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写给父亲的歌是哪一首(李宗盛60岁时写父亲的歌)

李宗盛在自己60岁时写了一首《新写的旧歌》,浓得像化不开的酒,那是他与父亲未曾用言语发生的交集,只成了一封旧信,藏在李宗盛的抽屉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李宗盛写给父亲的歌是哪一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李宗盛写给父亲的歌是哪一首(李宗盛60岁时写父亲的歌)

李宗盛写给父亲的歌是哪一首

李宗盛在自己60岁时写了一首《新写的旧歌》,浓得像化不开的酒,那是他与父亲未曾用言语发生的交集,只成了一封旧信,藏在李宗盛的抽屉里。

李宗盛在歌里写到过母亲,比如“只留下母亲声声地召唤在风中,满垛啊咱家桂花香正浓。”

却从来听不见父亲的召唤,大概是,太深的情感,需要在年龄的更深处表露出来。

“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

“爸,请你从此安心,待在我的歌里......”

60岁的李宗盛,终于写到了父亲,这是一封比半生还长的信。

01

1958年,李宗盛出生在台北市。

那是一个瓦斯行普通家庭,父亲是送煤气的。这样的家庭,甚至有些贫寒。

李宗盛的幼时生活很苦,在还没证实他有独立赚钱的本事以前,他的父亲要他在家里帮着送瓦斯。

生意忙时,他扛着瓦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送上门。到了生意清淡的午后,他在新社区的电线杆上绑上电话的牌子,黄昏时候扛着瓦斯穿过臭水四溢的夜市……

不知道彼时的李宗盛,穿过臭水四溢的夜市时,脑海里会不会冒出后来的《夜天黑》“霓虹里人影如鬼魅,这城市隐约有种墮落的美”......

多年之后,李宗盛回忆说,那段扛瓦斯的日子,不断地在提醒他,“我从哪儿来”。

不会的,那时候的李宗盛只会有《十七岁女生》中的简单猜想:

“也许你快要十七每天等待着毕业典礼,也许你正是十七懂的都是别人的道理,也许你过了十七往前看往后看都有点吃力。”

李宗盛所有关于情爱,关于人生的感受,统统来自亲身体验。

至于《夜太黑》呢,那要等到90年代。

加入滚石后,李宗盛的同事见他心思全花在了音乐上,很担心他身心的均衡发展。有同事对他说,大哥你对我这么好,我带你去见世面,去explore。

忠孝东路附近一家叫夜店台北神话,很多美女。只是,当时李宗盛坐到凌晨四点什么也没发生,除了留下钱什么也没带走。回家后,他就写了这个歌,《夜太黑》。

林忆莲吐气如兰,《夜太黑》,除了她,无出其右

其中那句“男人久不见莲花,开始觉得牡丹美”,说的仅仅是男人的不得与放弃吗?

不是,李宗盛是在写飘忽不定的人性

如果把李宗盛的所有作品都放在情爱的水池中,这恐怕是最大的误解。

02

1990年,李宗盛已经32岁。

那时候,他在滚石崭露头角,为周华健和陈淑桦制作了专辑,其中,陈淑桦的《梦醒时分》红极一时。

但是这样的制作,都是在替别人的音乐和灵魂提供栖息地,至于李宗盛本人,并没有把自己的内心全然宣泄出来。

32岁的他,遇到了郁郁不得志的赵传。他为赵传量身制作了《我是一只小小鸟》,这是他第一次以男性视角去抒发心声,其实也是他自己内心的声音与彷徨。

写这首歌,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背着瓦斯走街串巷时,不知前路,那种“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的心情在心头暗涌。

小人物的彷徨,触电般的击中九十年代人们的内心,成为整个时代的共鸣。

又过几年,李宗盛的作品里,嗅到了情爱表达人生哲思的统一。

1992年的《鬼迷心窍》,“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成为最美的情话。

我想,冯唐后来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灵感也是从李宗盛的词中而来的吧......

