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导师联系方式(教授来延安访问)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学林出版社
1938年,爱德华率印度援华医疗队赴延安途中,看到崎岖山路上一队队奔向延安的人流时,不禁赞叹道:“奇迹,奇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途中。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前,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封锁和“围剿”,共产党在很大程度上被迫处于同外界隔断的状况。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这样,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为抗战胜利的希望。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代表着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成为万人瞩目的红色大本营。
千万青年向延安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陇东和宁夏南部,近29个县,面积不过10万平方公里。此时的延安城,破旧不堪,连一栋整洁的好房子也难以找到,日军的飞机有时还要飞临上空进行骚扰。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止人们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封锁和阻挠,从四面八方像潮水般地涌来,由此形成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到延安去”,尤其成为一大批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
据统计,仅1938年5月至8月间,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达2288人。到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10万多人。他们中,有的来自国民党统治区,有的来自沦陷区,还有来自南洋和欧美国家的华侨。他们中,有文学家、音乐家、戏剧家、电影明星、新闻记者、律师、科学家、医生、教员等,许多人在赴延安前就已经是名人、名家了。如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领袖黄华、姚依林、蒋南翔等。文学艺术界、教育界的人士更是不胜枚举,如周扬、高士其、徐懋庸、柳青、萧军、丁玲、欧阳山、吴伯箫、艾青、何其芳、萧三、贺敬之、冼星海、陈荒煤、吴雪、马可、秦兆阳、齐燕铭、郭小川、李季、杨朔、沙汀、吕骥、贺绿汀、周立波、赵树理、刘白羽、柯仲平、戈壁舟、艾思奇、范文澜、马健翎、何干之、吴亮平,等等。真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1938年3月,几经颠沛的青年作家萧军从山西吉县前往五台山时,绕道延安,住在南门外龙湾山下的西北旅行社。毛泽东听到萧军到延安的消息,派秘书邀请他面谈。年轻气傲的萧军竟直率地说:“我打算去五台山打游击,路过延安住不了几天,毛主席公务繁忙,还是不打扰的好!”秘书走后,丁玲劝萧军,既然毛主席热情相邀,还是应该主动拜访的好。萧军也感到自己的言语有些欠妥,准备前去拜见毛泽东。谁知,萧军尚未成行,毛泽东已来到他下榻之处,看望这位30岁出头的青年人。毛泽东礼贤下士的风范使萧军感到异常惭愧。
许多人一到延安,立刻被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天地所吸引、所震撼。摄影家吴印咸后来回忆道:“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谈笑风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延安宝塔山。
名流学者慕名访问延安
除了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外,还有不少名流学者和民主人士来延安访问。
中国乡村建设派领导人梁漱溟回忆1938年1月去延安访问的动机时说:“现在国民党方面令人失望了,共产党方面又怎么样呢?百闻不如一见。”五四时期梁漱溟是北京大学教师,与毛泽东的岳父杨怀中(昌济)是同事,关系甚好。毛泽东在杨怀中的引荐下认识了梁漱溟。这次到延安访问,与毛泽东也算是老朋友重逢。
梁漱溟到延安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同他进行长谈,中心话题是抗日前途问题。梁漱溟根据他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所见所闻,表示出失望和悲观的情绪。毛泽东表示不能苟同梁的观点。他广征博引,十分肯定地说,对中国抗战前途大可不必悲观,最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只能是这个结局,而不是其他结局。在延安期间,梁漱溟同毛泽东交谈八次,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畅谈。梁漱溟惊叹于毛泽东“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后来,梁漱溟回忆起与毛泽东的这段交往,深有感慨地说,毛泽东不落俗套,没有矫饰,从容、自然而亲切,彼此虽有争辩,而心里没有不舒服之感。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和当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合影。
1938年4月17日,卫立煌率第二战区前方总部人员来到延安。毛泽东接见卫立煌一行并同他们交谈。毛泽东称赞卫立煌抗日坚决,和八路军友好。毛泽东的谈锋极健,首先谈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继而谈到反对投降主义的问题。他说,目前在山西的抗战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我们大家都在山西拖住日军的尾巴,日军从风陵渡渡过黄河,夺取潼关,掐断陇海线,就能截断中国和苏联的国际路线,进一步压迫中国投降。毛泽东入情入理的分析,使卫立煌等人极其钦佩。接着,毛泽东谈到,八路军深入敌后,存在许多困难,弹药消耗很大,没有子弹怎么打敌人?需要得到补充,特别是医药卫生器材缺乏,希望卫立煌帮助向主管部门催促。卫立煌到西安后,立刻下令:“即发十八集团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还发给了180箱牛肉罐头。
凡是来延安访问的知名人士和社会贤达,毛泽东总是设法挤时间同来访者见见面,或叙旧,或交换观点,有时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客人还舍不得告辞,毛泽东也畅谈不倦。毛泽东在细微之处体现真诚。一次,一位著名教授来访,毛泽东拿烟待客,恰恰烟盒里只剩下一支烟。把这支烟给客人,自己不吸不好,自己吸不给客人也不好。毛泽东把烟折成两半,一半给教授,一半留给自己。那位教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毛泽东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而激动不已,心悦诚服地认为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战胜利的希望。
——摘编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学林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颖
编辑:施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