日常点滴,兵荒马乱中,只有抓起手机快速打字发送到朋友圈,才能在时间之河里做一个标记。这时,她腹中也开始孕育一个新的小生命。这些标记下的时刻,都是她心里“惊奇”的时刻。
成长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陈小齐为四岁的又又解释什么是“感动”,就是“心里动了一下”。而记录下的这些童言童语,曾让爸爸妈妈心里动了很多很多下。
但感动是大人的事,跟小孩没有一点儿关系。
“他俩只自顾自地长,像苹果一样长,像青瓜一样长,该怎么长就怎么长,爱怎么长怎么长。
成长自有内在节奏和内在逻辑,从不用来讨好和感动。”
自顾自生长着的又又和双双,有小动物般的力量。他们带给这个家庭许许多多的混乱、麻烦,还有惊喜和感动。
生产及哺乳的疼痛、时间被吞噬的虚无、夜半困乏到极限的绝望、还有自我价值的困惑……一个小女孩大约就是在这些时刻慢慢熬出一些属于妈妈的力气,而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时候,小女孩因为这些时候,真的长成了妈妈。
那是无与伦比的浪漫时刻:
花园里的一把椅子被又又命名为“国王的椅子”。
他自己爬上去坐好了。
他把旁边的一把椅子叫作“国王妈妈的椅子”,要求妈妈坐上去。
那天下午,国王和国王妈妈一起在花园里晒太阳。
那是被暖过手脚似的温馨时刻:
从地库一出来,远远看见一个小小的、小小的欢快身影迎在家门口。
樱桃花开得浓烈,紫丁香氤氲袭人。
而小双双就在这香馥馥的姹紫嫣红里,等妈妈回家吃午饭。
那是极致的甜蜜时刻:
在这样的月夜里,双小宝说:
“爸爸,你就是我们家的超级月亮呀!”
在这样的月夜里,真浪漫啊!
那是令人吃惊的时刻:
今早的早餐桌上,又又有一个重大发现!
“我发现,我们中国地图,中国在正中间!俄罗斯地图,俄罗斯在正中间!斯里兰卡地图,斯里兰卡在正中间!”
从而引申出来一个新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国,都认为自己在正中间?”
真是一个好问题。
那是让人爆笑的时刻:
又又忽然彪悍地说:“爸爸,我要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都宰了!这样我就能每天都休息了!”
爸爸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紧拿出手机,打开录像:“又又你再说一遍。”
于是又又在录像状态下重新说了一遍:“我要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全都宰了!……我就能许多天许多天许多天休息!”
哪有人天生会做妈妈?只不过是慌慌张张的生活里,慢慢从小孩身上学到的:
又又假装自己是托马斯小火车。
早晨睡被窝里,爸爸说:“脚呢?脚伸出来穿袜子。”
又又一动不动。
妈妈说:“轮子呢?轮子伸出来。”
又又的脚就从被子底下伸出来了!
大人真能教给小孩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吗?怕是未必。因为一个大人做父母的年岁,跟小孩一样长啊!
普普通通的一家人
热爱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我们即看不到这一对父母在“一切都为了孩子”;也看不到这位记录者妈妈为了炫耀文笔加入点什么以升华意义;更看不到“如何教养完美小孩”的答案。
我们看到的,是这普普通通的一家四口,在看似漫长的8年但又像凝睫一瞬里度过的普普通通的家常日子,有苦有乐,有盐有甜……正如陈小齐在后记里所说:
养小孩根本就没什么完美。父母子女,只可以种下一个叫作‘缘分’的东西。”
但随着阅读的展开,两个小男孩这一路长大里,我们能看到的却是,这一对大人,是如何与孩子们一起,又当了一遍小孩。
原来耳朵也是要穿袜子的:
又又要求把袜子脱下来穿在耳朵上。
爸爸满足了他的愿望。
开会只能一个人说话,别人不许说话,换个角度看这问题,是不是突然产生了新的问题?
