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凌两可和模棱两可有什么区别(模棱两可)

成语“模棱两可”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模凌两可和模棱两可有什么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模凌两可和模棱两可有什么区别(模棱两可)

模凌两可和模棱两可有什么区别

成语“模棱两可”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

苏味道:初唐文学家,曾任武则天朝宰相,是历史上有名的懒情、怠政、尸位素餐的庸官。苏味道身为宰相,对自己毫无作为不仅不以为耻,反而津津乐道。他曾向人传授自己的为官之道,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处理的太明白,那样,如果有错误,一定会受到责罚的。你只需要像用手摸棱角那样,这一面可以,那一面也过得去,这样,就不会出事了。正因如此,人们便给他起了个苏模棱的外号,以讽刺他模棱两可的为官作风。

所以,成语“模棱两可”就是用来形容对一件事情的两方面都不否定,没有明确态度或主张的苏模棱一类人的。

从古到今,人们痛恨贪官,贪官而外的苏模棱一类的庸官,人们关注的反而要少些。但如果要细究的话,庸官似乎要更可恨些。因为,贪官除贪而外,好像还能干些事情,而庸官则不一样了,他们懒情、怠政,无所作为。他们混迹于官场,对工作一味模棱,明哲保身;而对官位,则上下其手,一心奔竞钻营,全无做事之心。

但庸官的官运往往不错,不是官位稳当,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官位稳当”,是因为“模棱”的结果。他不得罪人,所以名声颇好;而“送我上青云”的“好风”,则来自于他日常的经营。

要知道,大多庸官并非无才,也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们的才智都用到了如何经营官位上了。在他们心里,官场就是生意场,金钱能使鬼推磨。为找到能够“送我上青云”的“好风”,他们会用尽心思,不遗余力的。

清代学者朱克敬的《螟庵二识》中有《一剪梅》二首,颇有意思,现选其一,作为本文的结语吧!

一剪梅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注:炭敬:清代地方和下级官员在冬季给六部司官的“孝敬”,类似于“取暖费”,是行贿的别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