但这样的作品里,除了“情爱总是让人烦恼”的怨怼,还有“岁月总是匆匆的催人老”的慨叹。

这样的慨叹,实际上把情爱隐于岁月中,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别人唱的情歌是情歌,而李宗盛唱的则是岁月。

岁月无尽,咏唱不尽

03

去年,李宗盛在简单生活节上,对所有人说:

“写歌有两种,一种是写得好听,一种是写得真实。我用三十年时间,终于从写得好听,走到了写得真实。”

简单生活节的发布会上,李宗盛说:“每一个年轻人的奋斗,他一分一秒的积累,都是在期待属于自己那一个不简单的瞬间,其实这个瞬间是来自每一个简单的一天。”

这样的真实,在后来的《给自己的歌》《山丘》里酣畅淋漓,那时候的李宗盛,“终于敢放胆,嘻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想得却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那时的李宗盛已经年过半百,他面对中年的自己,冷静的挖掘出深藏的思绪。

李宗盛唱的是自己,但我们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的经过,空空荡荡,嗡嗡作响,后劲无穷。

李宗盛从来不是在蜜糖里翻滚的人,而是在石砾上行走的人。

2004年,46岁的李宗盛,开始在大陆漂泊,两年在上海,十年在北京。

后来,李宗盛和五月天阿信一起,在上海开了一家有练咖啡馆,馆内的一堵墙上有一句李宗盛说的话:“朴素的开始了,本分的坚持了,不懈地锻炼了,这就是有练的原始来处。”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

“人到中年的男人, 时常会觉得孤独, 因为他一睁开眼睛, 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那时候,李宗盛的北漂时光,应该是孤独而冷冽的。

但李宗盛说,他现在要不停地练习,不让寂寞成为自己的致命伤

他看到的北京,人们在广场虚掷时光,老人挨着墙根儿晒着太阳,表情失落却平常,台球桌就横在路上,俗艳却热情的招牌,灯红的酒家。

看过了太多平凡人的漂泊人的生活,他说:

“我很想把十几年在大陆的感动,试着不要用一直以来的技巧,而是回到最初的,最质朴的心情,描写出来。”

他以这样的质朴,为徒弟李剑青制作了专辑《仍是异乡人》

这张专辑里的《匆匆2017》和《平凡故事》都被刘若英选作电影《后来的我们》的插曲,来承载北漂者的孤独与心酸。

“与其没有声息地留在故里,还不如干脆硬着头皮就千里单骑,反正那未来它不发一语。”

——《平凡故事》

“明白了现实里,没有人是孙悟空,课堂老师忘了教八面玲珑。不敢想过得舒服,也愿意吃苦,只是好些感慨感触感悟,会把人搞迷糊。”

——《匆匆2017》

词中写的,是李宗盛在北京的真实心路。

他常常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北京的街巷,没有人知道他是李宗盛。

这种样子的李宗盛,亲切的像个邻家大叔

他一人分饰多角,经营一家吉他厂,一家咖啡馆,开过几场演唱会,是父母也是子女,有上司也有下属。

李宗盛创办了华人第一手吉他品牌“Lee Guitars(李吉他)”,店内的所有吉他都是李宗盛亲手制作

有时候,刚解下在工厂里做琴的围裙,又要系上为母亲和两个女儿做饭的围裙,每天十小时职场拼杀贴身过招,两小时应酬修炼心法内力。

时常感触,偶尔感动,很少感伤,他对“老”这件事有了亲身体验,所以并不畏惧。

这种不畏惧,同样给所有漂泊的人以温暖,以慰借

高晓松说,李宗盛可能是华语音乐最大的一口井,当这口井滋润到那么多滚石唱片当年的歌手的时候,他周围其实形成了一片森林,枝繁叶茂。

这样的枝繁叶茂,更是为所有听他的人,提供了一片阴凉。

这片阴凉不是避难所,而是共鸣的栖息地。栖息之后,每个人再继续走向自己的山丘。

回到李宗盛的新歌,所谓父子一场,有幸运的,成为知己,不幸的,成为甲乙。

李宗盛啊李宗盛,在这样的歌里,给了中年人答案,给了年轻人成熟。

只是,这样的答案与成熟,要穷尽半生才能明白。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