今天,又又坐一个半小时车去出版社开会,爸爸叮嘱他不要说话。
回家的路上,又又告诉妈妈:“今天我开会了,开会不给说话,有一个人说话。”
还有一些聪明的“好主意”能够让全家神魂颠倒:
又又发现一个秘密——
只要他对着我们说“我爱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会忘记他干的所有坏事,高高兴兴地回答说:“又又,我也爱你呀!”于是我们一家人沉浸在互相爱来爱去里,忘记要批评又又,这样已经好几个月了。
这个四口之家,拥有所有家庭一样朴素的满是吃喝拉撒、调皮捣蛋、胡说八道、精疲力竭、爱来爱去的日常,这些日常是这样自然又平和,这些日常是这样细小又温暖。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生活本身,在慢慢教会爸爸妈妈怎么心怀童年,又教会又又双双生活里最重要的事……这一对父母尊重孩子,他们愿意跟孩子一起尽情游戏:
今晚呢,最应景的要数双双。
“趁着晚上有月亮,把我父王请过来!” 他假扮成红孩儿的口气,像模像样地。
“父王”高兴得不得了,并不介意假扮牛魔王,把妈妈赶紧喊过来,让双双当面照样说一遍。
他们跟随着孩子的兴趣去一同探索:
要进地库的一瞬间,又又忽然发现地上一只小小的蜗牛,于是蹲下身去好奇地看蜗牛。
爸爸也蹲下来和又又一起看蜗牛,并且耐心回答所有关于蜗牛的问题。
直到有了孩子之后,我才知道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就在我们家。
有一天又又也会明白。
他们充满了机智和幽默,用匪夷所思解构匪夷所思:
晚餐过后,爸爸在收桌子,妈妈在摆碗。
又又忽然要给我们讲一个“牛顿煮怀表”的故事。
“肯定瞎编的!”妈妈笑着说。
“不是瞎编的!”又又急忙说。
说着,他把“牛顿煮怀表”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 遍:牛顿明明是要煮鸡蛋的,却把怀表放进了锅里煮。又又已经二年级了,他讲得很好,听着真不像是瞎编的。只是他不知道什么是怀表,因为他没见过怀表长啥样。于是爸爸解释给他听。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故事讲完了,他给爸爸妈妈出题考试。
“幸亏我们家没有怀表。”爸爸说。
“幸亏我们家没有牛顿。”妈妈说。
这一对父母,还建造了一个“儿童友好”的家庭环境:
用AI系统,让小小的孩子可以完成自己关灯、拉窗帘、定闹钟、做提醒、放洗澡水等等事宜,扫清了孩子动手的阻碍,真的完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因为学会了与AI对话,小哥俩知道如何从智能音箱里搜索稀奇古怪的知识;小哥俩很小就会操作洗衣机和烘干机,怎么洗、怎么烘、怎么收进衣柜……
课外班、提前学、分数焦虑等等,都与这个家庭无关,也幸好,这两个孩子怕是学会了爸爸妈妈身上最好的东西:对生活本身的热爱。
每个人都有权利度过无法预测的一生
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在一个孩子中心论非常普遍的社会里,这个家庭样本,向我们展示出了一种独特又稀有的状态:每个家庭成员都理直气壮的拥有自己的形状。
这个家里的孩子生龙活虎地当着小孩:生气就是生气,捣蛋就要捣蛋;喜欢看鸭子的看鸭子,喜欢看车子的看车子;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观点而不担心被叱责或嘲笑……被爸爸惹怒是可以把爸爸赶出门去,而这个爸爸居然欢天喜地的接受了惩罚……
这个家里的爸爸永远在场:没有打着工作的旗号缺席孩子的成长;愿意和孩子玩成一团会被误以为是“哥哥”;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在冲突之中主持公正……
这个家里的妈妈一点儿也不“牺牲奉献”:机器可以完成的事绝不动手;爱美,贴着各种颜色的面膜吓唬小孩;喜欢穿漂亮裙子并享受赞美……并不因为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委屈地淹没自我。做书、做翻译、做饭、做运动……想做的任何事都没有落下。
“我自己就是一个笨拙的、马虎潦草的、不太有经验的妈妈,并且理直气壮地去当那个笨拙的、马虎潦草的、不太有经验的妈妈。
我的小孩并不需要‘完美妈妈’,白送都不要,妈妈一旦完美了,他俩会吓得想逃走。”
我并不关心做父亲多厉害多成功,做母亲多厉害多成功。我关心的是,确实存在这样的母亲,可以保持健康自我,记录下天真的情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我的小又宝和小双宝,却从没被摁过计算器——无论是钱,还是分数,或是智商,以及颜值、萌值、爱心值等一般等价物,通通都没有被‘计之深远’。
父母之爱子,各有各的爱法,像我们这样缺乏智慧,无‘计’可施的爱法,这世上恐怕也是有的。”
但他们恰恰因此提供了最好的范本:就像爸爸妈妈一样,乐呵呵的享受着生活的欢乐与烦恼,因为只有靠近看、仔细看,生活本身就有足够的浪漫。
“时间流淌,生活奔涌向前——而此刻,一条看不见的河我已蹚过。不知何时,疼痛得到了慰藉,疲劳已被熨平,闭塞之中竟然阡陌交通、自成气象。
山谷发出声响,松风会回应;水面投下石头,湖水会回应;空气里写下天真,天真自会以天真来回应。
这些字一旦被写下来,就有了魔法——
‘无可奈何’变成了‘其奈我何’。”
“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并不需要用激烈的情感、曲折离奇的剧情和大起大落的时代背景来呈现。
有了孩子,就会发现真正的生活离剧本越远越好。
生活并不需要那些复杂高级的情感世界,
孩子也不需要你事事精通样样正确。
你笑,他们就会笑。
你玩,他们就会过来跟你一起玩。
就连笨手笨脚的人,也立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不是吗?”
就是这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