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1)

乾隆帝

学过初高中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帝时发生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历史事件,但这起清朝的边疆叛乱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小和卓是什么意思,又是谁在前方平定了这场叛乱?提起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朝的大小和卓之乱从始至终的经过。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2)

小和卓

大小和卓是指生活在天山南麓的维吾尔族牧民的两个首领,和卓一般是伊斯兰教民众对有威望的人的尊称,大和卓木名叫布那敦,小和卓木名叫霍集占,二人为兄弟关系。天山南麓的维吾尔族牧民在康熙时期曾受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统治,噶尔丹失败后,他们在宗教首领玛罕木特管理下生活,而布那敦和霍集占就是玛罕木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父子三人曾被准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俘获并拘禁于伊犁数年。清军收复伊犁后,将布那敦遣回叶尔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菏车市),令其统领旧部,霍集占则留在伊犁负责当地的伊斯兰教事务。

可当时那里不安定因素很多,时有叛乱发生,清军逐渐剿灭一些反叛势力后,霍集占觉得他们兄弟大有作为的时机到了。于是,他跑回哥哥那里,劝哥哥布那敦反清自立。开始布那敦不同意,但霍集占却极力煽动说:“若听朝廷处分,必召你我兄弟一人留质京师,如准噶尔之例。我祖宗世以此受制于人,今幸强邻已灭,无逼处者,不以此时自立国,乃长为人奴仆,非计。中国新得准部,反侧未定,兵不能来;即来,我守险拒之,馈饷不继,可不战挫也。” 布那敦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弟弟反清自立的建议。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3)

兆惠

当时留镇伊犁的清军将领是兆惠,听说大小和卓兄弟有异动后,他先派副都统阿敏前往招抚,却被霍集占拘禁杀害。紧接着,又传来大小和卓兄弟斩杀了600余名清军绿营兵的消息,乾隆帝闻讯大怒,加封兆惠为定边将军,令其全权负责剿灭大小和卓叛乱。当时,小和卓霍集占占据叶尔羌,其兄布那敦则占据喀什噶尔,二人互为犄角,互相策应。兆惠率军自伊犁南越天山,取沙雅、阿克苏和乌什等城,听说霍集占据守叶尔羌,便不待大军集结,就率三千余骑前往进攻。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4)

清军平叛

霍集占得知清军来攻,便在叶尔羌城外实施了坚壁清野政策,“凡村庄人户悉移入”,且掘壕筑垒,修筑工事。霍集占开始出城迎战吃了亏,于是凭借手下的一万三千多人,采取死守的办法。兆惠见对方城大守兵又多,难以强攻,只好率军到葱岭南河驻扎待机。葱岭南河即喀喇乌苏,汉语译为黑水,所以后人多称兆惠当年驻扎的营地为“黑水营”。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5)

清军平叛

乾隆二十四十月十三日,兆惠留少数人马守黑水营,自率千余骑渡河夺取小和卓那边的牧群。谁知四百多骑兵刚桥,那桥就断了。原来这是霍集占的诱敌之计,叛军大举围攻各处清军,清军被截成数队,“人皆自为战,无不以死自誓”。兆惠左冲右突,战马中枪毙命,换马后又毙。清军见主将都如此勇猛作战,全部做拼死抵抗。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清军虽死伤惨重,但终于在天黑时杀回黑水营,掘壕固守。

其后,叛军又连续五昼夜冲击清营,清军士兵身处危地,无不拼死作战,叛军伤亡惨重,却攻不进营寨。于是霍集占也派兵筑长围,企图困死清军。兆惠率领不到3000人的队伍与数倍于己的敌军硬是相持了三个月。在此期间,霍集占在河水上游决水引流水淹清军营,兆惠则在下游掘沟泄之。霍集占又向清营猛放枪炮,谁知清军营地是依树林而建,兆惠叫士兵伐树抵挡,反而得到了叛军打来的铅丸数万枚,反用其击敌。兆惠还把俘获的叛军士兵洗脑后放回去,故意让他们散布清军有神人相助的谣言,以动摇叛军军心。但是时间长了,军粮不够了,清军只得煮鞍革充饥。兆惠见军情紧急,赶忙派人冲出包围,向驻扎在其它地方的清军求援。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6)

清军平叛

终于,在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增援的清军陆续到达,包围了黑水营的霍集占叛军。在清军里外夹攻下,叛军土崩瓦解,狼狈逃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水之战。乾隆二十四年六月,清军集中在阿克苏、乌什和阿瓦提之兵已达两万人,马三万匹,骆驼一万头,于是兵分两路,大举进攻霍集占。霍集占兄弟见大势已去,只得率其眷属和党羽弃城逃跑。兆惠大军到达喀什噶尔后,安抚民众,“为划疆界,定贡赋,铸泉币,并分屯满、汉兵驻守”。随后,派遣富德等追击霍集占兄弟。同年七月,大败霍集占于阿勒楚尔和伊西洱库尔淖尔等地。霍集占兄弟穷途末路,只得窜入巴达克山。不久,他俩就被巴达克山首领擒杀。至此,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终于被平定。

乾隆中的小太监是谁(历史课本上说的大小和卓是谁)(7)

大小和卓之乱

兆惠因此战之功,回京时得乾隆帝亲临良乡迎接,“于城南行郊劳礼”,对他大加抚慰,赏赐御用朝珠与良马,并和兆惠一同回城。同年二月,兆惠以一等武毅谋勇公、户部尚书入直军机处。这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小和卓之乱的始末。(文/讲史论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